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中学教育》2008,(6):37-40
1992年,原闵行区与上海县撤二建一,成立了新闵行区。新区建立之后,经济、城市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人口大量导人,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这对具有城乡结合部特点的闵行教育发展提出了城市化背景下的新挑战: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人才优势?如何以区域为单位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和区域教育生态改造?面对挑战,闵行以其坚定而富有智慧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时期是闵行加快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闵行区将以"全面调结构、深度城市化"为发展主线,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城区。《闵行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闵行区"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初步明确了未来五至十年闵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主题,推出了十大重点改革和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3.
追赶与超越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1,(10):14-15
"十二五"开局伊始,资源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双重命题就同时摆在了上海郊区教育面前。人口发展态势对郊区教育提出严峻挑战。随着上海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海人口的发展变化出现新特点。"十二五"期间,城市人口进一步向郊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加之人口生育高峰来临的叠加效应,郊区人口总量和结构将加速变化。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总量增长迅速,人口分布向郊区急速扩散,有7个郊区的常住人口总量增幅超过50%。按照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教育资源的原则,上海郊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配置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徐刚 《上海教育》2014,(33):73-73
依霖幼儿园2005年开办以来,就以"我和孩子一样高"的视角,打破原有的分龄编班模式,进行常态化的、"一家人"的、三个年龄段的混龄教育探索和研究,创建优质特色办园模式。2014年10月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混龄教育启示录》记录着"依霖人"对于混龄教育研究的日常积累和点滴感悟:描绘着"老大、老二、老三"真实、细致而温馨的生活场景和片段;揭示着混龄教育中儿童的本真世界和成长规律;更蕴涵着依霖人对闵行乃至上海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深情和抱负!  相似文献   

5.
杨辉  徐倩 《上海教育》2024,(3):42-43
<正>“黎明的钟声随风荡漾,真理的种子在校园里播撒。青春、智慧、理想、自豪的闵中人在成长……”悠扬、悦耳的音乐响起,在闵行中学95周年校庆典礼上,师生们唱响校歌,那些曾在校园里燃烧青春、挥洒汗水的一幕幕,浮现在每一个闵中人的心中。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上海市闵行中学以“薪火相传铭使命开拓创新铸辉煌”为主题,用95载薪火相传,新时代培育新人。随着“双新”的推进和实施,闵中以数字化建设变革教学、教研实践,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并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大背景下,不断完善生涯导师队伍建设,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学校在传承与创新中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特色发展,为闵行乃至上海的教育事业不断书写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闵行中学始建于1928年,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闵行区创办最早的重点高级中学。著名纺织企业家诸文绮先生为学校创办人之一,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校曾先后更名为上海县立初级中学、私立闵行中学、区立阂行中学、申江县阂行中学、上海县立初级中学、上海县中学、上海县闵行中学,1959年更名为上海市闵行中学至今。  相似文献   

7.
陆建国 《上海教育》2011,(6):104-105
"十一五"期间,奉贤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奉贤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郊区教育格局。展望"十二五",奉贤教育将抓住南桥新城大发展的有力契机,聚焦新农村文化育贤,打造南上海品质教育,努力实现奉贤教育由"追赶"到"跨越"的历史转型,为奉贤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教育现代化发展承载上海的未来与希望,寄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进入新世纪,上海立足落实国家战略和推动国际大都市建设需要,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率先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并为之多途径实践探索、全方位改革创新。回眸上海教育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及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上海教育率先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不断推进良好的教育公共治理,  相似文献   

