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说文》为我国第一部字典,蕴涵丰富的语言审美意识内容,文章以《说文》中涉及审美范畴的语言本义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语言内容的充实性、语言教化的伦理性、语言运用的思辨性等方面考察了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意识,从中发现先民语言审美意识与道德教化、传统修辞等有着密切联系,进而发现《说文》中蕴涵的中国先民语言审美意识始终洋溢着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说文解字》中与龙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在社会实用功能、天文气象感知、艺术纹饰审美等角度考察了中国先民的龙文化意识.发现龙为人豢养、可供驱役,并被用于天气预测,最终上升到纹饰美化,成为中华民族图腾象征,进而发现龙文化意识具有多效性、和谐性、典型性.  相似文献   

3.
以《周易》到《说文解字》中的“龙”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龙在中国先民文化中的形象流变,从中发现龙历经了一个从单一走向复合、从实物走向神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迥异于西方的Dragon,最终凝筑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和精神象征.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一书在训解字义的同时,也在传播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其中土部字用“以形表义”的方式展现出上古先民农耕、建筑、丧葬、铸造等诸方面的情况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表现形式及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中的象形字,能够体现先民的人本位、崇尚实用和追求审美的构形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物和以人类视觉感官观照事物创造汉字;趋向简化,竖写动物象形字和采用方块性平面营构方式;追求方形美和对称美等。  相似文献   

6.
以《说文》中与龙相关的字词解说为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原型、象似性、隐喻等方面考察龙族字词的形、音、义,发现龙的原型为上古一种大型爬行类动物,其主要特征通过象似性投射到社会各个方面,并因频繁使用具有隐喻的修辞功能,成为中国先民感知世界、体悟生命的重要认知范畴,从而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型,洋溢着厚重盼汉字文化精神,并具有文化类型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定量分析《说文解字》篆释义与引《诗》书证义发现,《说文解字》篆释义与引《诗》书证义之间存在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关系。《说文解字》所收小篆单字,与引《诗》书证中的字义在绝大多书情况下是一致的,且着眼于字的本义,而引《诗》书证中的引申义与假借义只占少数。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字音标注所反映的上古音系统是很宝贵的汉语语音史材料,《说文解字》字音标注方式包括"读若"、"某声"两种。《说文解字》"读若"采用了多样生动的语言来源内容标注字音,为我们保留了大量宝贵的上古字音资料;"某声"提供了研究古代声韵变化的线索,为我们构拟上古语音系统,尤其是声母系统保留了大量语言材料,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今、方雅语音的流变情况。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对我国文字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说文解字》的版本颇多,文章对《说文解字》版本即唐写本、传刻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在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了《说文解字》中蕴含的中医药学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收录了大批中医药文字;其次,阐释了一些中医药文献词义;第三,在相关说解中反映出作者独特的中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人生文学是一个泛化的不具原生性的概念,但人生与文学关系的新的关学建构是实现中国文学观从古代。“致君尧舜上”的教化正统观走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的标志之一,由“人生文学”衍生出的不同阐释和理解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演绎出现代文学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是能体现中国现代文论之现代性与本土性特色的一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2.
胡适诗学中具体的作法观念和他对传统言近旨远观念的阐释,内含着文体区分意识和对诗歌暗示性的追求。这与他前期作诗如作文观念表现出的文体模糊意识及明白易懂审美标准之间形成了内在矛盾。矛盾背后隐含的是诗体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表意追求与建构新的诗体规范之间的张力,体现了现代诗体发生、建设与时代需求间的复杂关系。这既是诗歌整体革新的动力,也是其必须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及其改革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教学时间压缩、将文学史人为割裂、文学史与作品选分离等,都是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实际,应该以明确学习目的意义、建立新型教学模式、完善科技教学手段、培养师生问题意识为当务之急,这样才能适应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让古老的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中考语文复习中,文言文部分是重点.。从考核内容导向,反思文言文教学,了解到一些启示。夯实基础是前提,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使学生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易的文言诗文才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古代文论中筛选出来的“块垒”(情结),作为人的情意本体的凝聚物,已成为文学创作活动的真正的出发点,是文学创作全过程的动力机制。“块垒”(情结)的抒发,还需要以娴熟地掌握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和表现手法为必要条件。基于此,文章对冯亦同的新诗集《紫金花》作了深入而精辟的评析;同时,对他的全部文学成就和组织文学活动,也予以理论概括和评述,从而进一步阐明了人品与文品(诗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明确地指出,优秀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地提升作家(诗人)的人品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语教学中,古代诗是最令学生畏惧的内容,然而它又是最重要的内容。本认为,将古代诗的教学重点放在言字词的疏通上是使其变得面目可憎的主要原因。本试图通过两篇古代诗教学的示范,探索培养学生对古代诗的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甘谷话中读作[ ]、[ ]、[ ]、[ ]的一些字,有着与上古汉语极其密切的继承关系,其生成过程,介音-i、-W向辅音靠拢,相关声母颚化是基本特征。甘谷话的这些特点表现出它自身的古老血统,这些语言标本有着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古代区域体育文化发展为背景,追溯了东夷历史文化区的体育文化流变及其对我国民族体育发展的影响。作者认为:东夷体育文化对我国乐舞大系的发展、武术体系的形成、田猎制度的建立、球类活动的完善、斗鸡运动的传播等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推动中国民族体育文化演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各种教材对古代文言作品中的特殊字音说解纷纭,很多人为求得阅读古典诗文用韵之便,常常改读韵脚字的本音;通过对古代文言作品中异读词产生的原因、类别的,批驳了随便标注“古音”的做法,反对在诵读古典诗词韵文时动辄改变字音以协韵:主张应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标准,对那些生僻的字音读法予以摈弃。  相似文献   

20.
导引是一种体操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导引与体操在起源、发展、原理等方面的详细地对比,证明中国古代的导引从属于现代体操范畴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时对形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纠正人们对一些中国古代文化现象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