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用照应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其推理过程对交际效果起着重要作用,而人们的认知推理能力对理解它有很大影响。关联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语用阐释理论,同样可以运用于解释语用照应。根据有声思维实验中的实例,结合关联理论对语用照应理解中的语用推理进行阐释,从而验证了关联理论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2.
篇章指示与内指照应作用不同,但是却经常容易混淆不清.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篇章指示与内指照应的使用以及区别.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完成指示的参与因素不同,即是否有语境参照;篇章指示中的先行词与内指照应中的先行词的不同;指示语与其指称对象的关系,即在篇章指示中是指前指后的关系,而在内指照应中是互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语篇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要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而且要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照应是语篇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正确推理关系着语篇中作者意图理解的成功。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为语篇中照应关系的语用推理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人称指示语虽然是言语事件参与角色关系的客观体现,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语境参与下参与的主观认知态度。认知语用参数下的人称指示系统主要包括移情指示系统和礼貌指示系统两个子系统。在生命度层级和可及性层级两个参数的作用下,人称指示系统呈现出多层次、超符号的立体网络系统,使人称指示这一封闭的语言系统具有了开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考察了指示这一语用学的基本研究课题在具体语境中发生的语用变异现象。试图将语李的标记理论应用于语用领域,用有、无标记的形式和意义来具体解释说明指示所发生的语用变异现象。最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具体指示语产生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语言学界对指示和照应的发现,探讨了that作为指示和照应手段的若干方面的用法:如作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空间指示、前照应、后照应、语境照应,并且结合具体实例对这些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7.
话语照应涉及到复杂的认知活动,框图结构、常规关系以及思维模式都参与了此类话语的构建。英汉话语照应在认知上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不同是因为认知环境的差异。认知环境制约了话语照应的生成和阐释,而对话语照应的正确解释可以帮助对话语理解的正确认识,保证交际的成功。因此,若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认知环境使之与对方的认知环境趋同。  相似文献   

8.
从顺应理论视角分析跨文化语用照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跨文化语用照应也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用照应的运用要顺应交际语境,对交际语境的顺应是综合考虑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各因素的变化动态地做出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要顺应交际双方的交际语境进行语言选择,促使听话人通过语用推理照应理解其试图表达的意义,从而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关于语用照应问题一直是认知语用学所关心的一个领域,本文从语用照应视角下,通过对前人关于语用照应中待释表达法指称对象确定的方法进行总结,试图就语用照应中待释表达法的指称对象优选问题进行探究,使语用照应中待释表达法的指称对象的优选方法更加多样化。并且就句子中的语用照应待释表达法的指称对象优选选择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试析英汉语指示照应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都有指示照应词存在,但他们在英汉语中的使用却并不相对应。本拟探讨英语指示代词“this,that”与汉语指示代词“这,那”在指称功能上的差异和原因,以及英语定冠词the与汉语零式特指在照应作用上的对应,来说明英汉语篇在指示照应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韩礼德和哈桑(1976)提出了照应性系统的观点,并进一步区分其内部组成部分,将其归类。他们把指示归入外指的范畴,将回指归入内指。在简要介绍照应性系统的基础上,文章分别介绍了指示和回指,通过分析含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例句,重点比较了指示和回指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讨论指示现象在语用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指出指示现象是普遍存在下各种语言中的一种语用现象,并且要在特定的语境之中才能完全地传达它的所指意义,不致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联系Levinson的指示中心和Yule的心理距离,分析了心理距离对指示语选择的影响。不稳定的心理距离时指示语的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指示语也起着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作用。在交流中,人们应适时调整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并根据心理距离来选择合适的指示语;在理解对方的话语时,也应考虑到心理距离的作用,以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老舍《茶馆》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分析,了解人称指示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结合话剧里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景,揭示人称指示语的语用效果和价值,及对凸显话剧的艺术内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语用失误发生的原因主要有说话者对自己的话语缺乏明示和相关,听话者对说话者的意图推断失误等。要避免语用失误的发生,就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交际者彼此应深刻认识自己并努力了解对方,说话者对听话者的认知语境进行评价,判断,选择适当语境假设和寻求认知语境下的最佳关联,从而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认知心里,帮助学生培养合适的语用移情,采用积极和认知的态度来增强学生的语境意识,从而帮助他们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用预设是构成交际语境的一部分,预设动态性的发展会影响认知语境,使之不断累积和扩大.话语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在动态的认知语境中寻求新旧信息的关联,作出符合认知语境的预设推理.在认知语境中进行预设推理,寻求最佳关联,是解读幽默语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代词性间接回指作为一种典型性间接回指,在表现形式及语义推理方面都有着较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并结合实际例证对代词性间接回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先行项体现为转喻关系的代词性间接回指还是由先行项与回指项共同构成转喻关系的代词性间接回指现象,都可用认知参照点原理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分析E.Spencer的名诗One Day I Wrote Her Name upon the Strand及其汉译中指示语的不同使用,分析了英汉指示语的语用差异,指出了英汉指示语使用的三种情况:对应现象、非对应现象和空缺现象。  相似文献   

19.
指示语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对指示信息的理解对交际双方是否能相互理解和沟通至关重要。自我中心特性是指示语的基本特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指示映射现象。前者的认知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后者则可以利用心理空间理论从认知角度进行解释,G.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ICM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指示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指示语是连接语言形式及其发生语境的桥梁,对指示信息的理解对交际双方是否能相互理解和沟通至关重要。自我中心特性是指示语的基本特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指示映射现象。前者的认知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后者则可以利用心理空间理论从认知角度进行解释,G.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ICM也可以很好地解释指示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