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 :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 ,就作文教学而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就是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怎样去写”。这四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 ,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 ,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 ,以做人促作文”。也就是说 ,作文教学首先要明确“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育理念“与日俱进”,语文教学改革也呈风起云涌之势。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来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呢?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策略。我觉得作文教学新策略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郭根福 《四川教育》2002,(12):38-39
习作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习作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会怎样去写”。这两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习作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也…  相似文献   

4.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如今和今后的语文教学将越来越重视人文性。“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所以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人文性。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最能体现作文教学人文性的一个环节,因而笔者在此和大家谈谈在作文评改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人们很自然的联系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作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看似源自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际上我觉得这二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写作过程是不同于语文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写作是一项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对于语文教学的丈道之争,需要运用“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来平息,要把语文“三维目标”看作文道之争的“灭火剂”。本文关注“工具性”、“人文性”:谈如何让“三维”相互渗透,让“工具性”、“人文性”走向和谐及有关的教学评价、“人文性”的教学需要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8.
2000年版的“九年义务制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点。笔者理解,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理”和“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所体现,在写作教学中更不可忽视。注重写作教学中的“人文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潜能,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让每个学生写有所得,写有所长。同时,也可促使教师突破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探索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从人文性的要求来看,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生长服务;作文的过程也应该是学生贴近时代生活,接受人文熏陶的过程。卢梭说:“教育要回归自然”,为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让学生抒写心灵,展示生命,表现原生态的自我;要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深入生活、爱护生命的赤诚爱心;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追求做人的真谛,把作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键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写“生活作文”。  相似文献   

11.
杨红梅 《教师》2008,(20):73-73
作文是倾诉,倾诉应快乐。但事实往往是一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虽然教师指导尽力无微不至,但学生的作文依然是空洞苍白,甚至无病呻吟。这是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作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结果。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让作文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眼中的世界和生活,才能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从学生的一次作文练习中发现,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缺失,都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借这次作文练习,笔者谈一些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改高举“人文性”的大旗,犹如给语文课程注入一股源头活水。这一理念迅速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确实让语文课堂起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又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以作文教学而论,伪“文化散文”泛滥,主题沉重,语言老辣,由此又带来程式化、内容苍白等弊病。本人认为,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文性”而演化为“成人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绕不过去的“热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此总是“欲说还休”。 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病在何处,本刊难以把脉。但在选编稿件中发现了不少这方面的佳作,现汇泉成溪,以飨读者。同时,希望广大读者、作者就此发表高见,以真正体现作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作文教学必须做到人文合璧,让学生写出悟性,释放灵性。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实现由“重文轻言”向“重言轻文”的重心转移,加强小组合作,更新作文的评价观,并认真审视和高度重视作文与育人的关系。如果少一些“套路”、“模式,”多一些性灵和真善美,作文教学就会走上一条反璞归真、人文合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级目的。“人文精神”的获得要通过人文教育来完成。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作文教学愈来愈显示其突出性和重要性。然而反思当前的作文教学,片面地强调其应用性,坚持“以文为本”严重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导致作文教学的人文内涵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17.
做人要真诚,写作文同样也要真诚。做人与作文密不可分,这是语文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的表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写生活真实之事;鼓励学生放胆作文,表内心真实之意;评价学生真心之文。树写作成功之感等方面阐述了“做人”与“作文”相长。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洪宗礼、程良方的《“分步台阶作文”:记事》(下称《分步》)稿,成于1987年,而今,仍然价值不菲。其目标性之明确、针对性之准确、序列性之清晰、练合性之合理、训练性之操作,都令人难以说“不”。因此,这是一篇颇值得语文教师借鉴的作文设计范作。本文不拟就该篇范作本身作过细评说,仅言及洪程二君表现于设计稿中的可贵的作文教学观。 其一,“生本”教学观。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人文素  相似文献   

19.
正人性化作文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以及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大胆发散思维,倡导学生将作文创作回归生活,返璞归真,创作高质量的人文本质作文。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作文作为其灵魂更需关注人文性,人性化作文教学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并充分体现语文作文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此,高中语文作文的人性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教学方法传统守旧,二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忽视,使  相似文献   

20.
尚光年 《成才之路》2020,(10):53-54
如何改革作文教学策略,启发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写出具有“本色”特征的作文,是语文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针对农村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强调写作的人文性、重视写作的生活性、尊重习作的个体性等方面,对提高农村中学“本色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