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孩子:“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什么事情啊?”孩子:“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什么时候?”孩子:“刚才。”竺爷爷:“是第一朵吗?”孩子:“是。”这段话是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中的片段,看似平淡无奇,却隐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留给读者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
《父母必读》2009,(4):32-33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对不起孩子了?是去工作了,还是留在家中当全职妈妈了?是留给孩子的时间太少,还是总“看”着他,没有给他成长空间?……我们总在愧疚。  相似文献   

3.
王景亭 《山东教育》2009,(10):55-55
在今天的独生子女时代,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大人尤其是老年人,总是把最好的、孩子最爱吃的食物留给孩子享用。女儿已经五岁半了,和姥姥一块儿吃饭时,女儿总是毫无顾忌地下“指令”:“姥姥,我不吃炒蛋,把酱骨架换过来!”姥姥就乖乖把酱骨架端到女儿面前。女儿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姥姥则心甘情愿地任由她如此。  相似文献   

4.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这两段话是孙云晓在《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中拟的小标题,很明  相似文献   

5.
爱在每一天     
爱自己、爱父母、爱伙伴、爱学习、爱生活,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让孩子——要在孩子心中播入爱的种子,这是每位父母都希望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呵护、支持、培养孩子的“爱心”呢?最重要的是将爱的音符融入每一天的生活细节之中,让孩子从本身做起,爱自己、爱父母……1.爱自己。孩子怎样“爱自己”,需要父母关心吗?如果父母过早地、苛刻地要求孩子“让梨”,却没有细心指导“把关心留给自己”,孩子甚至会误认为“爱自己”是不光彩的、自私的。其实,爱自己是人的天性与真本,也是爱他人、爱人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之一。父母…  相似文献   

6.
等待的智慧     
一位韩国心理医生提出了“慢速培养”孩子的观点: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能操之过急,要有等待的智慧。每个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每粒种子的特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花期”也可能相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付出深厚而睿智的爱,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教育理念。教育应是最具人文关怀的精神活动,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应当留给孩子,尤其是“后进生”,一方晴空、一片希望。在“下一个路口”,人们或许会看到令人激动的场景:你所…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孩子方面,我们相信“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古训,更相信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与顽强的生存能力,远胜过留给他多少家产。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常常被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感动着、鞭策着.从中体悟到教育家的博大胸怀和对每个学生的平等的、深沉的爱。他似乎不忍心用“后进生”与“无可挑剔的模范生”对举,而是称其为“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在广史农村特别是西部山区,许多农民工外出打工后,将年幼的孩子或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朋友,甚至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关爱,厌学孤僻,全国人大代表到明华呼吁,“留守儿童”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汇》2009,(9):8-8
暑假中,许多家长给孩子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上特长班、补差班、培训班,把孩子安排得满满的,真正留给孩子的休息时间十分有限。一位小学生说,真不希望放假,放假了比上学还累。相信这个孩子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笔者认为,玩耍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但这一点,许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  相似文献   

12.
一天,孩子在纸上随便画着画,边画边和妈妈闲聊:“妈妈,我喜欢画画。”妈妈问:“是吗?你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说:“让我想一想,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很喜欢画画。”妈妈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长大后,要画好多人家喜欢的画呢?”孩子说:“没有。”妈妈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留给孩子时间自己“回味”刚才的对话:“是啊,我怎么没想过长大当个画家呢?”“嗯,我得从现在开始使劲儿画画,将来画好多好多的画给人家看。”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 随着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变化,让孩子主动探究的学习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教育活动中孩子“活”起来、“动”起来了。然而我们常常看见在热闹的场面结束后,留给孩子的更多只有单纯的高兴,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教学效果吗?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如何做到让幼儿快乐的同时,逐步过渡到感知、体验、运用新旧经验呢?我们以中班歌唱活动《我和奶奶去买菜》为例,对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有效性展开了一课多轮的研讨,希望能对教师们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杨军红  董芠 《中国德育》2012,(21):51-52
六年的小学生活要留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但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却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为此,学校把“习惯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提出了“六年奠基一生,习惯成就未来”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南竹 《考试周刊》2011,(74):221-222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父母究竟该给孩子些什么。这是每个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不同的父母留给孩子不同的礼物,而不同的礼物又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人生。那么不妨教会孩子学会“爱”,学会“宽容”,让他们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拥有了这些美好的礼物,孩子一定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袋鼠妈妈”,这是人们对那些已离婚且又抚养着孩子的母亲的形象称呼。尽管好心人都建议做母亲的放弃抚养权,以便再婚时少一些压力,但母亲的天性使母亲们宁肯放弃自己的“幸福”,也要争取孩子的监护权。像这种单身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家庭,怎样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呢?怎样才能留给孩子一片明净的天空呢?不在孩子心中培植唯我独尊观念花点时间让孩子接受母亲的男朋友是应该的,不要因为怕触动孩子对往事的回忆而放弃寻求幸福的机会。母亲即使发现孩子对此有抵触情绪,也要慢慢地“化干戈为玉帛”,让孩子慢慢地适应,慢慢地接受。这需要足够…  相似文献   

17.
《母婴世界》2013,(8):98-99
20年后,您是否记得孩子何时第一次对您微笑?何时第一次叫妈妈?何时第一次会爬?何时第一次站起来蹒跚前行?现在,把这一切记录下来,留给宝贝,留给您一份“未来的”礼物!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一片繁华,而刚从次贷危机阴霾中走出来的美国房地产却不那么幸运。现在投资进入风险大、高昂的美国房产税难以支付、遗产税留给孩子的是“遗患”……种种舆论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然而,美国房地产市场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他们,  相似文献   

20.
程建宏 《甘肃教育》2013,(17):30-30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