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消费时代的到来,文艺在逐渐融入大众文化,现代生活日渐审美化和审美的日渐生活化,使文艺创作的神圣性受到消解。原本确定而清晰“雅”与“俗”的这对美学范畴正变得疑惑和模糊,经典的逻辑背景不断被命意裂变所抽空。文艺创作失去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神圣地位;儒家美学在审美追求方面,强调乐而不淫、求仁得仁、文质彬彬、克己复礼,温柔敦厚;人生审美态度方面,推崇并倾慕于“雅”,追求温文尔雅;道人品操守与审美创作则标举雅正、正统和雅致而鄙弃淫俗、浅俗和粗俗。所有这些,都是当下重建文艺美学可资我们揭示、去蔽,并加以重新解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美学崇尚“雅”,“高雅”是由“雅”所建构而成的审美范畴之一.其美学意义涉及到人生与艺术两个方面.从前者来看,“高雅”意指人格、品德的高尚,心灵的高洁、精神境界的高远.其审美意识根源于雅与美都在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故而特别重视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而就后者看,所谓“高雅”则除了对审美创作主体人品志向、情思、意趣的规定外,还涉及到作品的审美风貌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雅文化”其深刻的哲学和美学意蕴 ,映象着中华民族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追求。本文试论在设计方面 ,其具有高品位的艺术性以及追求崇高的人格修养。一、从历史上看“雅文化”的美学内涵和澹泊的意境 ;二、“雅文化”在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郑文焯,词学造诣极高,在晚清词坛独树一帜。他以白石、叔夏为法,追求清空澹雅以致耆卿“疏宕”的美学趣味。他继承白石幽韵冷香、骚雅峭拔的词风,大抵体现在自立新意、用事合宜、遗貌取神、波澜开阖、淡而丰腴五个方面,又有所拓展,主张清空应是意趣、骨气的圆融,“文”“质”的并举。  相似文献   

5.
“和雅”说的核心是“中和”精神,即中国美学以无人合一的和谐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和雅”追求温润和谐的审美之境,要求衰而不想,想而不怒,主张人与人之间自身与心灵之间的和谐,减少人与自由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以求得自心平衡。内外平衡,主客一体,而进入一种中和之境。  相似文献   

6.
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孟浩然“半遵雅调”具有独特的理论意义。“雅调”针对其总体风格体貌而发。在盛唐诗学语境内,“雅”拥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于孟诗中得到充分表现。“半遵”之判定,则是由其五律“以古行律”的体式特色所导致。“雅调”之外的另一半,是“逸”的美学特质。“雅”与“逸”作为相对的美学范畴,既排斥又相容,既对立又统一,在矛盾冲突中达至平衡局面,构成了孟诗和谐又富于张力的美学风貌。“半遵雅调”的个体成因,可能与才能所限与喜好追求相关。殷璠此评对认知盛唐人对孟浩然的当代接受、古近诗体交流互渗的诗坛现象,以及时人的辨体意识和尊体观念,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学崇尚“高雅”之审美域,其审美创构与美学意义涉及到人生与艺术两方面的内容.从前者来看,“高雅”意指人格、品德的高尚,心灵的高洁、精神境域的高远.其审美意识根源于雅与美都在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故而特别重视人格价值和人生境域的追求.而就后者看,所谓“高雅”除了对审美创作者人品志向、情思和意趣的规定外,还涉及到作品的审美风貌等.  相似文献   

8.
否定中不包含肯定,审美不等于肯定,否定与肯定不同而并立,是否定主义美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传统美学中的“肯定”不能区分材料与性质的不同质、认同与创造的不同质,而审美由于是摆脱依附、循环与认同的状态,所以审美作为特殊的价值追求,不能被解释为肯定 。关键是:审美的超越其性质在于“离开”而不是“克服”,所以审美不是优于 非审美,美感也不是优于快感,而是两者不同而并立形成当代完整人格。  相似文献   

