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目前高校规定中学术不端行为的体系混乱、类别不一、界线模糊、词语滥用等问题,本文提出三个层次递进的类型化标准;规范了类型化过程中涵义不同或相近的学术不端行为,认为行为的规范化实质上就是行为的类型化。通过类型化和规范化,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体系具有简洁明确、易于分别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由近年来的学术造假、剽窃等行为引发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简单概述,并对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主客观成因作了初步探究,进而从思想道德、法制建设、行政管理、舆论监督等方面阐述了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给社会带来浪费资源、有害学术创新、败坏风气等危害。现存的学术制度由于其高收益、低成本、信息不完全等特点,导致学术不端行为频发,必须通过弱化“经济人”属性、减少收益、增加成本、公开信息等手段给予解决。  相似文献   

4.
学术不端行为破坏了高校学术研究的有序发展,探寻其成因,并探究监督查处机制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学术监督机制弱化、学术查处机制虚化是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制度原因,同时从名利诱惑、成本博弈及道德缺失等学术主体的三个角度论证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原因,以期加强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研究,促进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 H大学的350名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和影响因子进行实证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H大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引用不注明出处;论文署名不按学术贡献程度排序;抄袭、剽窃等七种表现形式。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影响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因子有导师因子、学术行为监督教育因子、研究生因子,最后从导师、管理制度、研究生自身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希望能为防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不仅严重败坏了学风文风,而且损害了中国学术界整体的学术声誉。维护科学的尊严,净化学术环境已刻不容缓。在分析学术不瑞行为的内涵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就进一步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透过学术不端行为反思高校的科研考核评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不断传出学术丑闻。高校缘何学术风气日益浮躁,学术不端行为激增?有专家分析后指出,其根源在于当前高校过于量化的科研评价体系与管理机制,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改进这种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已成为高校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英国高校遏制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主要包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分类以及处理、申诉、预防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等方面的规定,认为这些制度具有界定清晰、预防得当、调查规范、效果显著等特征,对我国高校遏制学生学术不端行为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校学术规范普遍欠缺阶段性程序规定。应借鉴美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程序,建立我国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举报、受理、质询、调查和处罚阶段性程序。这是实现主体权限划分和权力相互制约、审查程序和决定程序互相分离的基础。建构学术机构和行政机构、学术权与行政权基本分开的体制机制,详细设计由秘书长、质询委员会、调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和科研处副处长、科研处处长、副校长和校长做出决定的分离程序,具体描绘保护被举报人和举报人程序权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学术不端行为虽然有别于学术腐败,同样具有违法性。长期以来,我国将学术不端行为简单定性为不道德行为,对其处罚过轻是这一行为愈演愈烈的最直接原因。认识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重视法律矫正手段,提高违法成本是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从学术共同运行机制失衡及其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影响价值观取向两大方面来探究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在学术道德、学术质量文化、学术研究能力提升、监督制度、法律制度、学术评价制度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此来推动"自我净化、教育引导、制度约束、监督规范、惩防结合与标本兼治"的高校生态学术规范圈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何晓聪 《高教论坛》2007,(1):137-139
学术不端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本文将从社会环境、制度环境和自身素质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学术不端行为的经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研究是一种专业化的知识生产行为。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众多的个人和机构构成了学术活动的行为主体,并进而形成了不断发展的 学术市场。由于学术行为主体的职业化和组织化,知识产品的不断积累及其商品化,尤其是“学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学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呈现层级化和领地化倾向。规范作为一种约定,是维护学术市场秩序的一项制度安排,用以对学术行为进行恰当的约束。然而,擅于算计的经济理性人出于对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在权衡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选择违反规范,从而产生了学术不端。因而,在学术道德与良知层面进行谴责与批判的同时,探寻行为背后的经济逻辑或许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某种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频繁见诸于媒体的论文代写、课题代做、教授抄袭、博导剽窃、伪造数据等让知识分子斯文扫地的高校学术丑闻,表明大学校园深受学术不端困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昔日被称为"象牙塔"的大学,其圣洁殿堂的美誉受到严重质疑。根源何在?危害多大?如何治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刊从众多相关论题的作者来稿中精心筛选三篇,定名为"’大学学术不端及治理’三题"予以刊发,期望广大同仁共同关注,参与研讨,为推进我国高校学术不端治理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17.
较之职业道德对个体成员的柔性约束,职业伦理对教师群体具有更为刚性的价值约束和行为纠偏功能.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频繁发生也是职业伦理约束失范的集中表现.为此.政府和高校要不断推进职业伦理制度化建设,在完善职业伦理的强制和激励机制过程中,达到规避学术不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缺陷是造成高校学术腐败的主要原因。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价,往往在高校内起到学术研究导向的指挥棒作用。当前,由于众多高校的学术委员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其在学术评价时易出现错位,从而引发学术腐败。为此,亟需完善高校学术委员会制度,以实现学术性目的为核心,并把促进学术创新、提高教师积极性、优化学术资源作为学术评价最终的依归,以革除学术不端产生的不良土壤。  相似文献   

19.
学术不端检测是防范学术不端与腐败行为净化学术生态的历史选择。在高校推广以来,对学术观念、学术规范和学术管理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在此场域下,高校学术研究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重构学术价值标准,确立技术规范治学模式,创新学术评价机制,成为高校繁荣学术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分析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学术不端产生的深层原因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议,有助于我们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防范机制,为高校科研制度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