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与社会》2002,(5):44-45
雍正七年编纂的《大义觉迷录》记载一则民间传闻:“圣祖皇帝(康熙)原传十四阿哥胤(礻题)天下,皇上将十字改为于字。”是说康熙传位遗诏原文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胤(礻题)原名胤祯,因雍正皇帝名胤稹,为避讳,胤禛当皇帝后,胤祯改名胤褪)。而康熙的第四子胤稹把遗诏的“十”改为“于”,“祯”改为“稹”,  相似文献   

2.
海淀区的清代墓碑 1.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内的清代墓碑 西直门外动物园后身的长河北岸,有一座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真觉寺,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大修后,因避雍正帝胤稹名讳,改名为大正觉寺。上世纪初,大正觉寺被毁,仅存建于明成化九年的金刚宝座佛塔,成为大正觉寺具有代表性的象征。须弥座式台基上的五座金刚宝塔,其造型兼有古印度与中国古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外合璧建筑。久而久之,以五座金刚佛塔叫响的五塔寺成为该寺之俗称,真觉寺或大正觉寺反倒没人提及了。1986年10月,五塔寺被辟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十多年来,该馆共收集保存了2400余件珍贵石刻文物,分成功德碑、墓志铭、会馆碑、宗教碑、石雕艺术等七个展区供游人参观。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钢琴演奏家,赵胤胤总是感慨自己很幸运。从3岁起开始习琴.一直到今年31岁而从无间断,胤胤早已经和钢琴分不开了。”弹琴已经成为我生命的重要组成,是音乐选择了我。”他的话语中充满感激之情,”是上天眷顾,才让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又能成为我赖以生存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统治者对异议言论的管制从来充满着自信,雍正帝当然相信曾静面对公众痛哭流涕就是悔过,就是认罪。他根本没有想到,曾静发誓痛改前非只是一部分人面对死亡的本能,是权,是策略,并非意味着放弃原则,完全输诚  相似文献   

5.
地方文武大臣一年究竟应该具折奏报几次,雍正帝的原则是,有事则奏,无事则免.他在给陕西宁夏道鄂昌的一条朱批中,明确指示:"遇有应奏之事,何妨一月屡次上闻;如无可奏,便数年不奏,亦岂罪汝."雍正二年(1724)二月,云南曲寻武沾总兵杨鲲有折谈到,日前陛见之日钦奉面谕,恩准每年两次密折陈奏,现谨上折一次.雍正帝在批复中纠正道:"亦未限定每年两次,有可奏者,如何拘得;如无可奏,何必两次作什么."同年闰四月,漕运总督张大有请求动用驿马奏报漕务,雍正帝答复他说:"若有要紧奏折,乘驿来;若寻常呈报某船过某闸等奏;非难迟缓者,不但不当骑驿马,可以不必频奏."  相似文献   

6.
雍正初年,京师以及直省地方赌风猖獗,严重危害社会.雍正帝为之震怒,为刹住赌博之风,他接连颁发谕令,告诫官民"赌博之风,败坏品行,荡废家赀,其为害于人心风俗者,不可悉数."雍正四年(1726)九月,他通过内阁颁发谕旨:"赌博之事最坏人之品行.  相似文献   

7.
雍正帝常常训诫臣工:"国家欲安黎庶,莫先于厚风俗;厚风俗,莫要于崇节俭."主张婚丧节俭是雍正帝崇俭黜奢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期间,皇太子胤扔居京留守,这是康熙帝与皇太子胤扔父子关系非常和谐的一个时期。这里将该时胤扔奏书选辑刊发,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方文武大臣一年究竟应该具折奏报几次,雍正帝的原则是,有事则奏,无事则免。他在给陕西宁夏道鄂昌的一条朱批中,明确指示:“遇有应奏之事,何妨一月屡次上闻;如无可奏,便数年不奏,亦岂罪汝。”雍正二年(1724)二月,云南曲寻武沾总兵杨鲲有折谈到,日前陛见...  相似文献   

10.
三释阿其那与塞思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钟翰 《历史档案》1998,(4):77-79,89
享誉海内外的已故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至于清代史事,则满文名字之考证,殊与推求事实有关.治史者不得置而不究"①.向来对康熙(清圣祖玄烨)诸子中之第八子胤禩自改名为"阿其那"、第九子胤禟被改名为"塞思黑",世俗以讹传讹,臆说阿其那为狗、塞思黑为猪之义②,似乎无多异议.而陈先生认为:"胤禩、胤禟之改名阿其那、塞思黑,世俗以为满洲语猪、狗之义,其说至为不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