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磊 《学语文》2004,(2):19-20
卡夫卡和马尔克思是近现代西方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星辰,中学语言课本节选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变形记》与《百年孤独》。在作品中他们从不同视角出发,反映出人类生存的某种精神状态——孤独。  相似文献   

2.
陈飞鹏 《考试周刊》2014,(66):15-15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巨著,虽然加西亚·马尔克斯已经永远离开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百年孤独》,这部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是当代文学的瑰宝,是拉丁美洲人民的骄傲,还是马尔克斯对整个民族的思考。孤独是《百年孤独》的主题。本文着重研究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奥德里亚诺·布莱迪恩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孤独人物,从他们的经历看作者要表达的孤独情节。  相似文献   

3.
《尘埃落定》和《百年孤独》,无论是家族历史的变迁衰落还是对于现实的关照,对历史人生的思索和关照上两位作家不谋而合,他们关于孤独的思索是深刻且悠远的,但在具体的写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文意在通过对其孤独产生原因的不同,对两部作品的孤独意涵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4.
十八岁时遇上了《百年孤独》,书的名字非常吸引我——孤独,而且是一百年的孤独,似乎足以覆盖我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介绍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分析费弗对于卡夫卡《变形记》的存在主义解读,给读者展示《变形记》是如何体现了存在主义孤独、死亡的主题的。  相似文献   

6.
《百年孤独》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者在挽救被男人们破坏的世界,或者在建立属于自己的世界。布恩迪亚家族摆脱不了的百年孤独的诅咒,她们也摆脱不了与孤独为伴的命运,但是她们都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孤独。  相似文献   

7.
《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杰出的代表作品。研究《百年孤独》,"孤独"无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文章试图从欲望、思维、革命、暴力四个层面,深入分析小说的"孤独"主题,以期能剥离笼罩在小说之上的魔幻面纱,揭揭示小说超越时空的"孤独"意蕴。  相似文献   

8.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营造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马孔多镇。布恩蒂亚家族建立了这个村庄,在这里生养繁衍,欢笑痛哭,直至在第七代与它一同毁灭。布恩蒂亚家族最大的特征就是孤独与梦想,孤独执拗地追逐他们,不让他们有片刻的安宁,而梦想也如影随形地缠绕他们,让他们享受生命的意义。霍·阿·布恩蒂亚是梦想和孤独的开始。他带  相似文献   

9.
《太原日报》消息,《百年孤独》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4月17日逝世。对于他的《百年孤独》,很多人期待看到电影版,但该书始终未被改编成电影的原因,更多是马尔克斯的不情愿。法国杂志《巴黎评论》曾问过马尔克斯,是否有兴趣把《百年孤独》拍成电影?谈及此事,马尔克斯说,经纪人开价100万美金,想以高价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但《巴黎评论》将价格提到接近100万美金的时候,马尔克斯又让经纪人提价到300万美金,“只要我能阻止,就不会发生。我喜欢在读者和作品之间保留一种私人关系”。马尔克斯与日本名导黑泽明热识,他曾表示,《百年孤独》只有黑泽明能拍成电影。但随后不久,黑泽明去世,加上马尔克斯的阻止,伍年孤独》改编电影一事就此搁置。  相似文献   

10.
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部奇书。作品的孤独精神是拉美愚昧落后、与世隔绝的社会境况和精神状态的象征,它意味着停滞与倒退,放弃与消遁。文章旨在探讨“孤独”的深层含义及其对历史与现实的借鉴意义。人类要生存,国家民族要进步和发展,都必须战胜“孤独”,团结协作,广泛交流,增进了解,共同提高。在这方面,《百年孤独》以新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奇妙而独特的参照范本。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哲学发现了孤独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于是孤独便成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人生和创作是其注脚。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其深刻而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刘师健 《现代语文》2009,(7):133-134
《百年孤独》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建构了一个新奇而又完整的艺术世界。它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整含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心态,以此观照拉丁美洲生存发展的历史及其人们的灵魂世界。要求公众思考造成他们百年孤独的原因,寻找摆脱命运播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百年孤独》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大词典” ,它向我们展现了孤独的种种内涵。在马尔克斯的笔下 ,孤独是一个挣脱不了的怪圈。主人公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自己孤独地走向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孤独导致绝望与民族的覆灭──浅析《百年孤独》主题之一余明芳多米尼亚《此刻》杂志发表文章说:“只要人类存在,人们总会谈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一九八二年在宣布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获取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时指出:“在加西亚·马尔克斯创造的这个...  相似文献   

15.
陈玉秋 《现代语文》2007,(10):42-43
人教版《高中语文》入选了几篇外国文学作品——《墙上的斑点》、《百年孤独》、《变形记》、《等待戈多》,这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入  相似文献   

16.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被冠以"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之称谓,它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对孤独的诠释上,体现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根源。两部小说对孤独的形象化解说,对孤独中的行走与坚守以及所导致的不同结局的描写,都是这种文化差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死亡过程充满了孤独、荒谬和象征性。他的死不仅仅是个体的消亡,而且深刺地反映出西方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异化。  相似文献   

18.
"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的话,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以小镇马贡多为背景,以布恩地亚家族为描写线索,对这个家族进行了一番观照和审视。揭示出整个家族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社会的孤独的悲剧,似乎加西亚.马尔克斯生来就是为了追求孤独而写孤独的。所以,孤独就成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分析其作品中的怪诞,不能脱离他所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变形记》中,叙述态度、叙述视角和叙事空间的独特性,使小说的怪诞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从这三个方面把《变形记》的叙事形式与怪诞内涵联系起来,更容易体会卡夫卡作为一个孤独者近乎冷漠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百年孤独》中鸟苏拉这一人物形象的解析,再现了乌苏拉的人格魅力和走出孤独的艰难历程,进而阐释其未能走出孤独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作家对此给读者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