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术观念、学术精神、学术环境是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学术本体观、学术态度观、学术目的观、学术发展观、学术评价观是学术观念体系的主要成分。探索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自由和开放的精神、科学与人文统一的精神是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学术道德规范涵盖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  相似文献   

2.
史学巨擘陈寅恪对于其自身治学历程与学术理路,生命感慨与世事洞察的不少自述,均散见于为他人著述所做的的序言,以及略征旧籍参证的跋文、"书后"当中.这些文字既是在时原作者"了解之同情"基础上对其作品意义的深入阐发和推许,也是陈寅恪夫子自道以告慰友朋的一种途径.从而成为理解陈氏学术路径、治学精神与人生价值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对收入<陈寅恪集>的数十篇这类文字进行解读,进而讨论陈寅恪的史学方法与史学精神,试图梳理出另一种可能近乎陈寅恪其人及其学说的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3.
彭娟 《文教资料》2013,(7):89-91
中国高校的学术精神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的学术精神被某些因素改写,将学术研究收归到行政体系内,商业力量的涉入,让学术被市场导向"异化";价值观念的模糊,让学术圈内外的人对学术的观念都不再纯粹。对中国高校的学术精神,一方面需要外部给予充分的自由,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们的坚守。复兴或争取令人尊敬的学术精神,两者缺一不可。本文提出从学术研究合法化赋权、学术精神纯粹性回归、学术道德机制性审核、学术治理科学化探索等四个方面努力,定义当下中国高校的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4.
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层面的存在,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良好的精神涵养是个体及社会群 体发展进步的强大支撑。其中,学术精神则是推动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实现学术道德素养逐步养 成的一个内核。研究生学术精神作为一种完整的精神体系,其内容丰富、外延深远。研究生学术精神 的基本内涵是: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刻苦勤奋专业的态度、学术研究的独立与自由、学术批判与创 新;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内在价值则主要体现在:促进研究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增强研究生学术规范 意识,提升学术道德水平;有利于国家后备学术人才的培育与开发  相似文献   

5.
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层面的存在,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良好的精神涵养是个体及社会群体发展进步的强大支撑。其中,学术精神则是推动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实现学术道德素养逐步养成的一个内核。研究生学术精神作为一种完整的精神体系,其内容丰富、外延深远,对其进行研究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三重维度:一是进一步厘清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基本内涵,二是挖掘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内在价值,三是探索研究生学术精神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之未来: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发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学精神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必要的“乌托邦”,大学精神的重建与发扬主要表现在:学术自由的价值坚守是大学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大学对社会世界和学术世界的承诺;大学人是建造自己生存的精神意义的群体,大学人牛虻精神的勃发推动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大学师生相互砥砺不仅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营造的良好氛围更是学生一生的财富;大学精神的重建和发扬也应该体现在大学校长的超凡魅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7.
作为清学开山之祖的顾炎武,其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其"采铜于山"之杰作<日知录>中四则的分析,凸显了顾氏的治学谦虚务实的精神;严谨精慎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遵守学术规范,重视文德的思想.这些学术精神正体现在他所著的<日知录>当中.至今,他依然给我们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8.
以"行政化"为主要特征的政治逻辑、以"学术资本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经济逻辑是影响中国学术职业发展的外部逻辑。两者的交互作用严重侵蚀了中国学术职业的自主性。同时,学术逻辑本身的缺陷即"学术专业精神的缺失"使得中国学术职业更加容易受到外部逻辑的影响和制约。与西方学术职业相比,多重制度逻辑中的中国学术职业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专业精神即教师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娴熟锻炼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的一种理想追求。专业精神可以保障发挥教师专业的价值与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完善、在精神上引领学生、帮助教师树立良好形象。培养专业精神需要教师敬畏学术,热爱科研;要有良好的师德,尤其是要有"教育爱";学校也要坚持"以学为尊"的永恒价值,激励教师潜心向学。  相似文献   

10.
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学术自由的发展体现在大学"自由学术精神"的发展和大学"学术人"的自由发展两个方面。以学术自由来观照大学的发展,就是强调应以学术自由为大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最高价值取向,要将学术自由作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价值标准体系,以学术自由为根基来运作和引导大学的改革与实践,统整大学的规模、效益、速度、结构、质量等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味"网站发表题为《缺乏学术素养的"学术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乏》)的文章,该文提出,学术批评应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基本的学术素养。对学术批评者的这个要求无疑是正当的;同样的道理,被批评者也必须具有基本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学术研究者是否具有学术素养,其表现之一是:学术成果的表达是否规范。"语文味"的理论是否合乎学术规范,我  相似文献   

12.
林娜 《江苏高教》2015,(2):22-25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在实现办学目标、贯彻办学理念和形成优良校风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以及大学精神的作用,并进一步从面向社会与行业、营造校内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扎根地域文化和提炼有特色的校训四个方面阐述了培育大学精神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红色精神是大学生"精神成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和有效载体。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满足、精神动力的激发、政治思想的培养、道德素质的提升要以红色精神为引领。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高校要充分认识教育在人的精神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抓住大学生精神发展的可塑性特点,利用国内丰富的红色精神资源,把红色精神寓于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之中,促进其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14.
大学教师是一个集学者、师者和知识分子于一体的社会角色,他们也因此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社会阶层的精神向度,即学术精神、人文精神和公共精神.大学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于他是一种学术精神、人文精神和公共精神的担当者和体现者.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这三种精神之间不断交流、不断对话和不断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教师是联接三者之间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知识分子代表梁启超以开拓者的胸襟,吸纳百川,兼容并蓄,大胆无畏地投入到近代学术文化的创建之中,呕心沥血,著述不止,终其一生,为后人留下了1,400多万字的恢宏巨著,成为中国近代学术界领袖。伴随其成就的硕果累累,是他鲜明而不朽的学术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梁启超成为大师级学者的重要砝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概念,不仅具有极为深刻的政治意义,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一是有效地整合了对建党初期的多重精神表述;二是更为准确地界定了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三是科学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完整性;四是蕴涵了我们党一百年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当代我国大学教师学术人格的异化与传统大学精神的先天性缺失和现代大学精神的失落不无关系。大学精神是大学人在长期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永恒性价值观体系,以大学文化为载体,是大学的灵魂与生命力之源。理想的大学精神应当是兼具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兼具出世精神与入世精神、兼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价值观体系,是适宜当代大学教师理想学术人格生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现代社会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基地,大学精神是社会的灵魂,表征着时代的精神状况。学术生态环境是大学精神的风向标,直接决定着大学目的和功能的顺利实现。学术生态环境的异化源于行政权力的过度压制和社会功利思维的宰制。尊奉大学的精神和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重建合理的学术生态环境,走出功利、浮躁和虚夸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评价顾炎武为"清学开山之祖"、清代学术"黎明运动""第一人"。他总结了顾的学术精神及成就,并认为必须将传统治学精神与近代先进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华学术发扬光大。梁启超这一学术思想及一批著作的形成,使他在上世纪20年代实现了由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到学术大师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大学精神对大学教师具有凝聚、激励、导向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精神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和困惑。应当将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大学精神构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大学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