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其典型代表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F.Bales)于1950年提出的“互动过程分析”理论和1960年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提出的“互动分类系统”。尽管迄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相关的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语境中收集资料,并根据获得的资料、数据,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会议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 课堂观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活动,而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3.
施侠 《时代教育》2007,(6Z):121-121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景中收集资料,并根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课堂观察及其特点 对于"课堂观察"概念的界定,陈瑶在《课堂观察指导》一书中认为: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江苏吴江张菊荣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他认为: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罗秀圆 《广西教育》2012,(14):15+17-15,17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包括执教者本人)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的分析研究,以期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正确地理解课堂观察,应对课堂观察的关键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我们认为,课堂观察有三个关键要素:主题、细节和反思。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几年,越来越强调由理念到实践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沈芳芳 《海南教育》2014,(10):64-64
一、观察内容的概述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出相应研究、得出有关结论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俊 《教学月刊》2014,(2):42-44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记时器、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从而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可以让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冬云 《考试周刊》2010,(41):187-188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与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其中,自我观察法是改善教学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即时观察,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自己的课堂;第二种是延时观察,即“坐在自己的课堂前”。带着明确的目的观察自己的课堂,研究自己的课堂,最终改善自己的教学,一般采用录像、录音的方法,通过音像的回放来观察自己的课堂。本文研究的是延时观察。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缘由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的一种新型方法,要求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时,首先应确立一种欣赏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在“欣赏”的同时,亦应能揭示课堂的问题或缺憾,揭明其症结所在。这不惟是一种态度倾向,还是一种“价值取向”。“课堂观察”就是“细节观察”,从课堂细节问题或缺憾中寻找价值,就是“以欣赏的眼光挑‘毛疵’”。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观察的概念课堂观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活动,而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分析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课堂观察一般由观察前准备、现  相似文献   

12.
祝溧 《现代教学》2012,(Z1):110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地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009年3月,我作为一名被观察者,参与了我校的一次语文校本研修活动。当置身其中时,我发觉自己对校本研修有了崭新的理解,对校本研修的本质有了深刻的领悟,尤其是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记时器、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从而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可以让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课堂观察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一、课堂观察的含义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15.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科研目的,凭借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研究的一种方式方法。我们"秀峰区小学数学‘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共有4份,表1是  相似文献   

16.
何为课堂理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益的同时,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美术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有以下新思路。1.鼓励学生创作,让课堂“更新”首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多样化的教案,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例如《中国青铜艺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下同)这一课,属于“欣赏·评述”板块。我对此设计了不同教案:第一种,学生自主欣赏、评述,学生点评,教师总评。第二种,学生先列出感兴趣的青铜器作品,然后查阅相关资料,逐一解释、说明,师生共同欣赏、总结。第三种,先用点、线、面或色彩临摹自己喜欢的青铜器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会出现怎样的画面效果,最后再来欣赏原作。不同的教案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无论是哪个教案都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自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记录、分析与研究,蕴涵研究、合作、发展等要素,以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传统的听评课存在着处理简单、视角单一等诸多问题,听课教师常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观察别人的课堂存在何种缺陷,很少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在漳州市举办的第一期学科带头人专业培训课上,笔者一年前所拍摄的录像课被参训的生物教师用于实践课堂观察,笔者也就同时作为观察者和被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一次教师大会上,校长对教师们说:“我们听课的方式是事先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请大家做好随时被听课的准备哦。”然而教师们反映,学校领导或是其他教师仿而效之的推门听课方式并不受欢迎,因为这种听课形式缺乏“礼仪”,对授课教师不够尊重。“听课”与大家通常所说的“课堂观察”(Classroom observation)相近。课堂观察是有礼仪的。美国学者彼得·马斯特(Peter Master)早在1983年就提出了课堂观察礼仪(Classroom Observation Etiquette)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