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学习,这样才能适合他们的年龄特征,适于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也就是说,只有重视联系才能激趣求知。 一、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 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第一节数学课他们会感到新鲜,由此产生兴趣,这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将数学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将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引入到课…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实践与研究”就是在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获得数学经验和思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求进步,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抽象数学、形成分析数学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彭洪涛 《江西教育》2001,(12):32-32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它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如果说:“勤奋出天才”的话,那么,“兴趣又是勤奋的动力。”当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话,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此时,教师若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必然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对数学学科产生厌倦情绪。如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从学生错误中进行引导。课堂教学中难免会碰到学生演板时不少的错误,如…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时,才能使整个知识活动产生欲望和需要。因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的发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并使他们视野开阔,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本身的兴趣。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学习体育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了满足个人行为的体验,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对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受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正确处理具体与抽象的矛盾,进行愉快教育,并减轻学生的压力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是获得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保持浓厚的兴趣尤为必要。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于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当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展开学习活动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在追求与探讨中发展数学的思维能力,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人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选择性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的基础。对学习数学而言,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学好数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拓展思维、自主评价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当儿童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后,他就会主动地去追求知识的真谛,探索知识的奥秘。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在参加实际活动中,在教师的教学中培养起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数学教学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2.
蒋燕 《中学理科》2007,(8):13-13
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一种有价值的心理认识倾向.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推动力。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让学生陶醉在数学的乐园中,让他们走进数学的大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激励人们积极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数学意识,由情而生疑问,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对活跃学生思维,形成创新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表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巨大内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对学习“人了迷”,才会积极思考.变苦学为乐学,从而使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然而,兴趣并非先天有之,而要靠后天的引导、激发和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及其年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并促进其发展。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好任何一门功课都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小学生的学习尤其如此。要想使小学生学好数学,就一定要使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只有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学习本该是主动地有乐趣地积极参与的一种活动过程,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其独特的学科难度,这让学生觉得数学很有距离感,不喜欢学习数学,这样学生对数学学习就很难产生兴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要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对数学排除距离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做了以下的总结和分析,希望能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亲近数学。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课堂教学再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统天下的时代了,多媒体技术以其声、形、图、色并茂等诸多优点,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新宠。本文仅就巧借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亲近数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能力的契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点燃学生求知欲望,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愉快的探究活动,为探索知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和方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生动地发展,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学生拥有数学活动时空的现状及在小学数学中如何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