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一年级语文汉字重复与识字效果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与识字成绩发现,在提出学习要求后,对学生所学之汉字继续给予适当重复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识字成绩。重复量达到6节的汉字识字效果较为理想。就重复节数对提高识字成绩的效果来说,2节和6节是两个转折点。据此,教师应认识到教材在汉字重复上的缺陷,在教学中自觉补充,运用合理的重复方式和重复量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报告对某大学部分中高级留学生识字量抽样测试的目的、内容、方法、结果及其对教学的启示。章认为,识字量是反映一个人汉语水平的重要参考数据,应该成为教材编写、班级划分、教材选择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测试结果显示:中高级留学生综合识字量偏低;对汉字字音掌握较好,对字形掌握最差;对甲、乙两级汉字掌握不扎实;汉字化圈学生在识字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高级阶段优势大幅度下降;华裔学生识字量远低于非华裔学生。作根据测试结果,对如何提高学生识字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读拼音识字”共12课,是识字的起步,它从发展语言入手,借助图画和纯拼音句群,安排生字。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一边阅读拼音句群,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一边学习笔画简单的汉字及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阅读训练。这部分教材,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识字减少了教学量,放缓了速度。现行教材的“看图读拼音识字”有20课,识字量为99个,新编教材减少到12课,识字量只有66个。2.继承了现行教材的优点,采用多种形式识字,着眼于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如:教给汉语拼音,提高学生认读字音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现行教材为基础,选取“原点”字进行归类拓展,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学生一些识字方法;链接汉字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增加识字量,提升识字兴趣,奠定语文基础。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三千个左右。头两年学一千七百个左右,第三年学八百左右,使小学识字任务在前三年基本完成。南昌师范附属小学二①班,在完成统编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本着从儿童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批补充识字教材和阅读教材,大大增加了识字量。他们在一年级学会常用汉字一千四百左右,到二年级结束时,识字量已达到两千三百左  相似文献   

6.
识字教学     
一、小学识字教学有哪些具体要求?小学识字教学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使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具体要求是:1.识字数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要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这个识字量在教材中的安排是:一年级700字,二年  相似文献   

7.
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写字的特点是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的形式多种多样。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汉字,轻轻松松学汉字呢?我在学习教材、使用教材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几种方法。一、激发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8.
解慧颖 《文教资料》2021,(3):6-8,43
本文选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写的《中文》教材和北京华文学院编写的《汉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汉字编写模式。《中文》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集中识字,再随文识字;识写分流(注重书写);《汉语》教材的汉字编写模式为:先识写分流(多认少写),再随文识字;以“笔画——部首——整字”为顺序编排汉字。对华文教材汉字编写有所启示:重视汉字教学,编写华文教材用字字表,重视汉字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全国通用小学语文第二册编排了424个生字,这些识字教材是按着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编写的。教材中不仅包括了识字内容和识字练习,还在基础训练和集中识字中揭示了识字的规律和方法,为改进教学,提高识字效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一、根据汉字规律,利用熟字学习生字小学语文第二册适当进行了集中识字,这部分教材向我们提出了两种识字教学方法,第一、根据汉字的规律采用多种形式识  相似文献   

10.
郗宏德 《云南教育》2005,(26):17-18
新课程的识字教材(无论何种版本)有几个明显特点:选择多种识字途径;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单编的识字教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重视探究发现汉字规律,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等。本文重点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志华 《教师》2011,(33):71-7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应在低年级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为阅读和写作提供保障。开发教材资源,利用课文扩大识字量,借助每个单元安排的练习拓展延伸识字等,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大量汉字,为提早阅读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应在低年级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为阅读和写作提供保障。开发教材资源,利用课文扩大识字量,借助每个单元安排的练习拓展延伸识字等,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大量汉字,为提早阅读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733个.这733个汉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常用阅读材料的50%左右,这么多的识字量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多认少写。"人教版实验教材中,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多认少写。"人教版实验教材中,1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600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还要多一些。足以见得低年级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习汉字也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应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为主。如何发挥教材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识字教材(无论何种版本)有几个明显特点:选择多种识字途径;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单编的识字教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重视探究发现汉字规律,培养独立识字能力等。本文重点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一、引导学生探究构字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和以往的教材比,识字量大大增加。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通过培养和引导,使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怎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识字教学普遍忽视汉字文化,影响了识字教学的效果。要改变现状,必须更新识字教学观念,开发以解析汉字文化为主的优质识字辅助教材,构建优质师资队伍的教师培训体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识字课堂教学可以从汉字的字形、意义及汉字应用等方面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霍咏梅 《考试周刊》2014,(56):56-56
实行多元化识字教学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巩固识字效果,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实践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多元化教学的研究,就是积极挖掘有效的识字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时间、空间上拓宽学生识字渠道,让识字教学走向多元化,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识字环境中认识汉字、运用汉字,从而使识字教学由单一的教材走向开放的现实生活,使学生真正做到轻松识字、喜爱识字,为今后自主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汉字诗的追溯,创生“汉字儿童诗”概念,并基于统编教材创作600个生字的汉字儿童诗用于识字教学,多维度构建多样态课型,实现基于统编教材的读创融合识字教学改革,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汉字“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钟明香 《课外阅读》2011,(10):148-148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识字是教学重点,识字量非常大,以人教版《小学语文》1~2年级教材为例,四册教材共出现的汉字应认识的字量为1800个,会识会写的字为1000个。如果识字教学的教学方式只是以记、读、背、写为主,没有情节,缺乏情趣,内容枯燥,学生只能机械记忆,一般采用读、认、写这三种方法去接触汉字的话,能不能完成识字任务都难说。那么,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我认为,激发学生的识字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有兴趣地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中之中。以下是我在识字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