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课程知识供应制度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知识的合法化作为一个过程,须有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作保障。作为课程知识“合法化”的内在机制和操作体系,课程知识供应制度控制着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分配和解释,影响着学习者的个体精神自由。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课程知识供应制度仍是“国家主导型”的,而且政治意识形态和“技术意识形态”对课程知识的供应形成强有力的控制。这种相对僵化的课程知识供应制度正面临着社会结构转型、信息化发展的严峻挑战,急待在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的视域下进行调整。其方向和着力点是:消除一元化意识形态的强行干预,突显公共领域的平等协商;打破国家主导的权力格局,实现多元权力主体共契。  相似文献   

2.
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如何逐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正确调整人们的相互关系,这是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热点。我们都知道,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不是自发产生、自然发展的。一定的道德观念、社会风尚、人际关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社会及其管理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和锻造.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是这种培养和锻造的重要途径。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不仅是精神文明建设之必需,而且对物质文明建设也有着巨大的保证和推动作用。一、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宏观社会论的组成部分。并且是随着社会宏观论的成熟而成熟的,从而造成了文学理论的革命。这种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的组成部分,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独特的革命特点,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体系的奠基石和逻辑出发点只能是关于文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并据此批判了庸俗经济论及近年来出现的种种关于文学非意识形态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不能局限于意识形态自身的调整和对社会成员的教化,还应在社会现实中构筑有利于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当前,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保障,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核心,从而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肯定的利益关系、所描绘的社会状态、所倡导的价值理念等转化为可以感知的“社会存在”,提升社会现实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契合度,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意识形态领导是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执政党能够主导自身意识形态体系的建构和发展、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系统进行有效调控、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积极引导。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局势,不断提高党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是应对党的意识形态领导对象变化、适应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变化、维护党的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探索执政党意识形态领导规律,提高党对自身意识形态体系的主导力、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系统的调控力、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不断提高党的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只有人类才有道德,才有道德教育。道德教育须求真向善。  相似文献   

7.
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冲突,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缓解社会治理阻力,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价值。本文结合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体系、治理能力,从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的辩证统一切入,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冲突。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构建科学的意识形态安全法律体系、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冲突转化为合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于处在现代化转型阶段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状况异常复杂。今天的中国,在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日渐式微的同时,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却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可以说,什么样的"主义"都可以从当下社会找到,并且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有或多或少的社会影响力。作为兴国之魂的意识形态体系,也由于经济社会条件的巨大变化必须重建其权威性和主导性。为此,执政党须秉持"政治认同"、"协调一致"和"中道理性"的理念,采用一套更为普遍化的话语体系,积极塑造一种全国人民都能认同的国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正是这一状况的必然反映。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内涵和价值意蕴,正确把握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方法论原则,加强意识形态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选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融通和占领网络新媒体话语主阵地,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变迁既和社会历史发展紧密相连,也紧紧依托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历史的发展,会引导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沿着一条既定的道路前行。最典型的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扎根中国后,从隐而显,由边缘向中心,逐步演化成为当代中国的主导话语。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更加紧密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构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化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生活世俗化的倾向,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当务之急。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意识形态工作要以人为本、注意意识形态教育的层次性以及重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等。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指对当时社会采取非批判和维护态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具有统治阶级的统治性和对社会真实关系的遮蔽性。对马尔库塞而言,意识形态就是技术理性,技术在当代工业社会已经代替了传统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而充当着新的意识形态的统治和辩护功能、马克思创造性地建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观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最基本的观点,马尔库塞提出意识形态批判的最高诉求是解放爱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式创新,网络空间这一社会存在已成为各类意识形态交汇与斗争的主战场,成为高校青年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信息源。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也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现实挑战。以理论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路径是必要之举。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加强网络监管,转变教育思维,提升治理效能等构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安全体系,对于高校继续肩负立德树人、传播文明的使命担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小国寡民"般的移民社会,其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独具特色,构建了以"家"的归属意识、"共同价值观"和"种族和谐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体系,形成了聚焦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建设、注重整合意识形态教育资源、重视学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多元融合的独特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医学教育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医学院校在新时代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医学院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意识形态安全意识薄弱、校园舆情引导和监控不足等。为更好适应现代社会教育需求,医学院校应从加强意识形态安全自我教育和反思、优化课堂教学以及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三方面推动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体系,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化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生活世俗化的倾向,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正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当务之急.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法性、意识形态工作要以人为本、注意意识形态教育的层次性以及重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管理经历了多元混合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到制度高度保证、组织高度维护、传媒舆论高度控制的主流意识形态异化,再到调整、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中创新发展等三个主要历史时期,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历史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论述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基本原则、防护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主导的时代,消费不再简单地只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需要满足的活动而构成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工具理性的成就和物质的丰裕为表象,借助大众传媒与消费大众心理的里应外合,大众消费被成功地规划和组织并被纳入社会生产体系,同时有力证明了社会的合法性。对于消费意识形态应该有如下的认识,它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社会控制形式变迁的结果,它也是消费文化的现代表达,同时它也促生了新的人的自我异化。  相似文献   

20.
冷战是多种因素凑合并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战后世界力量重新调整的逻辑结果,其次是构建新的世界体系时美苏构想的冲突,再次是美苏利益之争,意识形态既是冷战的工具,也是冷战的重要内容,不能用单一的甚至是主观的因素解释冷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