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志达  龚晓南 《科技通报》2009,25(6):820-825
浅埋暗挖人行地下通道修建过程中,合理确定分部开挖长度的大小至关重要,分部开挖长度过小,工期延长;分部开挖长度过大,易引起上覆土层不稳定,甚至塌方。文中结合杭州市某地下通道,采用FLAC3D数值分析法,模拟研究了粉砂土中修建人行地道的分部开挖长度大小,研究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的地表沉降和实测的基本吻合,这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埋大断面隧道由于明显的空间效应以及断面面积、高跨比、跨度、埋深、施工方法等因素的不同,隧道在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上常出现较大的差别。本文通过对宁波大榭管廊浅埋大断面隧道进行有限元方法,模拟经济简单的中隔墙台阶法和上下台阶法,对拱顶沉降及初次支护的受力状态进行分析,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中隔墙台阶法能有效减少拱顶沉降及初次支护应力,各项变形指标均在规范之内。本研究对此类隧道的施工与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鹏  贺志勇 《科技通报》2019,35(7):195-199
浅埋隧道地质具有复杂性条件,支护形式如果选取不当,容易发生塌方等事故。由于隧道受力分析具有较多不确定的因素,较难把握。对高拉拔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变形规律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合浅埋隧道进行监控量测的资料,利用对数函数进行回归方程分析,以某市浅埋隧道作为研究的对象,构建隧道施工工程实际地形、地质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对隧道开挖施工力学模拟进行分析,得出浅埋隧施工围岩变形的规律。对隧道施工路径地层稳定性进行研究,对岩土、隧道施工地层的应力场、支护结构以及位移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围岩整体水平位移呈现非对称的分布,该研究对浅埋隧道施工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这种浅埋暗挖技术修建大连市中山路(五惠路口)地下过街通道成功事例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浅埋暗挖法”的形成过程及其技术关键,分析表明浅埋暗挖法具备安全、簪济、实旦的优点,在大连的软土地层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邱浩浩  彭夔 《科技风》2011,(3):157-158
龙厦高速铁路石桥头隧道进口段中DK2+525~DK2+625段,采用四部CRD法进行施工。针对CRD法施工引起地表变形是城市浅埋隧道施工中密切关注的关键问题。本文应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并考虑围岩地质条件,时间、空间条件,对CRD法施工引起地表变形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最后利用实测数据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城市浅埋铁路隧道采用CRD法各部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百分比:左上导洞施工占21.3%、右上导洞施工占45.5%、左下导洞施工占13.7%、右下导洞施工占15.7%、二次衬砌施工占3.8%。结果对以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忠 《科技风》2011,(21):120
近些年,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利用浅埋暗挖技术修建电力隧道大量发展。本文分析了城市中电力隧道修建的必要性,以及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技术的特点和原理,最后分析了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技术的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围岩压力的确定对于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因素众多,通过对岩体结构尺寸、岩体的强度、洞室的形状、信息化施工、洞室埋深与地质构造这几方面进行的分析,得出了上述因素对于围岩压力的影响,为设计中合理确定浅埋隧道围岩压力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8.
浅埋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通常在明挖法(基坑法)和逆作法之间选择。逆作法较明挖法有封道时间短、对城市交通干扰少、有利于文明施工、受天气影响小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城市主要街道下的地下商业街、人行过街道、浅埋人防工程等地下工程的施工中。但是对于同一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工期较采用明挖法的工期较长,且工程质量较难控制。例如:一个建筑面积5000m~2的地下商业街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结构工程为3个月,逆作法却需6个月左右,工期较明挖法长一倍,但由于前述的优点逆作法仍被频繁采用,现在积累的经验作法越来越多,施工质量越来越  相似文献   

9.
