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庐行脚诗》是黄宗羲山水纪游诗的代表作。这组诗歌是黄宗羲在1660年8月至11月间创作的。1660年8月11日,黄宗羲由家乡余姚启程,游历庐山,至同年11月26日返里,历时三个半月。在这期间,或游庐山,或行途中,诗人都有日记和诗歌记事,这些诗歌便是《匡庐行脚诗》。在《南雷诗历》中,《匡庐行脚诗》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发出异样的光彩。这组诗歌与黄宗羲山水纪游诗清新明丽、充满生活情趣的风格完全不同,普遍带有伤感色彩;诗中寄托着诗人对故国的怀念,暗寓着诗人对清朝统治者的愤恨和不屈斗志,现择首尾两首,略做分析。  相似文献   

2.
黄仲则是清代毗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一生游历颇广,与山水结缘,纪游山水诗是其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黄仲则游历及描摹的对象来看,主要有江浙山水、荆湘山水、安徽山水及北国山水。在江浙山水中,仲则对杭州西湖情有独钟。荆湘纪游山水诗是仲则湖南之行沿途所作诗歌,主要包括江西、湖南、湖北三省。皖游山水诗中,主要由太白遗迹组诗、名山组诗以及记录诗人游历所及的皖地各处风光的诗篇组成。北国山水诗则围绕着齐鲁、京师、晋陕山水风物展开。黄仲则纪游山水诗风格多样,早年山水诗奔放恣肆,才气横溢,诗风近李白;北国山水诗慷慨苍凉,有幽燕气;其最大特点是重情,主观感情色彩较重;但其中也不乏纯粹的审美之作。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史学家和坚贞的爱国者,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有记载诗人抗清斗争生活、述怀言志的,有怀念故友、感慨往事的,有描绘农村生活风貌的……山水纪游诗也是他诗作的重要组成部份。黄宗羲的山水纪游诗就意境而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明丽清新,充满生活情趣,另一类则无不带有伤感色彩,寄托着对故国的怀恋,暗寓着对清潮统治者的愤恨和  相似文献   

4.
岑参天宝初考中进士,守选期间曾有过一段出游与交友经历,这就是河朔、河东与大梁之游.诗人在这期间,身心开放,较多地融入自然与社会,创作了许多富于感染力的纪游与交友诗,这些诗可统称为“河朔游历诗”.漫游河朔等地是岑参早期一次重要的生活与创作经历,对他的诗风产生了深刻影响,即岑参诗歌中的浪漫情调与悲壮色彩.  相似文献   

5.
(三) 纵观中国纪游文学的演变,从题材和载体的角度粗略考察,基本上是遵循着两条线索向前推进:古代纪游文学是山水游记为主体,文化型或社会型的纪游处于次要地位;五四文学革命所开创的现代纪游文学系统,一直延伸到三十年代,是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游记与以“社会相”为主要描写对象的纪游文学相辅相承地并行发展,那些传统的纪游  相似文献   

6.
梅尧臣被喻为宋诗的"开山之祖",一生共存诗2800余首,其中山水纪游诗占将近六分之一。将这些山水纪游诗整合在一起,构成了梅尧臣一生完整的行旅历程。梅尧臣多山水纪游诗,一方面和他奔波一生的仕途生涯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和梅尧臣追求平淡的性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送僧诗中高频率的地理空间书写,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如叙述僧人云游所经历的地理空间、构建地域的佛教文化环境、体现诗人的地理位置、作为人物空间性指称等,这些地理空间书写让山水客体喻示佛理,化静态空间为动态空间,并用空间来呈现僧人游历中的心性体验。  相似文献   

8.
论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游散文是关于作家旅行见闻思感的真实记录,它既离不开眼中之景,更离不开心中之景。20世纪中国作家有着较强的纪游意识,也创作出不少纪游散文佳作。这些纪游散文在继续了中国古代纪游散文优良传统的同时,又突破了以往的山水写景抒怀传统,以现代意识烛照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内容。可以说,不论时代多么的不同,也不论作家的创作有多少差异,但为了个人、家庭、民族、国家和人类不停的漂泊、流浪、歌吟、寻找和追求着,这是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演进的基本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9.
试论杜甫的纪游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至盛唐,蔚为大观。山水诗派,边塞诗派,争奇斗艳,各臻妙境。大诗人李太白,更用他那如椽巨笔,给诗坛带来一股勃勃生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有那个时代的艺术好尚和美学趣味,盛唐时期的诗歌也不例外。究其要点而言之:就是追求诗情画意,讲究优美意境。“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人们着力追求的是一种清新自然的美。反映在山水、纪游方面的诗更如是此。翻开殷璠的《河岳英灵集》,我们可以看到,入选之作大都是符合这一审美趣味的。  相似文献   

10.
隐逸诗是我国古代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一种诗体,是从诗歌主题学角度划分出来的。按照诗作具体内容的不同,隐逸诗又可以分为田园隐逸诗、山水隐逸诗、游仙隐逸诗、佛理隐逸诗、吏隐诗等类型。本文从文学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每一类型的代表诗人及其诗作,分别总结出其美学风格特征,如田园隐逸诗之平淡、自然,山水隐逸诗之清新、秀丽,游仙隐逸诗之奇幻、绝俗,佛理隐逸诗之悠远、高妙,吏隐诗之疏放、闲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