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杰出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和世界文坛流传不衰。在四大名著成书前后,与之关系密切、互为渊源的戏剧,以其立体化、形象化的形式,在舞台上演绎和诠释四大名著中的故事。随着四大名著的对外传播,相同体裁的戏剧也登上不同国度的戏剧舞台,各种戏剧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戏剧与现代戏剧是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类型,在两个不同源头的戏剧种类中,艺术家在舞美艺术上呈现了各具特色的舞美表达。以古典戏剧《窦娥冤》与现代戏剧《雷雨》为例,从审美角度对比二者舞美形式,透视出中国古典戏剧与现代戏剧在舞台美术上存在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06,(8A):68-79
读书能使人了解世界的浩瀚辽阔、人心的幽深博大,也能使人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却恰如浩瀚国学之海里的奇珍酽茗,愈久弥香。从古至今,研究、解读它们的大家文章绵绵不绝。近来,时尚现代的另类解读也层出不穷。这里,我们推荐给读者主要的解读文章,在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视野中的转换中,品出四大名著的新滋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近年来一些影视剧恶搞这些名著,严重歪曲其本意。全国人大代表关敏认为,应把四大名著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制度上严防恶搞行径。  相似文献   

5.
颜奇 《英语学习》2023,(1):65-72
本文通过分析白之(Cyril Birch)所译《牡丹亭》的可表演性因素,旨在探寻可表演性在中国古典戏剧英译中所具有的新内涵。研究发现,在语言因素方面,白之的译文主要采用自由体诗的形式,对文化负载词采取直译译名加释义的方法。白之结合中国古典戏剧的曲韵,使得译文具有可演唱、易演说的特点。在动作因素方面,白之对其中的舞台动作提示进行了充分挖掘,具有动作的视觉化和协调化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白之译文的分析,阐释了可表演性原则在中国古典戏剧英译中的内涵,试图为中国古典戏剧英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在网上搞了个“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论:《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是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不仅如此,在这份榜单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瓦尔登湖》等外国名著,也“不幸”跻身前10名之列。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讲义中把《西游记》归为“神魔小说”,并名列这一章的首篇,可见《西游记》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中的地位。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被列为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作品。  相似文献   

8.
现今的读书人,说起中国古典文学,但知有《红楼》《三国》《水浒》《西游》四大名著,而不知中国还有《十大才子书》一说;但是若在二三百年前,情况可大不一样,那时候的读书人家案头上,几乎都有这十大才子书。  相似文献   

9.
【原著简介】 《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该书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0.
俞航 《考试周刊》2011,(14):27-29
高乃依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时期杰出的剧作家,戏剧理论的先驱。他结合自己的剧本创作及舞台实践经验,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古典戏剧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当时拘泥于"三一律"的状况进行了突破和创新。他的代表作《熙德》正是在他的戏剧理论指导下完成的,是一部思想崇高、台词华美、人物性格刻画深刻、舞台效果震撼的杰出剧作。  相似文献   

11.
欧阳予倩作为中国近现代戏曲改革的代表性人物,积极从中国古典名篇中进行情节摘选,不仅把孔尚任名剧《桃花扇》改编成京剧、桂剧和话剧进行舞台演出,完成了戏曲艺术的多角度尝试,还根据唐代诗词《长恨歌》中杨贵妃和唐明皇的故事走向,创作了戏曲剧本《长恨歌》。在改编过程中,欧阳予倩保留了原著人物、情节、结构等的有机组合,将戏剧改编和时代需要进行融洽,在具体的文本改编中,体现个人的艺术表达,满足当代观众的接受水平。在新剧《长恨歌》中,欧阳予倩通过截取故事的几个重要场景,突出主要人物和矛盾冲突,着意表现反抗奢贵君王的气节,在表现安禄山精神气质的前提下,着力提升“小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为古典戏剧的现代改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2.
小学时候就已经知道我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现在要给这四大名著排座次,的确是个难题。该怎样排呢?会有多少排法?试试吧!  相似文献   

13.
王实甫《西厢记》与汤显祖《牡丹亭》都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名著,但是由于作家艺术个性的差异,他们在抒情艺术上风格不同。王实甫《西厢记》真实描绘了人物情感产生的过程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细致地揭示人们的内心世界,抒情艺术带有鲜明的写实的倾向;汤显祖《牡丹亭》创造了突破生死的戏剧境界,以表达不同寻常的激情,明显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茶馆》是老舍先生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不管是在语言艺术上,还是在思想高度上都堪称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英若诚先生的英译版《茶馆》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对英译《茶馆》的语言口语性、语言动作性以及语言人物性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从舞台表演性视角下探讨语言的直接效果在英译《茶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出发,以中国古典戏剧代表作《牡丹亭》及其译文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译文是否最大程度上传递了原文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以及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应用于中国古典戏剧英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谜语与诗歌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有许多谜语是以诗歌形式出现的。例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贾雨村与甄士隐在中秋佳节夜晚对酌时,贾雨村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相似文献   

17.
李璜 《课外阅读》2010,(8):140-142
一、教学思路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近些年来几经修改,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的节选课均做了保留。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又可以引导中职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在古典文化的海洋中遨游,从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中汲取营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多年来,每当课程到了这些节选课时,  相似文献   

18.
陈嘏在《新青年》、《小说月报》、《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域外小说、戏剧的翻译以及译介论文,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翻译家。他具备真正的翻译意识,视界宽广,以其翻译实践配合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与思想启蒙运动,并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发展开拓了视野。  相似文献   

19.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3):111-111
2013年暑期,有出版社对近三千名读者调查后发布“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这份榜单的前十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红楼梦》位居榜首,其次为《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 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是,这些书,应该是“一生必读书目”,特别是年轻人,若死活读不下去,问题岂不太严重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手机绑架,习惯于玩游戏或刷微博、微信,而不是捧一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所散发出来的有关性别角色的观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对《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女性加以分析,进而深入去探讨形成这种红颜祸水观念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