9.
钟嵘在建立中国诗美学进而建立中国纯美学方面有开拓之功。他建构了以“味”的审美感觉为中心的审美创作和鉴赏论。他所说的五言之有“滋味”、所描述的“诗之至”境是“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所贬斥的玄言诗是“淡乎寡味”。他的“味”论与诗体进化形式相关,与诗的形象感相关,更与诗的深层涵蕴相关。他对实现“滋味”至境的途径和手段有完整的描述,对兴、比、赋作出了具有美学色彩的阐释。他对“风力”与“丹彩”并重的诗美型态的重视,对“词采华茂”的欣赏,对“质木无文”的不满,对诗美与对象世界“直寻”关系的确定及其自然性美学观,都带有所处时代的审美理想的特征,代表了那个时代美学上的最高水平,并在总体美学思想和精神方面沾溉后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孔子的美学思想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为内容的礼乐美学思想,体现了一种以“礼乐相亲”为审美原则的规范之美或秩序之美;其二,以“游于艺”、“尽美尽善”、“绘事后素”等为内容的艺术美学思想,在标明了对待艺术的态度——“游”之外,一方面体现了一种以“绘事后素”为审美追求的自然美倾爱,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以“善美相成”为审美标准的“和谐之美”诉求;其三,以“仁”为核心,以“文质彬彬”为审美理想的人格美学思想,生发出了一种以“文质协调”为审美法度的人格美水准。孔子的这些美学思想成为儒家审美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说“奇”     
“奇”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通过“奇”的历史溯源.揭示出“奇”的丰富蕴涵.并进一步讨论“奇”对中国古典艺美学建构之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艺术作品的美学意义上,认为创意体道的本根之美、形式之美和内涵之美,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审美系统,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艺术作品的审美知度与力度,而且还影响和制约着艺术作品的审美定性和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3.
按照“典雅“说的规定意义,对古代典籍的学习是文艺创作的“根柢“,是联系古今的纽带,创作者必须通过“模经“、“积学“,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纳其精粹,从而才能进入“典雅之懿“,即在审美创构活动中进入“典雅“之境。可以说,正是这种重视历史文化积累的美学精神,形成了中国美学雅俗论中的“典雅“说。  相似文献   

14.
“狂”范畴在中国思想史及文学史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然而,在中国传统美学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和”始终被视为最高准则,“狂”通常被当做一种异端的审美风格。作为对“中和”的突破和补充, “狂”在文学及思想文化发展中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丰富了传统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美学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然而,20世纪以来的“百年美学”却是西方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下的产物。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学术资源,西方美学对建构20世纪中国美学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体验方式。一味地用西方美学的逻辑与体系来套用中国美学,而忽视中国古典美学自身的特点,必然会丧失其独特魁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必须以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为学术基点,有选择地利用西方的学术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16.
夏玲 《培训与研究》2006,23(1):15-18
苏轼关于艺术自然美学观的形成,大致是从他对待自然的态度开始的,因而有“物有可观,皆有可乐”的哲学认识,并由此进而在一些文章中提出主体对待自然的方式“不可留意于物”的自然审美原则,再进而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探求文艺创作的“随物附形”、“自成文理”的自然文艺美学观。  相似文献   

17.
“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简要考察,在辨析“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等概念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审视文学与意识彤态的关系。文学不能简单说是一种“意识形态”,更不能说是“审美意识形态”。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文学是在多维层面同时展开的精神文化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和精神的超越性之间,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用“审美意识形态”作为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8.
在今天看来,寻根学的一个重要的学史意义就是推进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具体内涵包括:使新时期小说由传统载道走向现代审美、由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以及对传统小说时空观念的转变等。本探讨了这一转型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寻根学的地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庄子对“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之“大美”——“道”的倡导,为艺术创作与审美提供了理论借鉴;庄子所描绘的“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境界,恰恰符合了艺术审美特征;庄子总结的音乐艺术审美从“有声”而入“无声”、从“实境”而入“虚境”的渐进过程,提示了艺术审美的普遍规律,形成了独特的“有无相生”的审美理论。庄子关于“有”与“无”的辩证论述,昭示了其“有无相生”的审美辩证法思想,对中国艺术审美影响久远。  相似文献   

20.
郭子旻 《莆田学院学报》2012,19(1):65-68,77
从读者的角度,分析接受美学在理论阐释空间上的突破。认为接受理论瓦解了传统文学阐释追求恒定不变的作者本质的局限性,使读者因素在诸如"期待视野"的心理以及对文本"空白"填补想象中得到凸显,在读者主动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作品的意义得到再生产。但是,在这种文学阐释范式的读者转向中",过度阐释"的存在是理论上有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