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教学长方体的特点。是学生比较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根据大纲的要求,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教学长方体的特点。是学生比较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根据大纲的要求,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面、棱的特点。能正确判断具体图形中的长、宽、高,发展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3.
“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教学长方体的特点.是学生比较深入研究立体图形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根据大纲的要求,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面、棱的特点,能正确判断具体图形中的长、宽、高,发展空间观念.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我根据大纲、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法,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我要学”,并应用观察法、实验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改已走过10年,语文教学领域确实出现了不少新气象,诸如教材多样化、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然而,"外荣中枯""体热内虚"等打着新课改旗号实质上背离语文教学本质的现象也渐趋泛滥。真语文在《聚龙宣言》中旗帜鲜明地宣告:"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语文教学要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自信、创新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悟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并直观感悟立体图形的三维空间,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利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观看多媒体课件相结合进行知识的探究,利用课件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让学生充分理解长方体的特征,高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外作业:用10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铅丝各4根和8个橡皮泥团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此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同时为下面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及其表面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向阳 《师道》2003,(12):28-29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体现出课标的精神,是值得探索的。开始,我在备课时特意改变了五环节的教学结构,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进行改革的尝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又一次完全打破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使我遭遇到了一连串的奇境。遭遇到与教学设计不符的困境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已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孩子们说,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其实,孩子们还没有学习圆的知识,但我是不能否认孩子的。我本想出示一长方体让孩子们来比较一下,这是不是长方形,使孩子们在比较中对立体图形有个直观…  相似文献   

8.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外作业:用10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铅丝各4根和8个橡皮泥团等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模型。此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这一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同时为下面学习正方体的认识及其表面积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第一小节的内容,从研究平面图形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而长方体的认识作为研究立体图形的起始显得尤为重要。往年学习这一内容时,我都会结合教材“试一试”(如图1)的内容,提前为学生准备8个长方形学具,让学生先想象,再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制第九册。教材与学生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地学习立体图形的开始,教材重在揭示长方体的组成部分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杨惠 《四川教育》2014,(5):35-35
在实践中,我们或许看到了这些现象:有些课堂出现了削弱语言文字感受的各类非语言性的表演;有些课堂学生被内容庞杂、混乱的课件,弄得目不暇接,身心疲累;有些课堂全由着学生讨论合作,从而使得集体式的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语言的实践活动;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让学生离开书本去额外学习一些似懂非懂的、深奥的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长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学习正方体认识和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基础。因此,教好这节课,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这节课在整个几何教学中的地位以及教材的编写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充分让学生观察、操作,再逐步抽象、概括。只有学生有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形成了表象,再经过多次抽象概括,才可能建立起长方体的概念。(2)要在“变式”中理  相似文献   

13.
张学万 《云南教育》2015,(Z1):40-41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8、19页。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8页,看到了哪些物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找出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三种物体。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闪动上述物体的长方体轮廓,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让学生在脑海里对长方体形成表象。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师: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能认识长方体的实物 ,会看长方体的立体图 ;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特征 ,能说出长、宽、高 ;培养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长方体特征的认识与空间观念的培养。一、引入新课1 (投影出示)说出下列平面图形的名称。2 (出示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这张纸上画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它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第2题后 ,教师剪下画在厚纸上的长方形 ,再用若干同样的卡片重叠起来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它的厚度 ,并提出“重叠后的图形还是不是长方形?为什么”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由于有了厚度 ,它已不是一个平面图形 ,而是一个立…  相似文献   

15.
"长方体的认识"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鉴于传统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不利于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弊端,教师应引领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动手操作,逐层深入,以丰富学生对长方体的认知,使学生全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五单元141 -142页有关内容及练习三十四的1 -3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长方体 ,初步掌握长方体特征。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构建知识的能力 ,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 ,导入课题师 :暑假中 ,同学们一定到过许多地方游玩 ,谁来说说你去了哪儿?(学生发言)师 :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多!今年暑假 ,老师到了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 ,充分领略了祖国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在原始森林里 ,老师遇到了小猴和小熊 ,看到了…  相似文献   

17.
18.
案例:在教完长方体的体积后,教材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块长方形铁皮,长40厘米,宽20厘米,像图1那样从四个角切掉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19.
韦靖华 《考试周刊》2010,(25):90-91
一、教学回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电脑打出已学过的五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后用手去抚摸桌面和书面.再次感觉到这些面是平的,教师随即板书:“平面图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9~20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在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