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卖书的父亲     
我的父亲,他只不过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的人;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和其它千百万个父亲一样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父亲。从小到大,父亲对我们兄妹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也从来没有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然而,在我的心目中“父亲”这个神圣的字眼却似荷花般洁白,似金子般灼灼闪烁。因为在我的脑海中很久以前就珍藏了一幅图画,虽然他只是父亲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断,值它却毫不掩饰地完全展示了父亲对家的热爱,对我们兄妹的父爱与希望……那是许多  相似文献   

2.
我又打开了聊天窗口,打开了视频,看到了远在济南的父亲。在电脑的帮助下,我可以时常听到父亲的教导,感受到父亲的爱与关怀。我记得,春节前,父亲是高高兴兴的住进的县人民医院。而其实他的病早该好好住院治疗的,还不都是因为以前的我们兄妹几人太小,家里的收入太少,家境不怎么好造成的吗?再说那时候我们兄妹几人又小不懂事,现在好了,我们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胃     
父亲把一条黄滋滋、香喷喷的鸡腿夹到母亲的碗里。“我的胃不好,吃了会不舒服的。”母亲说着,又把鸡腿夹到父亲的碗里。经过几个回合后,父亲终于恼火了。母亲只得强作一笑,拿起鸡腿,撕成三份,分别塞到我们兄妹三人的碗里。我们兄妹三人望了望父亲、母亲,便也就不知好歹地吃了起来。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们兄妹三人的脑海中。从那以后,我们都以为母亲的胃不好,没有口福。但是,令我们非常不理解的是,每当我们吃剩下来的汤汤水水,母亲总是舍不得倒掉,留下来拌着饭吃。渐渐地,我们兄妹三人都健康地长大了。我考了师范学校,弟弟到乡工程队工作,妹妹学了裁剪。  相似文献   

4.
忧伤的琴声     
弃土 《老年教育》2010,(1):35-35
父亲忌日这天,我们兄妹四人相约来到他的墓前。我拿出随身带来的二胡,为父亲演奏了他生前最喜欢的二胡曲《良宵》。  相似文献   

5.
父亲     
徐卫红 《山东教育》2010,(7):117-117
父亲走了。他走得那么安详,没有一丝痛苦的样子。我们兄妹几个还以为父亲睡着了。但当父亲干瘪的手从我手中滑落的瞬间,我终于意识到父亲已离我们而去了。眼泪不觉已爬满了脸颊,逝去的岁月又萦绕在心头。  相似文献   

6.
远方的父亲     
父亲已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说来使人难以置信,在我的一生中,和父亲在一起,叫爸爸的机会实在太少太少了,我与父亲在一起最长一段时间仅仅是两个月。父亲一直在南京工作,父亲因病提早退休时,我却又分配到了外地工作。虽说父亲每年可享受探亲假,但因家庭经济拮据,父亲还常常放弃探亲假,挣钱使我们四个兄妹读书,母亲没有工作,只有在父亲退休时才去了一次南京接父亲。  相似文献   

7.
慈父     
巴山 《四川教育》2000,(1):46-46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患了痨病,老实憨厚的父亲只有靠种田来支付母亲的药费和我们兄妹的书学费。哥复读了几年高三也没能考上大学,父亲说,他唯一的指望就是我了。  相似文献   

8.
这张照片,是我上初三时与父亲合拍的,它是我最贵重的珍藏品。照片上的父亲慈祥可亲,每当我彷徨时,便会从父亲的眼神中看到鼓励的目光。   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说我与父亲长得有点像,其实,我不是父亲的亲闺女。我是父亲从路边捡回来的。正因为此,父亲对我付出了比对兄妹们多几倍的爱。   因为我,给家里带来了许多麻烦,母亲便不太喜欢我,为此,父亲不知和她生过多少气。父亲怕我的心里笼上自卑的阴影,就极力用他的爱来抹平我心中的伤痕。有天晚上,父亲要去学校看校,我便偷偷地跟去了。父亲发现后,便问我为什么不呆在家里,…  相似文献   

9.
从小到大,父亲在我眼里都是出手“阔气”的,对我和妹妹几乎有求必应. 随着我们兄妹慢慢长大,父亲又为我们在家乡盖了宽敞漂亮的楼房.走到山坳口就可以看见我家的房子,白色的墙,红色的顶.燕子也喜欢上我们的新家,今年春天来我们的新楼筑起新窝,还孵出两只小燕子,它们抢食时发出叽叽的声音,好像婴儿撒娇讨奶吃,可爱极了.家里装修得亮堂堂的,亲戚朋友都说好,父亲还摆了宴席请大家来庆祝新屋落成,我们兄妹在小伙伴中也洋洋得意,特有面子.  相似文献   

