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教材依据】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设计思路】陈忠实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篇借物抒情的散文,这篇课文原是初一学生所学,现在提前到小学六年级。课文文质兼美,但是词句的理解却有难度,尤其需要学生感同身受地去理解青海高原柳顽强生存、不懈拼搏的毅力与勇气更是有困难,毕竟这些小学生身在蜜罐里,长在温室中。课文中有一段对青海高原柳树的描写,一段对这株柳树生长历程的想象,我主要抓住这两段文字进行剖  相似文献   

2.
正一、解题引领,以疑导究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师:我知道每一个同学都能正确地读出题目,这还不叫真正的会读。怎样才叫会读呢?你能从课题中读出这篇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会具体写哪些内容吗?生:我读出这篇课文会写青海高原和一株柳两部分的内容,我认为会重点写一株柳,写青海高原是为了衬托一株柳。师:看来题目没有白读嘛!要想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要走进课文。【点评】"学贵有疑。"课前,把学生的疑问搜集并进行整理,以学生的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品读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当代作家陈忠实写的一篇散文,词句恢弘华丽,气势磅礴,恰当的比喻、合理的想象,使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文本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着独特的内涵,都可以作为一个重点去细细琢磨,都可以敲击出别样的理解。对于这样深奥的课文,董敏华老师在执教时巧妙重组教材,删繁就简,把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精神实质的感悟和解读,以及由此阐发的人生哲理,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通过"一唱多叹的循环反复,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的一篇课文。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特点,语文课堂是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生命观的启迪和教育是人文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语文教学中应注重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渗透生命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沉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6.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沉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原一株柳》选自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第一节交代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第二节又交代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既给学生造成了阅读的心理冲突,又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作者对这株柳树“望而生畏”之情。而三四两节。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青海高原的苍凉。直到第五节才具体地描述了这株柳树的“巍然”“强大”。  相似文献   

8.
教学案情: 这是一名老师执教的区级公开课,执教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以下是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20课。【教学过程】一、巧设悬念,揭示课题1.算式质疑。师:0>60,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2.揭示课题。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只要你把课文读懂,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板书课题:《妈妈的账单》)【设计意图:设置矛盾冲突信号来揭示课题,为学生学习全文,理解小彼得开出账单以及对比账单、理解母爱的无价和无私埋下伏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要求。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谁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简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的第三篇课文,第六组是以人物优秀品质为主题选编课文的。《三个儿子》是一篇短小的故事型课文,在质朴通俗的语言中蕴含着孝敬父母这一深刻永恒的道理。【教法分析】二年级下册承担了向中年级过渡的任务,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刘文宇 《课外阅读》2011,(10):134-134
【教学案例】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反映的生活与学生比较接近。因此,本篇课文的教学,立足文本,放眼生活,巧妙地  相似文献   

13.
【单元说明】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 :《分马》《社戏》《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狼》(下文出现题目时均以首字代之 )。其中《鞋》《有》是自读课文 ,其余三篇是教读课文 ,《狼》为文言文。这五篇课文的体裁都是小说 ,但作为教材在这一阶段教学时 ,均按记叙文来对待。学习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 :认识与理解有关记叙的详略 ,注意虚词的用法 ,学会编写阅读提要 ,掌握做摘记的方法 ,认识场面描写的特点与作用。本单元同第三单元一样 ,是学生掌握记叙文特殊性的又一重点单元 ,非常重要。【知识提示】记叙的详略 详写 ,即具体叙述 ;略写 ,即概…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解】《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以文包诗的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教学重点】联系课文插图,说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教学难点】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教学过程】一、激情入境,见王勃1.走进滕王阁  相似文献   

15.
【设计思路】《全神贯注》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教学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课文导入】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老"课文,却总是令人常读常新。《春》的魅力何在?《春》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技巧揭秘】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美文:情美、景美、辞美,美不胜收。意蕴的情感美。《春》读起来为什么那么生动感人?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一次,笔者有幸赴南京参加全国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听了扬州的张文扬老师执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18.
顾文艳 《江西教育》2022,(31):53-57
<正>【文本解读】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围绕“多彩的童年”这一主题,安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等4篇课文。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围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这一学习重点,让学生在读懂这些句子的基础上读懂文章的意思,慢慢领悟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并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教材内容】《山谷中的谜底》为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第85-87页的课文。【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写两位旅行者揭开了加拿大魁北克一条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英雄的故事"中两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夜莺的歌声》;"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年级上第2册《开国将帅们的战创(节选)》《端午》《过零丁洋》《就义诗》《狱中题壁》《苏武牧羊》《满江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2.默读课文,运用批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体会小英雄的性格特征。3.学习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