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国建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4):53-55,111
杨朔是当代杰出的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诗人,深厚的古典诗词的文学素养,把散文当代诗歌来写的创作主张,诗文并举,诗文互济的写作方法,成就了一篇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以其独特的诗化散文,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杨朔是当代散文大家,他的散文风骨独具,是文学艺术中的珍品。他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头,积极地反映生活,致力于反映“时代感情”,在构思中又追求一种“诗的意境”,因而他的作品能与众多的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形成“同构对应关系”,产生“轰动效应”。美国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人之所以能够感到美,关键在于事物的形体结构和运动与人的生理、心理结构有着相似的对应性,即同构对应关系。这是说,艺术是通过其物质材料(即形式)造成的完形结构来唤醒鉴赏者整个身心结构的反应,从而引起共鸣的。我们认为,这种同构关系,在杨朔散文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和广泛。杨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杨朔《画山绣水》、《海市》、《泰山极顶》、《樱花雨》、《荔枝蜜》等散文的评析,阐述杨朔的散文艺术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善用想象,借景言情,托物见意,形散神聚,把散文写得深邃、隽永;善用比喻,讲究跌宕,曲径通幽,一波三折,把散文写得生动、多彩;善用抑扬,虚实结合,避俗求新,结构严谨,把散文写得清新、优美。  相似文献   

4.
肯定和继承传统文化,是意识和文化的进步,还是代表着保守,要看其是否代表客观事物的方向,是否符合美的规律.本文旨在从杨朔散文的争鸣中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和问题,更好地纠正学风.  相似文献   

5.
在人、社会以及大自然中 ,总是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美 ,不管是风和日丽的和平年代 ,还是疾风暴雨的动乱、战争时期 ,美总是像闪光的金子一样存在着。作家使命中的一项 ,就是要在广阔的生活中发现美和塑造美。但我们发现 ,艺术作品中的美却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根植于生活深处的真实美 ,另一种是滋生于观念和理想的虚幻美。杨朔的《荔枝蜜》最初发表于1961年7月23日的《人民日报》 ,距今已有近40年的时间了。现在重读 ,我们自然可以读出一些已逝的时代气息和作家精心营造的艺术美来 ,但我们却对这种美感到隔膜 ,感到虚幻。杨朔出生在一个…  相似文献   

6.
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始终演奏着孔孟等儒家学派“诗言志”、“文以载道”、“知人论世”的一锤之音。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之注入了新鲜血液,可是,习惯背负着“领袖崇拜”十字架前行的中国人,却越出社会批评的领地走向“绝对批评”:企图从传记、社会历史、环境、背景或思想的分析出发,在与作品的美学意蕴之间建立某种因果联系的思维方式,早巳散发出庸俗社会学的臭气。被这种臭气所熏陶的人们,极为容易从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出发,而轻易认定一部作品、一个人物、一个作者要么好要么坏。关于杨朔散文的批评就是这样:八十年代初期以前多首肯,近几年的批评给否定的增多,但都来得彻底干脆。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杨朔均是以诗性散文著称的作家,以各具特色的散文作品为中国诗化散文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贡献,但随着读者审美观念的变化,杨朔的诗化散文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抽取了现代散文构成中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意象、意境和情感,分别阐述朱自清、杨朔散文的风格特色和艺术品位,并在现代性的框架下客观地分析导致这种读者评价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将散“当诗一样写”,是杨朔散创作上美学的最高追求,本试图从散构思上、意境营造、诗美的影响及困顿等方面的研究,来探析杨朔散创作的特征及其影响,力求从创作的角度对杨朔散特色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梁朝钟蝾曾从诗的风格上评比谢灵运与颜延之:“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拿此话借指当代散文园地中杨朔刘白羽两朵奇葩也十分适当。杨朔散文(简称杨文)笔触细腻、清新淳朴、犹如香甜醉人的荔枝蜜,大致代表了“芙蓉出水”一类清丽风格;刘白羽散文(简称刘文)笔法浓重,雄浑豪放、恰似奔腾澎湃的长江涛,大致代表了“错采镂金”一类华绮风格。这风格的对立性不仅体现在主题提炼、情节营构、人物描写等方面,也体现在语言运用上。  相似文献   

10.
杨朔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同时也是一位颇有特色的散文理论家。他的“诗化”散文理论的核心是追求功利与唯美的高度统一。这种融积极的思想性和精美的艺术性为一体的散文理论 ,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产生过深远影响 ,对纠正当前散文创作中存在的内容贫乏的偏向 ,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朔散及其体式,在当代散中可谓独树一帜,自成一体,但这种体式反过程束缚和阻碍了他的发展,这不能不说是杨朔散深层次上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作品的意境、结构及语言三个方面来分析杨朔散文的诗化特色 ,并简要分析其诗化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杨朔和刘白羽,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两位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都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讴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具有崭新思想风貌的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的文艺百花园增添了萋萋芳草、朵朵鲜花。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作品既有着共同的思想倾向,又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杨朔文学创作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成就要数散文。他的挚友林林说:“对于杨朔的作品,比起小说来,我更爱他的散文,这是许多人的同感吧。……他的散文,散是放得开,但又不散,收归到他要求的主题思想上来,他写美丽的风光,但又归到人  相似文献   

15.
杨朔(一九一三年——一九六八),原名杨毓瑨,山东篷莱县人。青年时期,曾在哈尔滨学习英语,并在哈尔滨的《国际协报》上发表旧体诗与译作(小说)。一九三七年,杨朔来到上海,集资成立“北雁”出版社。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二年,他三次去延安,同时又转辗广州、西北、华北各地从事抗日活动,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帕米尔高  相似文献   

16.
汉代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诗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既具有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而又闪烁着与命运抗争光辉的女性形象刘兰芝.这一艺术形象集中了中国女性的美,达到了多种美的和谐统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朔是在抗战中成长起来的一位革命作家,他早期的创作和生活与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联系得非常密切。虽然在三十年代初期杨朔就开始写并作发表了一部份旧体诗词和散文,但是只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后,他才自觉地承担起文学创作的社会职责,正式加入抗日救亡的作家行列,从一个忧民爱国的正直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战士。在这期间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读王润滋的短篇小说《卖蟹》,让人感受最突出的是什么呢?不是小说情节的紧张有趣,不是人物形象有多么复杂,更不是作品的主题如何深刻新颖。这些浓重的东西与《卖蟹》无关。小说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作者精心描绘的那种清淡的美的意境和美的形象。它像一幅淡雅的国画,轻描淡写,散落有致,而每一笔都显示着作者的追求和用心。它“像碰在礁石上的一朵浪花,清新而精美,散发着海的气息”。抓住了作品美的意境和美的形象这两个支点,就把握住了作品的全部。王润滋在《要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卖蟹〉创作断想》一文中,阐释作品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19.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涌现出许多风格鲜明的散文作家,其中杨朔、刘白羽、秦牧的刨作尤其引人注目。他们的作品风格独异、各具特色,为我国建国后散文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仅对他们作品的风格作些解释。  相似文献   

20.
散文意境美的鉴赏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文体教学中 ,散文教学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就其体裁特点而言 ,散文或叙事或抒情 ,或写景或状物 ,类型多样 ,特征复杂 ,不像纯粹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那样具有单一明显的认知模式。就其教学目标的落实而言 ,散文教学的归宿是培养学生领会意境美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形成与否 ,直接检验散文教学的成败 ,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力、审美创造力以及健康向上的人格素质和思想情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散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美。散文的意境美指的是散文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里的“形象”即指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