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在香港称为“课程指引”,承担公民教育的课程标准香港称为“学校公民教育指引”。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根据香港政府对教育署提出的通过学校承担公民教育的任务,教育署于1985年8月20日颁布了《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85指引》),在全港中小学推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回归在即,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85指引》,1996年编订新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96指引》),并于1996年12月由香港教育署正式颁布实施。《96指引》把基本法教育、爱国教育及政治教育列入公民教育,基本完成了公民教育预期的使命。1997年香港回归后,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于2012年4月编制完成《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拟独立设置学科课程,但在征询意见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最终能否得到社会各界理解与认同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3.
在八十年代,世界各地尤其亚洲地区,不约而同地对价值教育或道德教育加以特别的重视.在日本,教育审议会于1986年发表的《第二次审议会报告书》特别加入了“加强道德教育”一节,提出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方向.在星加坡,继1979年发表了德育报告书后,1981年即刊行新的德育课本,1982年在高中开设广泛的宗教知识课程,后来更加入儒家伦理科目.在香港,教育署也颁布了好些关于价值教育的指引.例如在1981年颁布《学校德育指引》,1985年颁布《公民教育指引》,1986年颁布《中学学生辅导工作——给校长和教师参考的指引》等.在台湾,1982颁布《公民教育》供中小学使用,1983年,推行“推展公民教育、发展训导功能”教学实验,1984年再引人“生活与伦理”科价值教学实验.在中国,德育一向备受重视.198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年再颁布修订大纲.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8年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是涉及到儿童、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观念和政治、民主意识培养的大问题。因而,它是近年来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它的发展也颇为迅速。在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发展中,有两份文件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份是八五年颁布的第一个《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另一份是九六年新近颁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八五年《指引》是一份开创性的文件,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起了开绿灯的作用,对此,笔者已作过专门的评述。九六年《指引》则被誉为“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新里程”,对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未来走向有较大影响。结合八五年《指引》,对该指引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它对香港年轻一代政治态度、思想面貌的影响,也可以为内地的学校德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香港中小学德育因其特殊的环境背景而呈现出自身特点,德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逐渐确立的过程。进入90年代后,香港学校德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德育教学内容涉及广泛的社会问题,教学取向奉行多元价值观,教学方式则百花齐放。本文介绍了香港中小学德育的背景、教学取向、课程模式、教学形式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随着香港回归祖国进程的日益推进,香港学校德育进入重大变革和发展的新时期。这期间,香港不仅重新确立和建构了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而且在探索德育途径及方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探讨香港学校实施德育的有效做法,并将之与内地学校德育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有利于两地学校德育的相互借鉴、促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德育在香港中小学受到重视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现象,以往极少有学校开设德育课,一般学校大都通过晨会、班主任课等场合进行有关个人品德方面的专题训导。进入九十年代后,香港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迎来了回归祖国的重大盛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针使得香港的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民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学校对有关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关心。这些因素导致了香港的学校德育在九十年代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本文就此作些简单讨论。 一、德育日益受到学校和社会重视 以往作为殖民社会的香港,青少年德育是不太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依据近年来本市在学校德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中积累的成果,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牵头,会同市教育局政教处、督导室初步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实施意见》(讨论稿)。一、德育工作评估的意义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德育理论认为:学校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是指“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可控性影响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客体是指学校德育主体认识和施加可控性影响的对象,“它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而我们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始终认为:学生应是德育的主体,在德育中应居于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后备人才的教育。在我国1998年3月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是“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中小学在过去十年的教育改革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学校需要应对转变中所产生的问题,而学校德育是其中一个极严峻的问题。本文对香港学校德育和德育课程改革进行了考察,分析了香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校德育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道德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期提升香港学校道德教育的水平,帮助学...  相似文献   

11.
要闻     
正教育部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育部对2004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修订的大纲提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纳入中等职业学校评估体系;建立健全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第三方深度参与的德育  相似文献   

12.
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以学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为例,与《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作比较,反思学校德育。提出学校德育要既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又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既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又兼顾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等,从而彰显“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3.
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发表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又颁布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谈话》和《意见》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以及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当前中小学德育的状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还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最近先后三次对江西省抚州、宜春、吉安等地的一些县市进行了学校德育的专项调…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颁布,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对加强德育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影响着包括学校德育工作在内的方方面面,寓德育于各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随着形势的发展,化学教学中的德育在近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已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之一。此外,价值观念、环境意识、国情教育、科学态度等也是教学中的德育内…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10,(10):80-80
2010年9月,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要以德育为先,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总目标。本刊就此约请了部分德育专家及在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有所建树的教师参与讨论,向读者展示了对于未来中小学德育变革的畅想和对于目前中小学德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1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现状 1.1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概况 我国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是,就承担环境教育责任来说社会教育先于学校教育。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逐渐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环境科学知识内容,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学大纲中强调小学和初中要通过相关学科教育和课外活动、开设讲座等形式进行能源、环保和生态的渗透教学。有条件的要开设选修课。1992年新大纲中明确提出在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中增加环保知识的教学要求。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时以及教学方法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环境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提高到了空前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体制性矛盾鲍道成在《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5期上撰文《直面中小学德育中几对体制性矛盾》,认为中小学德育工要向高一层次发展,必须全面分析和解决教育内部几对体制性的矛盾。一、现有的学校德育体制和教育整体、育人全面性的矛盾。德育工作体系自成一体,上自教育部,下至区县教育局,都建立有德育行政管理机构和研机构,学校设立由分管德育的校长、教导主任、团队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组成的专职德育工作队伍,然而着校内德育与教学的职责分工越明确、越细化,客观上越容易导致德育在学科教学中被弱化。二、区…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对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学校结合中小学九年一贯制教育实际,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引,立足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从德育目标一体化、德育课程系统化、德育活动常态化、德育评价过程化和教育队伍整体化,探索中小学德育衔接的实践路径,构建整体化德育衔接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德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家庭教育大纲》的先后颁布,我国第一次有了全国性的德育规章。随后,各地家长学校、家长协会相继出现,逐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德育网络。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图书馆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眼务,教育部对原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进行了修订,于2003年3月颁布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以下简称新《规程》)。可以说.新《规程》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性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