10.
曾经看过《父亲的书》记述的这么一个故事: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大,妹妹是最小的。我们兄妹四个都相差两岁。在我上初中时,最小的妹妹也上了小学。我们在一起做作业时,父亲就捧着那本书看。我的作业最多,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写完,父亲也一直陪着我写完作业才合上书。从我读小学到高中,父亲的那本边已磨得发白了的《三国演义》,也不知看了有多少遍了,但父亲每一次看时都是那么认真。父亲临终时用他布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你那年给我借的那本《红楼梦》,我不是不爱看,而是我不认识字。《三国演义》这本书还是在我14岁的那年,我在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父亲     
与父亲最后一次也最完整的一次谈话那是3年前的月圆之夜了。那晚的月光的确是特别皎洁,父亲叫我几兄妹把月饼供在庭院中的桌上,他亲手焚了香轻轻地插在香炉中,脸上带着圣洁的光。  相似文献   

12.
闻泉新 《家庭教育》2002,(11):25-25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只五斗橱(橱的一边有五只抽屉),父亲把这些抽屉“分”给我们兄妹三人:每人一个抽屉。当我有了自己的抽屉后,不管什么东西都往这个抽屉里放,这抽屉简直成了我们兄妹的“百宝箱”。而感到最心满意足的是:从此有了自己的“世界”,有了可以存放自己秘密的“天地”,而且,我们对这方天地真正可谓是尽心尽职。当然,父亲也会经常建议我们开展竞赛活动,比比谁的抽屉整理得最整齐,但我们从来没发现父亲“私自检查”过我们的抽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自己的书桌、自己的房间,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自…  相似文献   

13.
从小我就住在一个破旧的四合院里,这个四合院是我父亲他们八兄妹长大的地方。后来,叔伯们各自成家立业,纷纷从那儿搬走了。我也在三岁那年离开了那儿,可奶奶却坚持留下。因此这个小四合院,成了全家团聚的固定地点。  相似文献   

14.
书包     
我小时侯,家里很穷。父亲长年多病,我们兄妹三人都在念书,一家五口人全靠母亲一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常常是口粮分了还不到半个月,家里米缸就底朝天了。父亲一咬牙,让我回家帮衬家里的活计,可母亲却坚持让我念书。她劝父亲说:“别光指望娃儿拾那点柴烧顿饭,他日后兴许还能为国家添把柴呢。”那一晚,我在被窝里流了泪。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就如朱自清先生笔下《背影》中的父亲一样,我的父亲也是少年外出谋生的,独立支撑作了很多事,然而老境却颇不如人意,仍旧贫穷过着后半生。对于自己,父亲早已没有什么宏图,只求能有力气干活,直到供我的弟弟妹妹大学毕业为止。父亲经遍了人生的坎坷磨砺,所以把厚望都寄予了我们兄妹三人,盼着我们出人头地,活出个样来——至少不要如他一般的失败。自然地,他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严父     
父亲是一位普通农民。然而,父亲严厉的家教却是出了名的。可以说,我们兄妹5个是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成长起来的。父亲常叮嘱我们说,节俭是做人的本分。每当吃饭的时候,有哪个不慎掉了饭粒或菜什么的,他必要我们捡起来。如果脏得实在不能吃,也要给猪鸡,绝不许浪费丁点饭菜。有一次,四弟不慎掉了一个饺子在地上,父亲硬是逼着他捡起来洗去泥尘吃了。由于我们兄妹都出生于五六十年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家里穷,为了供我们兄妹三人读书,一向热爱土地的父亲第一次对家里的几亩薄田产生了怀疑.对于一个祖祖辈辈靠土地过活的农民,我想这种思想斗争是激烈而持久的,可惜那时我还不知道察言观色,只是记得那天早上父亲背着简单的行李包,脸色凝重地摸着我的头说,孩子,以后要好好学习,我出去一段时间就回来……  相似文献   

18.
我是从山沟里走出来人,从小没了父亲,是当小学教师的母亲把我们兄妹五个抚养成人。一贫如洗的家境,使我养成了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初中毕业,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考入了大连师范学校。1993年,又考入师范大专班。毕业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5年我来到了桃源小学。  相似文献   

19.
吴震 《湖南教育》2008,(2):16-17
祖父一生自奉俭朴,待人也特抠门.我们五兄妹,甚至包括我父母在内--我父亲是祖父的一根独苗啊,要忆起祖父生前的恩泽,只怕大家搜索枯肠也想不起老人家给自己买过任何一件无论贵贱的礼物.所以,我能理解弟妹们偶尔提及祖父时的一脸漠然.  相似文献   

20.
父亲     
父亲并非一部什么著作,无须认认真真读他便可一目了然。即使现在行将退休,父亲的人生经历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几十年就这般伫立于三尺讲台,可谓平平凡凡。父亲一生的辉煌,仅仅是得了个小学高级教师的职称。可是我尊敬父亲,因为他是我的亲人、朋友和老师。记得我读小学时,我们住在黄葛的乡下老家。那时父亲在外教书,每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带回三两个面包,有时带回一斤干面。而这些现在看来极其一般的食品,在那艰难的岁月里却足以让我们一家人兴奋好多天。我时常企盼父亲的归还,可父亲的形象在我童年的眸子里却又是那样的威严甚至有些可怕。有个星期天,我们三兄妹挤在饭桌上做作业,我和哥哥装着做的姿势却说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