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罗马、印度、中国……一个个古代文明宛如散布历史长河中的颗颗璀璨明珠,又似记录人类前行征途上的座座宏伟丰碑。回溯往昔,当代人类已然攀上有史以来的文明巅峰。今日的地球因交流空前频繁而日渐变小,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浩渺宇宙的无限宽广。在这样一个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太阳底下无新事”的古老信条面临严重挑战,“鉴往事而知来者”的历史学对世界有何作用?穷经皓首的历史学家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寒夜捣衣     
车锡伦 《寻根》2003,(2):43-45
中国古代诗歌中咏“捣衣”,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晋·曹毗《夜听捣衣》诗:“寒兴御纨素,佳人治衣衾。冬夜清且永,皓月照堂阴。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唐诗中有大量的捣衣诗,如杜甫的《捣衣》:“亦知戍不返,秋至试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刘长卿的《月下听砧》:“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杜荀鹤的《秋夜闻砧》:“荒凉客舍眠秋色,砧杵家家弄月明。不及巴山听猿声,三声中有不愁声。”古人捣衣诗均系借景寄…  相似文献   

3.
李正宇 《寻根》2000,(1):106-107
敦煌遗书P3351号,正面抄《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五》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背面有题记,题记之后,抄有十字形排列之文字一通,照录如下: 笔者初睹此件因不明其读法,莫知其义,亦不解为何物。查王重民先生《伯希和劫经录》及黄永武先生《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并未著录此件,盖皆视为学童沙弥涂鸦乱画之属,无文献价值,不值得予以著录之故。前几年编撰《敦煌学词典》,此件被列为词条,分配我来撰写释文,因对此文反复推敲揣摩,始知为古代失传的“十字图五言诗”一首。读为: “天阴逢白雨,寒路(露)结为霜,日照仁…  相似文献   

4.
夏日话露装     
随着气候的转暖,街上的“露”装与日俱增,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更是五彩缤纷。“露”装被视为是一种偏重性感的服装,所以对“性感”这一名词的理解,也就成为对性感服装正确评价、选择和穿着的前提。性感不是污秽、更不是性的挑逗,而是女性健康、充分发育的体征和体形所给予人的一种美好感觉。因此,露装不但要注意视觉效果,同样还要考虑到服装与身份、年龄、职业的吻合,以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气质和修养。与“露”具有相对含意的是遮掩,而遮掩也是一种美,只有当遮掩和“露”同时存在时,美才显得完整无缺,瑰丽动人。在原始社会,人们…  相似文献   

5.
印度教经中有这样一段字:“谁拥有它,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谁拥有它,谁就得承受它所带来的灾难。惟有上帝或一位女人拥有它,才不会承受任何惩罚。”它说的就是世界最大、最名、最古老的钻石之:科一依一诺尔钻石,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山”。今年4月9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隆重举行的王太后葬礼上,人们目睹了光芒四射的“光明之山”  相似文献   

6.
刘伯温的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伯温的谋略胡星斗一刘伯温(1311~1375年),名基,谥文成。诞生于浙江青田县(今文成县)的书香世家,排行为二,自幼博闻强记,“于书无不窥”。少年时即著《春秋明经》二卷。16岁考中秀才,22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其时人称刘基“诸葛孔明之俦”,“...  相似文献   

7.
花女     
徐军 《滇中文化》2006,(4):40-41
时间:当代 地点:某农村街头 人物:盲女,20岁,简称“盲” 个体户,男,30岁,简称“个” 农妇,40岁。简称“农” [个体户摆地摊叫卖,身边一辆自行车、上挂两件短风衣,标价,原价52,现价32。地摊有衣裤和小商品等]  相似文献   

8.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9.
踏歌起舞     
他是青云踏歌的重要人物,他的名字因为踏歌而在巍山地区家喻户晓.除了放羊、种地、砍柴和干农活,一个普普通通的彝族汉子,通过踏歌,从山沟走向艺术之路,一路走来,他的身上隐藏着怎样不凡的技艺与神秘的灵感? 一 “芦笙一响,脚杆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 一个冬日的上午,带着这样的期待,我和一位朋友驱车前往巍山县的青云村委会,去感受那贴近民众、贴近生活,却又别具一格的狂欢之舞,青云踏歌.  相似文献   

10.
“左转脸”与音乐天才沈洪我们谁都会知道自己是不是“左撇子”,但几乎无人知道自己是不是“左转脸”。美国的专家研究表明:人们不是“左转脸”就是“右转脸”。“右转脸”较之“左转脸”者要普遍得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左转脸”竟与音乐天才有关:贝多芬是“左转脸...  相似文献   

