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利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本)(以下简称“试验本”)第三册Ⅱ讲述的方法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仪器较多,不便于配套.一般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没有灵敏温度计,厚壁容器与胶塞、气针的配套也较为困难, 第二,可见度较小,不便于观察.大多数学生只能看到胶塞被气体冲出的现象,温度计示数只能由教师或个别学生读出. 笔者改用“压缩引火仪”,并交演示为分组实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方法如下: (1)将压缩引火仪的活塞抽出,清除玻璃筒…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课本第69页第2个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其表述是,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1支灵敏温度计和1根气针;另一端有1个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简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以增大容器内的压强.当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打开卡子,让气体冲开胶塞后,再读出该温度计示数.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胶塞冲出容器口后,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3.
用压缩空气引火仪不仅能演示绝热压缩即外界对筒内气体作功时气体温度升高,还能演示气体绝热膨胀时的降温,即气体对外作功时气体本身内能减少。先往压缩空气引火仪底部注入一、二滴酒精或乙醚,然后将活塞插入筒中,缓缓压下,直到活塞离筒底不到1厘米时停住。然后突然放开手,使引火仪中空气自动膨胀,  相似文献   

4.
气体自由膨胀浅析江苏省高邮市八桥中学吴华太一、问题的提出在讨论气体做功时,经常要根据气体体积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气体做功的性质,例如气体体积不变时,气体不做功,体积缩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在等温膨胀、等压膨胀及绝热膨胀的过程中都要对外做功,能否由此可...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物体的内能 热量”一节中讲到“空气在膨胀时对外做功”,有一位同学提出反对意见:“气体在膨胀时不一定对外做功,也可能是外界对气体做功”,并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中,用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使火柴燃烧的方法,来演示气体内能的变化。做该实验时要用很大的力向下压活塞,不易操作,火柴燃烧时也容易发生爆炸,实验成功率较低。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个电子温度计,测量被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显示气体内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2003年6月第1版第78页中有两个关于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演示实验:一是空气压缩引火仪演示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二是用图1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两个演示实验操作有一定难度,要求也很高,可见度较差,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在图1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加以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气体做功内能增大和减小的演示实验采用两种仪器,分别是空气压缩点火仪和气体做功内能减少演示器,二者皆采用转换的思想间接呈现气体内能的变化,无法直接显示温度变化。用热电偶温度计创新改进实验仪器,可显示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和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该仪器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不存在耗材损耗、便于分组实验等优点。学生通过使用该仪器直接观察并认识气体内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会出现水沸腾后温度继续升高的现象,例如有的实验小组发现水在97℃时已开始沸腾,而温度计的示数却一直上升,到103℃后才保持不变;还有些实验小组发现水在98℃时已开始沸腾,而温度计的示数却一直上升到101℃后才保持不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烧杯口上的纸板盖的太严实,水沸腾后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使水面上方的气压不断升高,使水的沸点逐渐升高。因此,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不要把烧杯盖得太严,应使水面上方的气压基本上不变。  相似文献   

10.
柳福提 《物理教师》2005,26(1):2-22
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与大量的摩擦生热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学生们凭经验知识不难理解.但对于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相反,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学生们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理解起来存在很大  相似文献   

11.
应用改进的绝热自由膨胀实验装置,分析了焦耳系数描述的有效性,按照热力学理论分别计算了几种气体的焦耳系数.理论上预言了各种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温度的变化,并从气体内能和分子力的角度给出了其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第45页从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试管内有液态乙醚出现的实验,从而得出结论: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而气体液化的时候要放热,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在第二册第17页则又从压缩空气,使玻璃筒里棉花燃烧起来的实验得出结论:压缩空气,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二者是否矛盾?那么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到底是增大还是减小?为什么有的气体被压缩时会液化,而有的气体却保持气态不变呢?原来,每种物质都有一个特有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匕,无论怎样增大压强即压缩体积,气态物质也不会液化.在这个温度以下…  相似文献   

13.
九年制义务教育物理课本第二册《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为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在准备实验时,笔者发现:当向瓶内加压,压缩空气冲开塞子时,瓶内的“白雾”很小,学生很难看清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10月份气温较高,瓶内水蒸气因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而遇冷液化生成的小水珠很少,故现象不明显。我想,酒精的沸点比水低,相应地,酒精气体比水蒸气更容易液化。如果用酒精来代替水,现象不是更明显吗?找来酒精一试,果不其然。当瓶塞被压缩空气冲出时,瓶内即出现一股浓浓的“白雾”,连座…  相似文献   

14.
一、判断气体的变化过程例1(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对于定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A)等压压缩,温度降低(B)等温吸热,体积不变(C)放出热量.內能增加(D)绝热压缩.内能不变解析:对于定量气体,等压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放出的热大于做功的值,气体内能就会减少,气体温度就可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学解答热学问题时,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概括起来圭妻有以卞九种情形。 一、考虑片面 例1 在教室内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错解 把温度计从酒精里抽出后,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附有少量的酒精,酒精蒸发要从玻璃泡上吸热,使玻璃泡及其内部的液体温度下降,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故选B。  相似文献   

16.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会出现水沸腾后温度继续升高的现象,例如有的实验小组发现水在97℃时已开始沸腾,而温度计的示数却一直上升,到103℃后才保持不变 ;还有些实验小组发现水在98℃时已开始沸腾,而温度计的示数却一直上升到101℃后才保持不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烧杯口上的纸板盖的太严实,水沸腾后产生的大量水蒸气使水面上方的气压不断升高,使水的沸点逐渐升高.因此,我们在做这个实验时,不要把烧杯盖得太严,应使水面上方的气压基本上不变.  相似文献   

17.
现行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压缩气体其内能增大的演示实验,但对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却没有实验.本文自制了一种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实验仪,验证了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其内能减小,改进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同时也为相关仪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仪器模型.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第四大题的原题内容如下: 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是 4℃ ,82℃时的示数是 80℃ .仔细观察,它的刻度是均匀的. (1)请以x表示任意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以y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x表示y的公式. (2)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26℃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3)在什么温度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由于,对该题的常量取值表示方法不同,它对计算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9.
程嗣  程首宪 《新高考》2006,(2):20-22
1.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汽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将一个半导体NTC热敏电阻R置于汽缸中,热敏电阻与容器外的电源E和电流表A组成闭合回路,汽缸和活塞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若电流表的读数增大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内能一定增大 B气体体积一定增大 C气体一定对外做功 D.气体压强一定减小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物体的内能热量”一节中,用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空气使火柴燃烧的方法,来演示气体内能的变化。做该实验时要用很大的力向下压活塞,不易操作,火柴燃烧时也容易发生爆炸,实验成功率较低。为此我们自制了一个电子温度计,测量被压缩空气的温度变化,显示气体内能的改变。1元件选取两个10kΩ的电阻,一个10kΩ热敏电阻(电磁炉用),50kΩ电位器,大号注射器,灵敏电流表,6V直流电源,开关等。2制作方法和原理将3个电阻、电位器、电流表、电源连接成电桥电路(如图1),闭合开关调节电位器R3,使电桥平衡,用手触摸热敏电阻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