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城,已经第一次制造出一种可以在黑暗中看见物体的特殊仪器。这种仪器叫做蒸发仪(简称EVA),它使人能在完全黑暗中发现200码外的人,或看见1哩远的房子。这种仪器原先设计是为军用的,它应用的是红外幅射的基本原理。不同的物质,由于温度和表面的不同,而辐射出强度不同的红外线。红外辐射是时时刻刻存在的,而且人们可以在数哩之外发现它。在工作中,这种仪器很象照相机。它收集由物体射出的红外线,而且把射线聚成一个象映在油膜上。由于  相似文献   

2.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任何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与它相对的德布罗意波。由此我假想生物也在释放某种物质。物理学把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物(像质子、电子),另一类称为场(像电场、磁场),所以这种物质可能是实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创新》2004,(8):29-29
俄罗斯专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亚毫米波超外差热视仪,它能利用亚毫米波成像技术探测到普通红外线热视仪无法探测到的隐蔽物体。亚毫米波指波长在0.35毫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介于红外波段和射电波段之间。这一波段的电磁波虽然仍属于热波,但是其性能独特,可以穿透普通红外线所不能穿透的障碍物。亚毫米波超外差热视仪正是基于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这种热视仪是由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和ScanEx工程中心的专家联合研制的。他们利用照相平板印刷术将普通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做成威化饼状的分层结构,以使电子只能在每层砷化…  相似文献   

4.
“隐形”服装目前,美国科学家正在在研制一种新军服。这种军服犹如变色龙的皮肤,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使士兵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隐形的效果。“隐形军服”的研制者在制作军服的特种纤维中大量掺入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型发光粒子,正是这种粒子可以感知周边环境的颜色并作  相似文献   

5.
<正>近些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列车行驶安全成为重点关注问题。为确保列车安全行驶,降低机车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监控机车行驶时车内的发热部位,解决端子虚压、虚接产生的异常发热等问题,本文使用探测器通过红外线差就可以得到红外线图,通过表面的温度分布实现对远距离物体的测温和热状态图像成像。红外线成像技术以判别被测物体的温度和热分布为基础,通过探测器信号的转换模拟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形成热图像。热成像技术具有远距离作用可以成像,信号隐蔽性强和穿透能力强等优势,对列车安全做出了巨大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电子眼”,它可以从数千米高空搜寻地面广阔区域内的矿藏或伪装的坦克,探测到雷达都无法发现的物体。 这种“电子眼”全名为“超光谱数字成像收集仪”,其核心是由锑化铟制成的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对从可见光到红外光这一波长范围内的波谱进行探测,并将收集来的图像分解成数千个像素。“电子眼”系统在此基础上再将每个像素分解为210种不同波长的光,来分析其中是否存在所寻物体的光谱特征。 其实,“超光谱数字成像收集仪”早在10年前就已问世,但由于该仪器一直无法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之间取得协调,因此应用非常有限。美国科学家通过新设计出的一种算法对该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上述矛盾。针对需要寻找的具体目标,首先利用该算法确定这种目标在各种可能光线条件下的光谱特征,建立所谓的“背景光谱”。在随后的实际探测中,“电子眼”就会不停地把每个像素中的信号与背景光谱进行比较,分析像素中的光谱特征与背景光谱是否吻合,来确定是否存在所寻目标。  相似文献   

7.
国内高大空间长期处于以传统的空气对流采暖为主的采暖方式,为了达到一定的供热效果,必须加热建筑物里的所有空气,热空气再将热量传给人或物体,这样的供热方式热的有效利用率较低,特别是对一些大空间,采用这种空气循环对流方式采暖热损失更大。针对这种现状,特引进较先进的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它模仿太阳辐射地球的原理,通过红外线辐射,对辐射到的区域直接加热,并通过二次辐射加热四周的其它物体。这种采暖方式,房间底层温度高,工作环境温暖舒适,热利用率高,是我国达到节能50%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夜明珠又叫夜光珠,相传它是一种能在夜间连续不断发光的宝珠,是外邦进献中国皇帝的贡品。更有传说“慈禧太后凤冠上九只凤嘴里都叼着夜明珠”。那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夜明珠?说法最多的认为夜明珠是特异的珍珠,但科学工作者研究后否定了这种观点。珍珠虽然晶莹圆润,色泽鲜艳,光彩耀眼,但不可能是“夜明珠”。珍珠主要成分是文石(CaCo3),它由许多文石薄片一层层包裹起来,大的珍珠文石薄片达1000多层。文石薄片对光反射强,这使珍珠看来晶莹剔透,但却没有发光功能(个别珍珠含有少量稀土元素,在外来激发条件下能产生荧光,如果没有外加能量的作…  相似文献   

9.
夜光钟表表盘上的字码和指针是用永久发光材料制成的。光分“热光”和“冷光”,永久发光材料用的硫化锌就属于“冷光”物质。单纯的硫化锌也不能发光,当它和某种物质(例如铜)一起,在高温下灼烧后才具有发光性能。灼烧过程是把铜引入硫化锌中建立能发光的区域(发光中心),同时还形成一些“发光陷阱。经过这样处理发光材料具有以下特性:当它受到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外窗传入室内有两种能量,一为太阳辐射热,辐射波段在0.3~2.5μm之间,由紫外线,可见光和近红外线构成;另一是由太阳光照在地球其他物体上,物体吸收热量升温,至一定温度后,物体的热向外辐射,其辐射波段主要在2.5~5.0μm之间,为远红外线。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几乎不经延迟,对室内产生热效应,成为夏季空调能耗的主要部分。建筑玻璃遮阳的目的,在于防止直射阳光透过玻璃进入室内。本文主要讨论南方地区各种玻璃的遮阳,开发外窗中的玻璃隔热—遮阳—采光一体化,是外窗遮阳节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乌克兰西部有一处夜间能发出奇光的“发光森林”。据报告,这森林长约18千米,宽约5千米。白天看来与一般森林没有什么两样,可是一到夜间,所有的树木、枝叶上,甚至地上的草丛,都像用刷子蘸荧光涂料胡乱涂抹过似的,放出耀眼的光。这种光比偶尔见到的那种由于发光细菌在朽木  相似文献   

