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传华 《科教文汇》2009,(12):171-17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品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重要课程。然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乐观,预期目标和实际效果相差较远,甚至成为学生心目中一门“无用”的必修课。是以探讨一种新的授课形式即专题讨论课,并阐述其内涵、特征及意义,以期改进思品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承红 《科教文汇》2009,(30):204-205
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在创新精神培养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使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闫爱红 《科教文汇》2012,(19):22-22,5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专题式"教学是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基础"课的内容划为不同专题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谢宁 《科教文汇》2010,(35):33-3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形成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龙眉  黄菊 《科学与管理》2008,(2):126-127
本文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含义和特点,阐述了“基础”课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自己在“基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廖扬眉 《科教文汇》2009,(4):123-124
本文主要根据笔者及同仁的教学实践,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这一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恰当应用并发挥出其特有的积极效果,与其他教学方法一起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与吸引力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效民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254-255,257
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应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基础”课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正确认识其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基础,正确理解和处理其教学内容是核心,提高“基础”课教师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焦雯 《科学中国人》2014,(16):205+207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并且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就业软实力。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就必须要尝试突破,本文通过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侧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等方面突出培养学生的软实力,以此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2006年秋季开始,高职院校将面对新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坚持四个统一。在具体实施教学中必须构建精练的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取综合性的考核方法,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意识的重任,明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任务,正确处理好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几个关系,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授方法对于实现该课程开设的目的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静静 《科教文汇》2008,(33):164-16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依据,以学生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主题活动为形式,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广泛参与和体验现实社会生活,使其主体能力得到优化的过程。该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类,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艳 《科教文汇》2013,(28):41-4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指教师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它可贯穿于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3.
许敏燕 《科教文汇》2014,(8):41-41,48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现“去本质化”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表现为实效性遮蔽政治性;在教学主体上,表现为实务性高于政治性;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实用性替代教育性。回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本质属性,就是回归其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评价范式、评价主体和评价指向等方面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14.
陈粟 《未来与发展》2016,(6):100-10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贯穿始终的核心和主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要求则提供了细化落实的路径和发展创新的可能。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为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领示范、2015年修订版教材内容设计梳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以及实践教学的知行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化育养成。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方面不断探讨,成果明显。下面我围绕教学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焦洪磊  吴向宇  张小军 《科技风》2012,(22):234+236
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本文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关系的视角,思考了通过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来拓展思想道德修养课讲授这一问题。要全面改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加快内涵建设步伐,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董玉节 《科教文汇》2011,(19):21-2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指南。在该课程绪论课前,利用2-3节课与学生充分探讨交流,全面了解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从必要性、教学设计和体会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诗夏 《今日科苑》2010,(8):304-3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研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程设计具有学术性的理论意义与可操作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基础>课建设的研究意义、现实目的、具体内涵几方面进行构建,通过把握课程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和丰富讲授形式,为课程教育有效性的发挥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是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指南。在该课程绪论课前,利用2-3节课与学生充分探讨交流,全面了解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从必要性、教学设计和体会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四史"教育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生的第一门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奠基性作用,迫切需要将"四史"这一丰厚资源融入教学当中.鉴于《基础》课程教材与教学的现实特点,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