11.
吴宗海 《寻根》2001,(6):104-105
《水浒》第二十四回中,王婆对西门庆说了一段风话:“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荡温和大辣酥。”向来未得确解。“革”前人民学出版社本在编辑凡例中特别指出此例暂不注释。《辞源》释“大辣酥”为蒙古语dairysun音译,也作“答剌酥”、“打辣孙”,意为酒。所引书证,即此二句。钱钟书先生1979年访美,学张洪年问此句话如何解释。钱日:“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就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oxymoron(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辅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向下超越——《反抗绝望》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晖 《中国文化》2008,(1):144-150
整整二十年前,我以此书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我至今记得由唐弢先生、杨占升先生、严家炎先生、樊骏先生、刘再复先生、何西来先生等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向我提问时的情形。答辩之后,钱理群先生代表“文化:中国与世界”编委会向我约稿,他们那时正准备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一套学术丛书。钱先生年长我二十岁,从1983年经王得后先生介绍相识之后,他一直支持我在鲁迅研究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陈福季 《寻根》2000,(6):92-93
一九九九年,著名女作家苏雪林逝世,不少媒体称她享年一O四岁。一九九八年,苏雪林曾回到阔别六十多年的家乡安徽。《寻根》一九九九年第四期也曾刊出题为《苏雪林一O三岁回故乡》的报道。但有关工具书载.苏雪林的生年多为一八九九年。 “苏雪林(一八九九),原名苏梅,笔名绿漪、杜若、天婴、灵芬等。雪林是她的字。她原籍安徽省太平县岭下村。”(盛英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八九九)……”(马良春、李福田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苏雪林(一九OO-).女作家,…  相似文献   

14.
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瓦屑坝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二□曹树基葛剑雄1991年一个温暖的冬天,我们由安庆去桐城。路上停车用餐后,信步走出饭店,见一位60来岁的老人正在翻晒棉秸。闲聊中问他:“您是本地人吧?”“是呀。”“您的老祖宗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哦,老祖宗……是...  相似文献   

15.
今年,2008年,陈锦芳先生年届72岁;在陈先生72岁的2008年,他完成760幅与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关的美丽绘画,即“2008·北京奥运系列”(下称“奥运系列”)。  相似文献   

16.
幽默五则     
幽默五则谢乐编译年龄的魅力一个70岁的百万富翁娶了一位20岁的漂亮姑娘。“你这个狡猾的老家伙,是怎么把这样的妙龄倩女征服的?”一个朋友问。“很简单,”百万富翁回答说,“我告诉她,我已95岁了。”印刷错误两个朋友在谈论他们的读书感想。一个说:“我对医学...  相似文献   

17.
来新夏 《寻根》2005,(5):60-63
青铜器的使用时代 青铜器的使用上限问题,因为文献的不足,遗物发现的不多,所以至今尚不能确定其为何时。不过据现知的材料推测,中国青铜器的使用开始得很早。《山海经》据说是夏禹时代益稷所作,时代可谓相当地早。在此书的《南山经》、《西山经》和《北山经》中处处可以看见赤铜、赤金的记载。据《说文》释铜云:“铜,赤金也。”可见在夏禹时最低限度已经知道铜的存在。不过尚未发现遗物罢了。  相似文献   

18.
拔牙     
一对正在度假的夫妻来看牙科医生。“大夫,请您拔一颗牙。”妻子说,“因为我们的时间很紧,又不愿影响我们的旅游日程,所以我不想打麻药,这样可以使手术做得更快一些。”牙医很受感动,在表扬了她的勇敢之后,问道:“您要拔哪一颗呢?”妻子转身对丈夫说:“亲爱的,快张开嘴,让大夫检查一下。”拔牙@正华  相似文献   

19.
道安“本无”思想初探黄夏年释道安(314—385)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佛教学者和僧团领袖。他七岁开始读儒家经书,十二岁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道安聪敏慧悟,大小乘兼备,有很好的佛学功底。他後半生致力於大乘佛教的般若空学说的理论建设,曾专门“会本”...  相似文献   

20.
他们活着     
父亲打算同管家先生去察看庄稼,玛露也要跟着去玩。她喜欢跟着父亲到野地里跑一跑。可是妈妈不同意,对父亲说:“不要总让她跟着你。已经十三啦,你去哪儿,她也跟着跑。”“这有什么?”父亲回答说,“她还是个孩子。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连门坎都不让迈的时代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