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与家教》2008,(1):4-7
在今天,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个难题,在现在的环境中我们发现,"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呢?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家长现在不仅仅注重"早期智力开发",他们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方面,美好的期望也罢,功利的目的也罢,都反映着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要输在"兴趣点"上。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或者有一定特长本身是一件无可厚非的好事情,但如何做,如何把握尺度,却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明天幼稚集团的几位家长是如何想、如何做的吧……  相似文献   

3.
在美好的期待与憧憬中,孩子们新的学期如期开始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是孩子踏入社会的开始.对于老师们来说,解决孩子的"入园关"是摆在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尽管工作已有好多个年头,但每学年一次新人园孩子哭闹的场景总是历历在目地在我眼前晃动.我们每次都很努力地在做,但总感觉到每一届家长的丝丝不放心,有的奶奶甚至在我们面前流下了眼泪.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让家长朋友尽快、放心地离开,我感觉把握好以下四个"一",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提出一些与"性"有关的各种问题.对此,很多家长显得嘴笨舌拙,尴尬窘迫,于是各种错误的信息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那么,面对孩子与"性"有关的各种疑问,家长应该如何科学而正确地回答呢?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研究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受骗,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么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于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  相似文献   

6.
作为家长,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才,付出再多的精力和财力都在所不惜.孩子成绩不好,就上补习班;为了培养综合素养,兴趣班一报就是好几个.我们只会担心自己做得还不够,从来不觉得这样做有何不妥.我把这种"劣习"带到美国,发现完全行不通.在不断地碰壁甚至是挫折中,我意识到,作为家长,我缺了几门非常重要的课.  相似文献   

7.
生活中,会经常看到我们的孩子在公共场所肆无忌惮地喊叫、奔跑和吵闹,而很多家长却漠然视之。让我们看看北欧的孩子和家长是如何做的吧!最近,我到北欧四国旅行.对那里无所不在的儿童"公共意识"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芬兰的赫尔辛基国际机场排队安检去  相似文献   

8.
如今给孩子请家教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大事.然而,很多家长对此把握不准,表现出盲目从众心理.有没有必要给孩子请家教,其利弊如何?如何兴利除弊?怎样看待当前"火爆"的家教市场,并给予适当引导规范?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务必冷静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孩子迟早要走入社会。要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以后少走弯路,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逐渐学会适应环境。我是这样做的。 让孩子适应家庭环境 我不让孩子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父亲面前你是女儿,在奶奶面前你是孙女。要尊重长辈。在我们家,家长与孩子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孩子需尊老爱幼,不能自视特殊,与其他家庭成员融为一体,成为幸福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与家教》2006,(10):51
首先,作为父母,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要理直气壮地说一声“不”。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勇于坚持原则。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让孩子心目中形成一个正确的行为观念,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心目中有一条是非界线,知道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使孩子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规则。其次,家长要牢固地树立懒妈妈养了勤孩子的观念。我们要明白:我们不可能养活孩子一辈子,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不可替代,要从小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教会他们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甚至,家长的担子也可以较早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要知道,这对…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  相似文献   

12.
徐碧芸  钱璐璐 《动漫界》2022,(20):32-33
教育是一件友好的事情,可以治愈心灵,给予别人帮助,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在"入村指导"早教课程实践过程中,我们走进幼儿家庭,友好地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为家长和孩子排忧解难,看到了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成长和蜕变.  相似文献   

13.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有多少个家长就有多少种想法,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如何将家长们"拧"在一起?我努力通过沟通和交流影响家长,使家校认识统一.……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待事物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从教育子女这个角度讲,家长同学校一样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单纯依靠学校或单纯依靠家长,是培养不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因此,只有开展家校合作,发挥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为此,我们在"家校合作教育"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培养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兴趣,可令人担忧的是忽视对孩子劳动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如今的孩子轻视劳动,更缺乏劳动能力,在生活自理方面过分地依赖父母.因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头活水".只有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训练中,我们更多地强调"苦练"二字,但只有家长的严格,没有孩子的积极性往往会产生"逆反情绪",你越严我越不按你的要求做,孩子会在过度的限制中,厌恶习惯训练,逃避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17.
父母爱孩子,可谓情真意切,至诚至深。虽然爱的方式各异,目的都是一致的。但是如何使孩子成才,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却是值得我们每个做家长深思的问题。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从大处着眼,把培养孩子同教孩子对社会负责结  相似文献   

18.
家长也是"上帝"——英国学校为家长服务的几点做法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9月,我们宝安区教育局首批研修班赴英进行三个月的教育考察。当我们第一次走进英国教室得知那位在全神贯注地坐在两名学习困难学生的中间像学生一样在听课的妇女竟是一位家长,正在做学校称之为“助手”(helper)的工作以后,就对家长同学校的关系这样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后和校长、老师的攀谈中,我们得知:在学校中家长做老师的“助手”来协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这在英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因为家长把学校和老师看做是通过教育孩子来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上帝”,所以都愿意为学校尽其所能。那么学校又是如何定位家长在学校工…  相似文献   

19.
书名中的副标题告诉人们,这是一部"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 本书由中国商业出版社于2001年9月出版.全书38万字,就"给孩子一对自由与快乐的翅膀"、"在家教中‘发现母亲'"、"一个中学生对暴君型家长的抱怨"、"中国文化与‘望子成龙'""虚荣的家长累死子女"、"身教言教,先自己学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让家庭成为人文教育的主课堂"、"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成长的烦恼"、"成才的内在逻辑"等近50个热点话题展开了采访对话.  相似文献   

20.
思维碎片     
郭瑾 《生活教育》2013,(10):54-55
中考几日监考,无聊中也获得了极大的思维空间。捡拾些碎片,摘录如下:(一)关于家长——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做家长,我们只是下意识地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得来一些经验,整理一下再使用。——每一个做家长的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但不一定都会成功。——孩子的问题是家长自身问题的最直接的投射。——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时,请审视我们自身,反思我们多年的症结。做父母的有这个勇气与胆量吗?——我们身边有多少问题孩子,就有多少执着愚昧却自以为是,抑或"不识庐山真面目",束手无策的家长。——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提升他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