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指导落实训练──《两只小狮子》教学建议河南鹤壁市教研室尚清莲人教版义务教育小语第二册课文《两只小狮子》是篇童话故事,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少年儿童,不能依赖父母,更不能依赖父母的权势生活。应当像那只勤奋的小狮子...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案例一】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只小狮子,想认识它们吗?生:想!师:那就请小朋友先和文中的生字宝宝交个朋友吧。你们知道怎么去跟生字宝宝交朋友吗?生:借助上面的拼音,问问旁边的小朋友,请教一下老师,还可以查字典。师:办法真多!那就请大家读读课文,用最好的办法认识文中的生字宝宝吧!(学生开始自由读课文)师:小朋友,今天来的这两只小狮子有…  相似文献   

3.
[课题名称]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7课<两只小狮子>.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7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小同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怕吃苦,想凭着父母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课文通过一懒一勤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相似文献   

4.
指导学生读懂“两只小狮子”威信县三桃教办杨诚,赵耀《两只小狮子》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新选课文;也是一篇颇具现实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课文文字浅显,生动流畅,采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叙述了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生活,说明了要从小刻苦锻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  相似文献   

5.
困境:作茧自缚 跟随特级教师虞大明在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学习期间,在虞老师的指导下,我上了<两只小狮子>一课.<两只小狮子>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不同的生活态度:一只小狮子非常勤奋,每天练习生活的本领;另一只却认为凭着父母的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于是,整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告诉学生,从小应该勤奋学习,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相似文献   

6.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讲的是狮子妈妈生下两只小狮子,一只小狮子整天勘练苦功,而另一只小狮子却整天晒太阳,最后狮子妈妈教育了懒狮子的故事。整篇课文图文并茂,语言叙述简洁生动,极富有教育意义。教学时,我是这样安排的:  相似文献   

7.
姜茹 《云南教育》2005,(19):55-56
教材分析:《卢沟桥的狮子》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配有三幅插图,一幅大图是卢沟桥的全景,两幅小图是两根望柱上的狮子的特写,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课文着重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从课文中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卢沟桥的狮子》是人教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配有三幅插图,一幅大图是卢沟桥的全景,两幅小图是两根望柱上的狮子的特写,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课文着重介绍卢沟桥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从课文中可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根据看图学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文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运用阅读、观察、想像相结合的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按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欣赏、观察评价的能力。教学目标:1郾认识本课16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正确读写“…  相似文献   

9.
看图学文这类课文中的图与文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关系?教学时应如何处理好“看图”和“学文”的关系?对此,我谈些看法。图、文关系,非同一般“看图学文”这类教材,图文并茂,一文一图,或一文数幅图,它们与一般课文中的插图,我认为作用都是一样的,为课文(语言)提供直观形象的材料。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两只小狮子》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认为懒狮子这样下去行不行?生:不行。这样长期下去会使懒狮子学不到生活的本领,无法生活。生:也可以的。懒狮子现在可以依靠父母生活,长大了靠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课《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看图学文。内容主要介绍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以及卢沟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根据本课图文特点,笔者建议采用“图文结合,看、读、说、写”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求。一、看──了解图意,比较“狮子”的异同“看”就是观察插图。这篇看图学文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卢沟桥石栏的全景图,石栏的每根望柱上都雕着狮子。另两幅分别是望柱上狮子形状的特写图,有大狮子,也有小狮子。指导学生观察这三幅插图时…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27课(第二课时)。 【教材说明】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两只小狮子不同生活态度的对比、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刻画了一头怕吃苦、想依赖的小狮子,并借狮妈妈意味深长的话语告诉孩子们从小应该勤学苦练,拥有真正的本领,不能依靠父母生活。  相似文献   

13.
表演者:小朋友、狮子妈妈、小狮子、大树背景布置:背景图、音乐。道具:头饰、剧中动物的服装。【幕启】小朋友: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狮子王》吗?(答:看过)好!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主人公?(答:狮子王)今天我也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小狮子学会自立的故事:在一个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一只可爱的小狮子……大树:我先站在前面做背景(树下放两把小椅子)小狮子:(撒娇状走上来)啊!今天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暖洋洋的。我吃饱了,什么也不用干,太幸福了!还是找棵大树在下面睡大觉吧……(躺在树下伸懒腰)小朋友:你们看,这只小狮子吃得饱饱的,整天懒洋…  相似文献   

14.
《两只小狮子》是一篇内容新颖、故事性强的童话,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弄清懒狮子不学本领的原因,明白狮子妈妈话中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取了读、演、访、想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读懂了课文,突破了重点,学习了语言,情感也受到了熏陶。  相似文献   

15.
石狮子     
我家窗边摆放着四只石狮子,一只是母狮子,一只是公狮子,还有两只可爱的小狮子。  相似文献   

16.
接力赛     
郑燕 《作文大王》2014,(3):34-35
丁丁学了新课文,讲的是有两只小狮子,一只很刻苦,每天练功;另一只很懒惰,想靠爸爸妈妈的地位生活。后来狮子妈妈教育懒狮子,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森林之王。  相似文献   

17.
一、设疑激趣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都在动物园或电视中看到过狮子,(板书:狮子)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今天我们学习的21课,是讲两只小狮子的故事。(在“狮子”前面加上“两只小”三个字) 3.齐读课题。 过渡:在一座大森林里,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你们想知道这是两只是什么样的小狮子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用铅笔勾画生字。 3.同桌齐读,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4.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甲读1-2自然段,乙读3-6自然段,丙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8.
一、揭题激趣 ,初读感知教学伊始 ,先播放有关狮子的录像 ,让学生欣赏 ,再问学生看到的是什么动物 ?然后出示课题 ,让学生读课题并根据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 ,你们想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课文写了哪两只小狮子 ?”“写了两只小狮子的什么事 ?”等问题。此时 ,学生已兴趣盎然 ,教师适时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根据同学们提的问题 ,借助拼音反复自由朗读课文。并在自读的过程中 ,圈画出生字 ,读准字音 ,然后检查读生字。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一遍后 ,再读课文 ,读给同桌听 ,抽学生个别读 ,互相评议、纠正。通过这一反复读的过…  相似文献   

19.
看图学文是教材中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文形式。其特点是通过形象的图,把词、句、段联系成文,图和文联系紧密。其它类型的课文,是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中心思想来确定主题,按一定的思路布局谋篇的;看图学文则是用抽象的文字记录图画所反映的内容。看图学文中的图与其它课文中的插图的作用也不一样。插图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不起主导作用。看图学文中的图则不同,它要求教学时,从观察图画入手,通过观察图意来理解文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课文中有两种图:一种是课文插图,图从文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种是看图学文,文从图来,是通过形象的图画和具体的观察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看图学文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面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