9.
王厥轩 《上海教育》2011,(11):58-61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当时上海20个区县中,闵行区教育局局长陈儒俊有思想、有作为、有影响力。他探寻区域实施素质教育之路,敢为人先,大胆改革。他以自信、智慧与耐心,在找寻适应闵行的教育之路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在他的任上,闵行区成为全国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实验区七个先进区之一。在闵行或上海的教育史上,陈儒俊的名字是要镌刻上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拥有松江大学城、闵行大学园区,但是以基础教育为主体的乡镇教育园区过去还没有听说过。如今,青浦区华新镇首开糯先例,建立了本市第一个乡镇教育园区。上海市人大主任陈铁迪在视察华新镇教育园区时称赞道;你们一个镇用这么大的手笔,建造乡镇教育园区,做得好!据我所知,你们是上海城郊第一家!乡镇教育园区可以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上海乡镇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上海拥有松江大学城、闵行大学园区,但是以基础教育为主体的乡镇教育园区过去还没有听说过。如今,青浦区华新镇首开先例,建立了本市第一个乡镇教育园区。上海市人大主任陈铁迪在视察华新镇教育园区时称赞道:你们一个镇用这么大的手笔,建造乡镇教育园区,做得好!据我所知,你们是上海城郊第一家!乡镇教育园区可以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上海乡镇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王浩 《上海教育》2013,(13):14-14
从"决战课堂"到"整体转型",闵行教育走出了一条区域行政、高校力量与基层学校之间深度合作推进教育改革的路径,也积累了一些依托项目合作、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怀着对未来教育的美好憧憬,我如一叶扁舟,践行于学校教育发展的浪潮间,不断接受着现代教育新理念的洗礼。因为《上海教育》催我描绘着21世纪的教育蓝图。五年前,《上海教育》举办了一次“‘闵行杯’——我心目中的21世纪学校”的征文活动。当接到要求组织师生参与征文活动的通知后,作为一名学校教导处的中  相似文献   

14.
韩文旭 《上海教育》2010,(23):64-64
在一次上海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验收督导中,一位督导在走访了闵行二中所在社区后感慨地说:"你们的社区干部竟然讲得出闵行二中的校训‘敦品励学,以品养慧',说明闵行二中与社区社校融合互动工作做得很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促进了学校的发展。"长期以来,闵行二中在社校互动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徐星 《上海教育》2011,(2):56-57
《上海教育》: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曾评价您是上海教育界有名的"创业家"您怎么看待这个评价?在物理实验教学领域,您做了许多开创性的事情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是很困难的,您为什么愿意不断"拓荒"、不断创造?  相似文献   

16.
睿变     
那曾是一次无从选择的"转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上海重新分配区域职能而展开的空间布局大调整,徐汇区域面积从13.7平方公里激增至54.6平方公里,扩容四倍使南北教育巨大的落差显现于世。以长桥工程为标志,一场酣畅淋漓的改革行动不仅成功突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瓶颈,有效破解了人口出生和人口导入"双高峰"难题,而且为此后全市层面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区域步入内涵发展抢占先机,更为经典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因子注入了徐汇"新机体"。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上海开放大学闵行二分校紧紧围绕"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习支持服务质量以及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工作等举措,以内涵建设来提升教育品质,加快了学校教育功能的转型,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长陈良宇在上海市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2002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1%,普通、成人高校在校生56.53万人,万名市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已提长至413名,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已达13年。为实现60%毛入学率,上海将形成上海高校“2+2+X”的格局。前一个2指杨浦大学城(复旦为核心)、闵行科教园区;后一个2指淞江大学园区、南汇科教园区;X指一批高水平的特色高校。上海将率先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相似文献   

19.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2,(18):22-27
和许多高速行进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一样,地处上海西南城郊结合部的闵行区亦遭遇着人口大量聚集、城乡二元体制客观存在、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等多重压力和挑战。面对中心城区外迁人口大量导入,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以及生育高峰来临的叠加,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在闵行日益凸显。这是一个体量大、新校多、增量与增质同步发展的教育大区,正面临资源扩张和内涵发展的双重命题,新旧矛盾的盘根错节,教育诉求的日益多元,亟需鲜活的教育实践智慧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解决高速发展中的问题,推进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国家和上海处于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教育必须走出一条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内涵如何发展?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碰到的一个难点问题。这里面交织着很多日积月累的深层次矛盾,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谁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在实践中上下而  相似文献   

20.
罗阳佳 《上海教育》2012,(27):22-27
和许多高速行进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一样,地处上海西南城郊结合部的闵行区亦遭遇着人口大量聚集、城乡二元体制客观存在、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等多重压力和挑战。面对中心城区外迁人口大量导入,外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以及生育高峰来临的叠加,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在闵行日益凸显。这是一个体量大、新校多、增量与增质同步发展的教育大区,正面临资源扩张和内涵发展的双重命题,新旧矛盾的盘根错节,教育诉求的日益多元,亟需鲜活的教育实践智慧来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用改革创新解决高速发展中的问题,推进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国家和上海处于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教育必须走出一条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内涵如何发展?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后碰到的一个难点问题。这里面交织着很多日积月累的深层次矛盾,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谁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在实践中上下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