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字/声音     
《华夏星火》2020,(3):10-10
12.0%。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2个百分点。2013-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16.6%、12.7%、11.7%、10.4%、10.5%、10.6%、11.5%,年均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高2.2个百分点。2019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72.2%,比201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2.
正定县是个拥有54万人口,近3.5万公顷耕地的农业大县,90%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农村的经济繁荣、农民实现小康和富裕的唯一出路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实现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星火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统计,全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有30%~40%。即使作为  相似文献   

3.
王琭璠 《科学大众》2014,(6):114-1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农产品作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首当其冲的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这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农产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研究对贸易-贫困联系存在很多争论,本文提供的简单模型也证明了外贸的贫困效应具有不确定性。中国的贸易自由化降低了一些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使其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下降,但农产品外贸的扩大则迅速减少了农村贫困。农产品外贸结构的变化既冲击不同类型农业生产者的福利水平,也使沿海地区农民成为最大受益群体。本文采用联立方程的似不相关回归对中国的贸易-贫困联系进行估计,其结论显示,中国的贸易-贫困联系具有倒J型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贸易自由化恶化农村贫困状况,而其后则有利于农村贫困减少。  相似文献   

5.
刘成玉 《软科学》1997,11(1):31-34
四川省乡镇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刘成玉一、四川省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1.总体水平不高表现为人均乡镇企业产值低,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高等。1994年全国农村人口人均乡镇企业总产值4653.15元,而四川只有21...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世界农业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农业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农业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达到和保持世界农业先进水平的国家是农业发达国家,其他国家是农业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换。2008年,中国谷物单产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但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发达国家的2%;中国农业经济比美国落后约10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低约10倍,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的国家现代化水平低约10%,农业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中国可以制定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可以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为大批剩余劳动力寻找新的出路?本文以云南禄劝县为例,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问题分析禄劝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有耕地39.07万亩;1986年全县总人口40.27万人,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由于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中国农产品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形成对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剩余劳动力产生和转移的“推”“拉”效应,分析加入WTO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指出转移的途径一是要拓展就业领域,二是拓展就业空间。最后讨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安陆市位于江汉平原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在62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61%。农民科技素质不高是我市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小学化程度和半盲人口占  相似文献   

10.
傅晨  孟治全 《软科学》1993,7(3):1-5
<正> 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农村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2000年向我们走来,广大农民迫切要求了解小康,各级政府部门也迫切需要制定农村小康发展战略。西南五省、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位于祖国西部,人口众多,面积广大,少数民族聚居的比重很大;农村人口、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改革以来,西南农村经济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也在扩大。西南农村小康的步伐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国小康的进程。研究西南农村小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