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和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应当要求学生把每篇课文都读得正确、流利,对指定背诵的课文能够背诵,做到口诵心惟、心领神会;对有些好文章,能经常温习,读得烂熟,记得牢固。要教育学生尽可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为了加强朗读和背诵的指导,我们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学生们过去不大喜欢朗读和背诵的原因是:现代文太长,读起来吃力;而古文生字多,句子结构复杂,不容易读通读懂。读既然如此,背诵就感觉更有困难了。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现在先谈谈我们教古文时,在让学生把文章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如何就朗读和背诵作具体的指导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在语文教学中要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目标,并对朗读与背诵也有明确的要求,要求朗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诗词和文学作品。虽然朗读与背诵是语文的传统教学方法,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语文知识通过口耳等各感官的共同配合,输入到学生头脑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倡朗读与背诵教学,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生几种背诵方法蒋新宇,陶家芳《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背诵。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发现,就是掌握学习方法。我们认为,重视背诵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一、反复朗读法。朗读就是要求学生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读课文。朗读课文时目视,口诵...  相似文献   

4.
朗读和背誦     
我们认为,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加强朗读和背诵”。为什么这样说呢?朗读背诵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来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又初步证明了这一方法在今天还是有用的。首先看看古人是如何重视朗读和背诵的。《庄子·大宗师》里面议到:“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就是反复朗读和背诵。《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段对古代教学语文的要求和方法作了概括的说明:“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文体试之,课最者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地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一直很注重对语文的背诵考查,不过,多采用背写教材以外古诗文名句方式,来考查学生的阅读面与识记力。无疑,这对扩大中学生视野有其积极的导向作用。但不可否认,它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即不少师生不愿再在语文教材上下苦功了。加之新教材为减轻中学生负担,在削减语文篇目的同时,也减少了背诵内容,其中尤以现代文为最。据有人统计,现行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初中1——6册,现代文12篇共4138字,文言文19篇共5788字;高中1——6册现代文2篇共1311字,文言文11篇共5409字。(以上数字均不含古现代诗词。见《语文学习》1994年5期严寅贤文《背诵,正日趋萧条》)也就是说,一个中学生在初高中6年学习中,按每年250个教学日计算,平均每日背诵量不  相似文献   

7.
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在现代教育视野中,因为背诵有死记硬背的嫌疑,不符合注重兴趣和理解记忆等现代教育理念而曾经被忽视甚至被摒弃。在语文教育百受诘难的今天,背诵再一次被提到应有的高度。然而。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大概都深有体会,对于语文的学习,学生感到最难的要属作文,其次便是背诵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幼师学生,让其背诵像《出师表》这样的古文,那简直是难于上青天。面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新课标提出的背诵要求,我们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8.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奉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钻研。  相似文献   

9.
浅谈初一语文的朗读教学□谭建新“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所有的文章末尾提到的教学要求都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一些经典的文章更要求全文背诵。朗读是背诵的基础,朗读是阅读的重要方式。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其他语文学习方法所无法替代的,而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帮助小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感悟、感知,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蒋仲仁先生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也写道:“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  相似文献   

12.
丁海燕 《文教资料》2009,(32):76-77
听、说、读、写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四个关键环节.朗读和背诵是学好语文的双翼,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两方面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朗读能力?我们采用了评价的方法。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是摆脱教学低效率的有效办法。在传统教学中,记忆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背诵是一种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背诵的必要性,其次是教会学生背诵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朗读和背诵是古老的语言学习方法,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近些年来,一部分教师在对素质教育错误的理解下越来越明显地忽视了朗读背诵这一环节,有些教师认为朗读背诵是低层次的学习方式,是过时的教法。于是这个传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方法,在摒弃不合理的内容和旧形式的同时,也同样被舍弃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应该返璞归真,应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读,它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精髓,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阅读策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法宝,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指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栏目中都提出了明确的朗读要求。例如,第一学段的朗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而,在如今的校园里,已经很少能听到书声琅琅,很少能看到学生捧着书朗读的靓丽风景,朗读有渐行渐远、被逐渐边缘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朗读不在应试范畴内,中考、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各年级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读。怎样朗读才是“有感情”呢?就是运用恰当的语气、声调,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气氛,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现行教材,是很重视朗读训练的。很多课文后的作业题中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的要求,我是这样指导的:  相似文献   

16.
正朗读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同时要求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长期以来,不少老师误解了"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指导朗读时,喜欢起伏很大的语调,更有甚者,要求学生朗读  相似文献   

17.
“九义”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九义”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的强化了朗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  相似文献   

18.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法.古人读书,最注重朗读和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诗句极形象、极明了地表明了古人对朗读价值的认可.但这种极好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却被严重忽视了.笔者经过观察,发现朗读在当今语文教学中大致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背诵既是一种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项基本要求。但调查表明,小学语文现代文的课堂背诵正在被边缘化。直面语文课堂的背诵现状,反思成因之谜,以净化核心知识、历练核心能力为要旨,实施"语文尚背"这一方法,有利于学生习得知识,练得能力,更修得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编教科书《语文》高中第一册要求学生背诵课文14篇(现代文2篇,古文12篇),第2册11篇(现代文1篇,古文10篇),第三册33篇(含规定的其他古诗背诵篇章),第四册5篇(戏曲2篇,古文3篇)。学生对此重视不够,默写检查全部正确者寥寥;有的学生要求从中再勾出重点段句背诵;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