12.
新型枪种种     
用耳朵瞄准的枪 德国研制成一种可以不用眼睛而是利用耳朵来瞄准的新型步枪。这种步枪的枪口是安装了红外线瞄准发声装置 ,当目标发出的红外辐射被瞄准装置接收到以后 ,立刻转变成声波传入持枪者的耳朵 ,持枪者闻声扣动扳机 ,便能击中目标。与这种瞄准装置相配套的还有微型电脑 ,它帮助射手对目标进行识别以及跟踪。有了这种枪 ,射手在夜间和能见度较差的环境下作战 ,几乎可以弹无虚发。子弹没有弹壳的枪 德国发明了一种新型步枪 ,它使用的子弹无弹壳。无壳子弹 ,是将弹药与粘合剂压成实心块 ,然后将金属弹头与实心块和引爆装置连成一体 ,…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很早就已使用火,累积了取火的技术。但是物体为什么会起火?火是什么样的物质形态,却长期困扰着人们。18世纪初,有人提出一种学说,认为可燃物质中存在着“燃素”,当物体燃烧时它以光和热的形式逸出。后来,物体燃烧的氧化说才取代了错误的燃素说。原来“火”就是某些物质在较高温度时与氧气化合而发热发光的剧烈氧化反应现象。火焰指的是物体燃烧时所生成的发光、发热的气体区域。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4,(1):22-22
阿塞拜疆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去年10月合成一种新的荧光物质,在零下196摄氏度到零上127摄氏度的范围内,能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这种荧光物质有望获得广泛应用。荧光物质用途很多。手表、机器仪表盘上使用荧光物质,使人们能在黑暗中看清时间或仪表数字;执法人员还将荧光物质制成的气溶胶喷在需要监控的钱币或文件上,犯罪分子在接触钱币或文件后荧光物质会留在手上,以后接触任何物体都会留下发光的指纹,通过这些指纹可以追踪犯罪分子。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新型荧光物质由亚硫酸镓、亚硫酸锶和相当于前两者用量之和的亚硫酸钙熔合而成。实验…  相似文献   

15.
无阻光车     
科学家设计出磁悬浮列车,用磁场把列车垫起来,使列车与轨道隔离开,行驶时就大大地减少了阻力。光子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与普通物质一样具有动量,当光照在物体上时,对物体的反射面和吸收面都产生压力的作用,只是由于太阳光的压强太小,不能被我们感觉到,而激光产生的压强可达数百万帕,“星球大战”中的激光瞬息之间就能让敌方消失。本文的无阻光车就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如图所示,我们可以制造出形状如A、B所示的磁铁。并使A、B之间处于这种相对位置时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也就是说A、B同名磁极相对。A上连结一附有数…  相似文献   

16.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以其具有的安全、高效、节能、经济、舒适、环保等优越性愈趋被人们认知和接受。它适合应用在飞机库、列车整备库、列车修造厂、汽车制造厂、车库、工业厂房、运动场馆、温室大棚等高大空间,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采暖效果的舒适程度上都优于传统的空气对流采暖。它模拟太阳辐射地球的原理,通过红外线辐射,对辐射到的区域直接加热,并通过二次辐射加热四周的其它物体。参照国内一种较为普遍应用的英国AMBIRAD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产品加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最近,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发现了多种能在夜间发光的菌类新种。下面是其中6种新发现的发光菌类:1.莹光仙女MycenaIuxaeternaMycena Iuxaeterna是在巴西雨林里新发现的。它的茎上有一种非常与众不同的粘液,在炎热的白天,粘液可能起到保证蘑菇湿润的作用。夜间,昆虫很容易被这种光诱惑而粘在这种天然捕虫器上,从而给它带来一道道营养快餐。  相似文献   

18.
韩吉辰 《百科知识》2003,(11):44-45
在非典肆虐时期,有一种技术手段为降低非典在密集人群中扩散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就是红外线测温技术。“红外线快速体温检测仪”不用接触人体,只是通过接收和测量人体红外线辐射,就能在1秒钟内显示出人体温度,细微的温度变化都逃不过它的“眼睛”。也许有人会问,红外线是一种光线吗?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它呢?  相似文献   

19.
人类老早就发现,发光的物体——光源,一般都是很热的。太阳就是很热的。太阳是光同时也是热的无尽泉源。它表面温度高到六千度。绝大部分的人工光源也是很热的。篝火、油灯、白炽电灯和弧光灯等,温度也高到一、二千度或三、四千度。然而,却不是一切光源都是很热的。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也有不热的光源。例如,萤火虫(图1)会发光,但是它一点也不热;能在夜间闪闪发光的夜光表,也不是热的;还有,霓虹灯和日光灯也不算很热;……。如果说,从太阳之类很热的光源发出的光,可以叫做“热光”的话,那麽,从萤火虫之类  相似文献   

20.
2025年:微型传感器检测流感病毒 今年4月15日,数以百万计的人都得到了一种能检测新型流感病毒的微型医用传感器。将它们“注射”进人体的血管后,这种结合了最新科技和传统免疫学原理的袖珍“病毒侦探”便开始工作了。一旦人体内存在病毒,作为免疫系统的自然反应,人体就会产生一种酶,这种酶会附着在传感器上,使它们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