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作家陈忠实引用海明威的名言"寻找自己的句子"来描述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教育学者杨九俊引用"寻找自己的句子"来描述名师成长过程中独特的追求。我引用"寻找自己的句子"来描述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智慧教育的独特位置和创造品格。早在本廿纪初,江宁高级中学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这样描述他的阅读心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李镇西老师则强调:“读书要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其中“读出自己”强调的是,在走进作者作品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得到独特体验。生活中读书的常理是:“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佚名 《高中生》2014,(4):50-50
一、引用谚语的技巧 1.用as the sayinggoes来引出谚语,其意为“常言道”“正如有句谚语所说”。它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放在句末.有时也可放在句子中间。  相似文献   

4.
时下,在实践《语课程标准》关于“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新理念时,不少阅读课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连课都还读得结结巴巴,动辄就来一个体验性的问题.诸如: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或请在中找出你认为写得最好最美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还有的,课都没读上几遍,就要你把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找出来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面对教师的发问,学生不是茫然不知所措.就是答非所问。  相似文献   

5.
句子分类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从句子分类的研究历史纵向描述了句子分类研究从浅入深的过程;其次把句子的分类标准纳入“三个平面”。力求使句子分类标准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多角度”是指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理解和价值的差异性“;有创意阅读”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悟和再创造。案例《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段师:(多媒体出示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这时你的心情怎  相似文献   

7.
文题是一个句子。关键词是“挥霍”,围绕这个关键词,作家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挥霍”除了“任意花钱”之贬义外,还具有“轻捷洒脱”之内涵,作家从这一鲜为人知的角度出发,挖掘出了独特的思想清泉。  相似文献   

8.
<正> 一、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的尝试交际法的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三个步骤: 1.展示 通过自然对话、图片、实物等展开语言材料。对话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在接近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例如:在教:“There be”结构时,教师先借助教室这个实物呈现句型结构“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our classroom.”然后让学生重复这个句子,并且作换词,造句练习。在前两个环节完成的基础上,教师再启发或引导学生利用教室或宿舍、厨房、客厅等进行语境练习。如学生会用新语言描述自己熟悉的教室:“Our  相似文献   

9.
一、引用谚语的技巧 (1)用as the saying goes来引出谚语,其意为“常言道”“正如有句谚语所说”;它可以放在旬首,也可以放在句末,有时也可放在句子中间。如:  相似文献   

10.
一、引用名言,激发兴趣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师说》一文,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在从师求学上有个成语叫‘能者为师’:还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我们今天学习的《师说》一文,作者就引用了这句名言。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主张‘能者为师’呢?作者引用孔子名言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的《师说》,希望大家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教师不是一上课就和盘托出,而应该随着学习过程的展开,相机分步揭示。兴趣是创造性地学好语文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教学目标,以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成语等来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  相似文献   

11.
"一直"与"从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现代汉语副词“一直’’与‘‘从来’’在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上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两者所处句子的句式语义的差异。通过分析认为:“一直”表示持续,“从来”表示历程;“一直”所处的句子表示对行为在空间的延伸或在时间上延续的描述,“从来”所处的句子表示对行为在一个历程中出现概率的陈述。  相似文献   

12.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李商隐的诗里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句子,人们就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认为如果从蜡烛及其燃烧过程来看待教师职业,这种比喻十分贴切。  相似文献   

13.
朱琳 《语文天地》2013,(11):57-58
“误读”一词是由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布鲁姆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文学作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语词的能指之间的无止境的意义转化、播撒、异延,而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所以寻找原始意义的阅读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造意义,是读者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即“误读”。这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4.
品味语言的基本思路是从文中寻找“非常态”(与通常的说法或写法不一样的词语或句子),在具体操作中,品味语言可从寻找“非常态”的词语和“非常态”的句子入手。  相似文献   

15.
1.文中第4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在这个句子中,我决定的事情包括———“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仔细一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个句子中两个“了”字用得都有问题,因为“决定”去干的事情只能是未然之事(去咬牙、去读),而不可能是已然之事(咬了牙、读了下去)。再者,“我”只能“决定”“读下去”这件事,不可能“决定”“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因为“一知不解”只能是读的过程中的感受,不可能是“我”在未读之前就…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表示“谁(什么人或什么事物)是怎么样”的句子。这类句子对一定的“人”或“事物”进行描述,表达描述者对所要描述的“人”或“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行为,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后果的认定。我们把这类句子叫做“是”字认定句。长期以来,由于“是”字被认作判断词,使“是”字认定句淹没在“是”字判断句之中。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此,我们要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敢向教师、教材、同学提出质疑,畅谈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养成创新精神。下面列  相似文献   

18.
“反馈”一词最先出现于电子技术领域,它强调程序实施后的验证,并以此为根据来加强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控制。因此,当“反馈”策略被引用到教学中时,它同样也强调“控制”,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学习并不是从课堂上才开始的,它应该是伴随学生整个的成长过程,而无法象一个电子程序一样存在着开始、发展和结论三个独立的阶段。依此,笔者以地理教学为例,对“反馈”策略提出了几点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梅楠 《小学生》2007,(6):6-6
童心童语: 写到童年,我们总喜欢用“童年就像……”、“童年就是……”来描述我们心中对童年的感受。这些句子一般都是比喻句,看似没有实质的意义,其实,这些句子饱含我们对于童年的认识和喜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是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就学习材料作出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这是对学生是否参与教学过程的检验。但同时,我们还得“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