王玉臣 《中国科技纵横》2014,(5):136-136,138
通过对姚家2号隧道浅埋段分析,在符合施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工序细化,提出了双线隧道浅埋段的中间管棚施工工法,提高隧道施工质量,满足双线隧道洞身浅埋段施工作业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迅猛发展,可对于高速铁路大跨度双线隧道的设计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和安全技术,许多都是借鉴公路和城市地下铁道浅埋车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国内在铁路大跨度隧道的修建中虽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未建立起科学安全的施工技术体系,许多技术难题如浅埋软弱地层围岩的控制及隧道的快速施工技术等尚未深入研究。因此,加强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开挖具有很大的难度,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坍塌现象.小导管注浆法便是隧道工程在不良地质条件中一种辅助开挖方法,它能够改善土体的物理性能,提高开挖面地层的自稳能力,达到限制地层松弛变形的目的.介绍了小导管注浆法作用原理,及小导管、注浆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阐述了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有规范、理论和工程经验,对浅埋和深埋地下结构的界限确定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给出了深埋地下结构竖向土压力计算的2种理论,即普氏压力拱和泰沙基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于深埋拱形地下结构之中,得到了非饱和土和饱和土中深埋圆形隧道周围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地应力测试及岩爆预测为例,在宏观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水压致裂法地应力现场测试和隧道开挖应力场数值模拟,选择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判据,即Rb/σ1判据、陶振宇判据、卢森判据,综合评价了研究洞段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的强度,为合理制定隧道的开挖支护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占北 《科技广场》2013,(10):222-226
九连山隧道进口正洞穿越浅埋坡残积土、全风化花岗岩地层,所处区域雨水多,地层下渗系数非常高,地下水丰富,而且洞口段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滑坡体。该地层由于受到地质构造及岩土特性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表现为超常的拱顶沉降以及强有力的推拉应力造成初期支护破坏的现象。经过对围岩地质构造和该类围岩实际开挖支护形式的探讨研究,以及支护措施加强适应性研究和施工方案的选择,总结出一套安全通过此地层的应对方案及措施,积累了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泉州省道307拓改工程位于繁华的街区,工程周边50米范围内为农贸市场,人多,交通量大.为避免爆破对现有行车及周围的民房造成影响,必须在控制的条件下完成石方路堑开挖。开挖采用了浅眼台阶微差控制爆破的施工方法。通过缜密的微差爆破设计、严格控制装药量,有效地控制了岩石爆破施工,成功地完成了城市道路拓宽工程的岩石路堑开挖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刘友茂 《科技风》2014,(8):25-25
为了提高爆破破碎效果,对正安城市主干道翁家坡段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措施对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进行了优化,选取了间隔装药、逐孔起爆等手段,成功降低了大块率,减小了爆破震动,爆后达到合理的集中度和松散度,提高了爆破质量和爆破作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陈斌  叶俊能 《科技通报》2012,28(9):71-78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建设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社会效益倍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宁波轨道交通地下结构主要位于软土地层中,沿线地上穿越多个繁华商业区,地下管线密集,施工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安全。为此,本文基于宁波轨道交通1、2号线一期工程,结合车站基坑、区间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和监测技术,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加固和降水、基坑对周边环境影响、盾构区间变形监测及地表沉降特性等方面阐述了宁波轨道交通工程车站基坑和盾构区间的岩土工程特性及变形规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GIS技术与配送车辆路线规划问题的一种结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具有时间窗限制的车辆路线问题,考虑配送点之间的实际运送成本,结合GIS网络分析技术建立一种配送车辆路线规划方法,这种方法能考虑实际路网情形,将路线规划结果呈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路网图上,以准确的道路路线图示方式表示规划的结果。实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管井降水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常用方法,具有工程费用低、易于施工和抽水效果好的特点。在繁昌县城南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粗格栅及进水泵房是整个工程污水汇集和提升集中点,埋置深度10.2m。在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采用管井降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岩溶隧道的地质复杂性,有必要用多种手段对隧道施工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而数值模拟正是一种有效地途径之一。通过对鸡口山岩溶隧道特殊溶洞区域施工的动态超前数值模拟,为隧道采取合理的处治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模拟过程中,针对一处大型空溶洞区域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并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拱顶下沉和边墙收敛值等,给出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