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园网:档案管理新天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洁 《兰台世界》2001,(2):29-29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及,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在学校实施网络化管理,这既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资源共享和禽息快速交流的迫切需要,校园网支持的各种网络应用系统如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校园图书情报系统,校园教育系统等纷纷建成,。  相似文献   

2.
周琴  朱敏  杨守芳 《兰台世界》2005,(12):40-41
目前,所有的高校都已经建成了以CERNET为基础的校园网,校园网在高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宣传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网的建设也已经从初期的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到了以校园网的应用建设为主,有许多著名的高校正在或已经着手数字校园的建设.所谓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校园的效率,扩展了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信息系统工程》2002,(8):13-13
校园网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方正认为,我国中小学校园网建设要解决5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校园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科学认识。校园网建设成功与否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网络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光 《信息系统工程》2010,(1):51-52,46
校园网络中心机房是整个校园网的核心和枢纽,是教育信息化的起点与基础。它是由多个系统构成的交叉学科,它的建设与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校的运行、宏观管理调控等诸多方面,它是衡量高校现代化程度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比校园网的概念在内涵上要丰富,不仅包括了硬件设施和网络系统的建设,还包含对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方面提供数字化服务。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普遍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数字化校园建设及其进一步的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任务更艰巨。本文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建设案例出发.研究了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信息系统工程》2003,(6):39-39
随着我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简称CERNET)建设的全面启动,全国各地的学校开始建设自己的计算机校园网。校园网既可作为校内外信息交流的窗口.也是高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据CNNIC统计,我国网民已近6000万,其中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占到21%。由于大学生的好奇心理较强,经常会引发来自内部的网络攻击,造成校园网络服务不能响应和崩溃,学校机密信息时刻有被泄漏的危险,因而校园网一直  相似文献   

7.
陈键 《档案时空》2003,(10):33-33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步步推进,校园网的建设已经成了热门话题,许多学校正在酝酿与探讨,少数学校已经初步建成了校园网。校园网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现代传输技术,集中快捷地发布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其他重要信息,整合学校档案、图书、情报等各类资源,为师生、为校内外广泛利用的局域网。其作用主要有:一是及时公示学校管理目标、教学方针与规章制度,辅助学校实现科学管理;二是提供师生所需信息、知识或提示获取途径,为教学科研提供多样化服务;三是建立窗口,便于社会了解学校,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密切联系。所以校园网作为学校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3,(2):42-4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校园网络的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实达电脑在提供硬什产品的同时,也在积极协助学校建设校园网络。实达电脑校园网全在解决方案针对当前学校经费有限、应用升级速度不断加快、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在方案设计上以客户为中心,全面规划,合理使用建设奖金,使系统具有投资低,起点高,易于扩充、升级和管理的特点。该解决方案内含实达电脑PXG电子教室解决方案,纯软件多媒体电子教室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校园网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设施,对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校园网络面临着安全问题,各个学校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但成效较小。因此,本文首先阐述影响校园网的安全因素,然后探讨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许多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设备,通过高性能网络组成分布式的校园网,使其在学校行政管理决策、教育教学改革、后勤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利用现有校园网络的基础设施,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使学校的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管理、教学,给学校档案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发展的见汪者、记录者,其所传递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直接地体现了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气息.当前,校园媒体主要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校园网等.为适应和谐校园的宣传和建设,校园媒体有必要进行资源、优势的整合和重组,而报网融合,无疑就是高校主动利用网络以扩大传播力度和深度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前,所有的高校都已经建成了以CERNET为基础的校园网,校园网在高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宣传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网的建设也已经从初期的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到了以校园网的应用建设为主,有许多著名的高校正在或已经着手数字校园的建设。所谓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技术与观念、需求驱动与领导重视、自建与外包及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等几个关系,并分析了其中利弊。高校校园网建设可以用动手早、普及快来概括,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的几年时间内,全国高校几乎都建起了校园网。然而,校园网建设不等于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重点强调网络的应用,使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智能化。目前,不少高校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但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特别在一般高校和高职高专.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那么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如何快速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楚其中的几个关系,只有理顺关系,理清思路,才能搞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大部分学校已基本建成了以千兆为主干高速、高效的校园网络基础平台。近几年来,学校网络建设的重心也从网络基础建设转向以网络应用为目的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但学校数字化建设几乎没有形成规模.建设的进度低于其他行业。实现学校教育及管理数字化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我们有理由推测,到基本实现校园数字化时.现有的网络设备又需要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农业高职院校校园网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的建设为背景,全面地介绍了校园网的设计原则、方案设计、管理与维护、数字化校园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为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一个信息应用平台,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的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校园网.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的网络环境.校园网的应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网对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校园网是为教学及学校管理而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合理安全地利用好校园网对学院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分析校园网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信息资源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尚月 《图书馆学刊》2006,28(1):58-59
高枝校园网含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校特色最集中的体现。但是,校园网中的信息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资源分散,管理不统一,致使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分析了目前高校校园网上信息资源的现状,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整合校园网信息资源的意义和遵循的原则,以及图书馆在整合校园网信息资源中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党光 《信息系统工程》2009,(12):109-110,116
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也面,临着变革,为实现教育投资的效益最大化,以建设具有教育特色的高校校园网为主导,经由“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信息资源”等网络关键应用技术的进步,结合高校对校园网络应用的具体需求,建设可运营的校园网,资源数字化、资源虚拟化,探索校园网络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王薇 《北京档案》2007,(1):25-27
数字化教育和数字化大学建设的兴起,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对信息化浪潮的一个重要举措.2006年6月,北京市教委办公室对学校校园网、OA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简称,下同)、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建设及管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72所高校的反馈,100%高校已完成校园网建设,其中29所高校已建有OA系统.与校园网建设规模、速度相比,虽然电子校务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由业务型向服务型转化尚待进一步提升;信息集中、服务集中、管理集中等功能尚未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换仍缺乏必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