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首个转基因水稻品种已投入商业化种植,但是关于转基因水稻是否带来基因污染还没有定性结论。在其商业化种植中关于“基因污染”的信息提供与获悉,涉及到农民的环境信息权的保障,从转基因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民环境信息权的现状看,应探讨保障我们农民环境信息权的对策,以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推动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北省5所高校97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总体差异显著;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差异;在专业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师范专科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同样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环境因素,既包括他们自身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学习的和生活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于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创设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建立多姿多彩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为样本,以环境保护税征收为例,研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环境保护税征收有助于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且相较于定性披露,其更有助于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定量披露;此外,环境保护税征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压力、提高审计监督力度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征收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呈现地区分布、企业性质与监控程度方面的异质性。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促进社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更为方便,由此也带来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作为跨世纪劳动者的学生普遍树立起环境意识之时,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网络环境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来看,大学心理健康档案除了涉及学业、情绪、人际关系、恋爱和性,还应涉及就业和择业;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在内容构架的设计上应该包含学生综合资料、心理测评资料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三部分,各部分的更新方式、调阅权限各不相同;量表选择不仅关注个别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应着眼绝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档案应该注重多渠道获取、多部门动态更新,并深入挖掘档案中的信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简述环境恶化导致的危害,生物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教育,环保与发展的关系,强调生物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相似文献   

9.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人与自然沟通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历史集中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保护自然环境.创造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造环境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棱心观念和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0.
对污染环境罪的理解和适用,应进一步把握“严重污染环境”的性质。学界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性质存在两种观点,即入罪要件说和既遂要件说。“后果特别严重”是污染环境罪的结果加重犯,也是“严重污染环境”不法程度的提升,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在结果加重犯的场合,也存在未遂与既遂的区分,对其认定,应结合基本犯既、未遂的情况具体分析。以“严重污染环境”作为既遂标准,有利于更全面、更有效地治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环保社团以充满活力的形式,活跃在学校和社会的环保舞台上,渐渐成为群众性环保活动的生力军。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发展和推动高校环保事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环保社团应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大学生环境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环保社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环境权设立的动机目的即环境权的设立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环境权设立的建构目的,即环境权设立对建构环境法理论体系的基石意义。从而为环境权的设立提供了现实和法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偏重于保密;为公众提供环境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过少;程序方面缺乏保障和救济。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应当转变观念,从修改和整合现行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规定入手,建构系统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公益诉讼已经成为各国对环境权利进行救济的重要措施之一。从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资格研究入手,通过对诉讼资格的重新定位,探寻在现今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如何加大对环境权的保护,并对诉讼资格的主体范围进一步阐释,进而分析环境公益诉讼诉讼资格对我国环境刑法法益产生的影响。比较国内外环境刑法法益现状,在扩大诉讼资格的同时有必要明确我国环境刑法法益存在的缺失,并提出如何扩充环境刑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对环境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相关作用,于2007年对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环境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环教实践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专业需要、拓展知识面和提高能力三个方面;对提高学生能力最有益的实践活动是在环境管理与企、事业部门的见习、专业课题研究和假期下乡实践;最能帮助学生提高的能力是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合作、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问题: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绿色冲击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环境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即环境问题对国家主权的制约、对国家安全的冲击、环境问题导致环境殖民主义的产生及为南北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新契机。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国际环境新秩序以及加强国际环境立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公民环境权是保护公民生存权的前提。我国处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时期,尽管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为了更好地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进行不断完善,从而使我国公民的环境权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令人困惑的环境悖论、人的价值与自然的价值以及发展观抉择的追问,引发了我们对自身生存方式的追问。环境伦理学要求人们诗意地栖居在自然(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环境危机催生了环境运动,环境运动孕育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环境伦理。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发起全面挑战。在非人类中心主义之生态伦理观影响日盛的情况下,现代环境法之哲学基础应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法律观向生态中心主义法律观的转变,调整对象应实现从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向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转变,法律主体应实现从人到非人类存在物的扩张。将法律权利主体从人类扩展至动物、非人类生命体、乃至自然物是法律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性低主要是由于公众环境意识普遍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也缺乏从制度上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力、途径和方法。这两方面问题的深层原因则是公众环境道德的水准不高,因此,从社会道德层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道德水准和确立维护公民环境权的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