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1997年开始,我院用大剂量的基因链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发病24小时内)进行溶栓疗法,溶栓后的观察,护理显的非常重要,其观察、护理特点: 1 观察、询问病人胸痛情况,以掌握胸痛减轻时间及缓解时间,并给硝酸甘油静点,必要时肌注镇静剂。 2 连续心电监护三天,溶栓后3小时每半小时记录一次,以后每天记录一次,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及ST-T的改变。间断或维持静点利多卡因液体。 3 发病后急查心肌酶谱,溶栓后每2小时化验心肌酶谱至24小时,以后每天化验一次,连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吴永忠,张丽蓉1一般资料1.1病例62例均为住院病人,依据临床、心电图、心肌酶谱演变均符合1979年WHO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76岁,平均65.5岁。39例溶栓组中,前间...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常见病。心梗早期静脉溶栓恢复冠脉血流,可以有效缩小梗塞面积,降低急性心梗病死率,近来被各级医疗单位所广泛应用。现对我院1997年以来尿激酶(天普落欣)静脉溶栓53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1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病史2年,主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且加重得5h入院。ECG示Ⅱ、Ⅲ、avF及V_5~V_9抬高0.1~0.3mV,诊断急性下后侧壁心梗,予尿肌酶150万u静点后1h胸痛缓解,ECG示ST段基本恢复等电位线,并予抗凝、扩冠、降血压、降糖等治疗,其中抗凝用速避凝0.4mlBid ih。心肌酶谱证实再通,之后发作2次劳累型心绞痛。入院第13d再次胸痛,ECG示Ⅱ、Ⅲ、avF、avL、V_5~V_9段抬高,诊断急性下、后、侧壁再梗。予尿激酶125万u半小时内静点后1h,ECG示ST段下降50%以上,T波双向倒置,胸痛基本缓解,符合再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康复期如何继续进行治疗与护理,以防止心肌梗塞的复发和猝死,是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十几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肌梗塞患者在康复期的治疗与护理,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要注意继续服药,维持治疗。 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因此患者出院后一定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坚持继续服药,维持治疗。服药方案根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离散度(QTd)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测量24例AMI溶栓开通及24例AMI一般治疗前后标准18导联心电图QTd、QTcd对比分析。结果 溶栓开通组及一般治疗组治疗前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与未溶栓组治疗前后QTd、QTcd无显著性差异溶栓开通后比未溶栓组QTd、QTcd明显减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溶栓组发病后1月内死亡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结论 心肌梗塞经静脉溶栓开通后QTd、QTcd明显缩短,心脏事件明显减少,QTd、QTcd可以做为静脉溶栓开通的无创性评价指标之一,并可以评价AMI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近年在我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因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衰,死亡率较高.我科所开的AMI经静脉急诊溶栓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001~2004年治疗15例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各种原因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坏死。起病急骤,病情险恶,如不及时、正确抢救,死亡率较高。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建立,为心梗病人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和全方面的监控,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使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自1992年10月建立了ccu病房,至今共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已是众所周知,医护人员也极其重视。十几年来,我们护理此类病人近百例,深刻感受到,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的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不当,同样会导致病人的生命危险。有的在恢复期再次发生严重心肌梗塞,虽经积极抢救,终难脱离危险而死亡。为了减少此类恶果的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恢复期应采取如下护  相似文献   

10.
1急性心梗的就地抢救急性心便发病后1小时内的病死率高达60%左右,所以心肌梗塞的人院前的就地急救是决定患者生死存亡及预后的关键。心梗病人急性发作时应现场就地给予积极抢救,避免搬动,立即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氧气吸入以改善氧气的供需平衡以缩小梗塞范围。病人表现躁动不安时,应安慰病人并给予镇静剂处理,若含硝酸甘油疼痛不能缓解,应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杜冷丁509肌注。持病情较稳定后,用急救车护送病人入院治疗。2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措施2.1设立监护室,监护室内各有心电监护仪,专用抢救仪器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吸痰器,…  相似文献   

1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而心肌梗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比例是惊人的。笔者随机抽取了1997年1月-1998年4月资料较完整的2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总结了做好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可提高心肌梗塞病人的好转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费小杰 《考试周刊》2012,(56):193-193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起病6h内使用静脉溶栓疗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使坏死范围缩小。在临床上已得到印证,并已广泛地进行应用。所以掌握心梗的发病和进展规律,以及溶栓护理等,对提高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1.资料与方法2002年2月~2005年2月我科共收急性心梗患者36例,符合溶栓条件者给予国产尿激酶溶栓。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急症,也是老年人常见急诊之一,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而,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下面将我们长期在临床工作中的观察病人如下几种重要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心肌梗塞属内科急危重症,死亡率高,我科遇治两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抢救成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因便秘及用力排便憋气而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和猝死等并发症发生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系统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对21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入院后头两周的临床观察与统计,说明系统护理在抢救过程中预防便秘的临床意义.结果:采用系统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便秘,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P<0.01和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系统护理能有效地预防便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演变。病情轻者仅觉胸闷,甚至毫无症状,重者可突然伴发左心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梗(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局部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心脏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的特点。近三年,我们共收住经临床、实验室等检查确诊的心梗30例,经15~42天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包炎是梗塞后坏死心肌释放物刺激心包产生的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形成心包积液.病变大多局限在梗塞区由于临床上少见,护理有其特殊性,本旨在讨论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包炎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血管急症。在急性期,尤其是发病第一周病死率最高。发生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休克者,病死率尤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54例,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与年龄:本组54例均为住院病人,男45例,女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81岁。其中39岁以下1例,40~49岁7例,50~64岁35例,65岁以上11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溶栓治疗作为缺血性卒中急救的主要手段 ,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文章就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溶栓药的用法、治疗时窗及其影响因素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