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校应把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高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导舆论;要建立和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化解舆论危机;要树立媒体公关意识,妥善处理负面报道,修复和重塑高校形象。  相似文献   

2.
高校应把处理重大突发事件与舆论引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高校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要注意在第一时间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主导舆论;要建立和实施新闻发布制度,有效进行舆论引导、化解舆论危机;要树立媒体公关意识,妥善处理负面报道,修复和重塑高校形象。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是我们党对新闻规律进一步认识的体现.也是我们党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作用进一步认识的体现。应该看到.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电视媒体作出的及时、准确、翔实、持续性报道,已经成为国家应急救灾体系的一部分。它既是全国人民获取信息、了解灾情的主要渠道,也为中央领导科学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还及时制止了各种谣言,稳定了群众情绪,并凝聚了人心,引导了舆论.动员了整个国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应急报道机制建设,对今后搞好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观点摘编     
重大突发事件的五个思考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日前在2008年第7期《电视研究》刊文,认为,把握新闻规律,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可以有五个思考:一是要真正尊重新闻规律,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透明度,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二是要突出正面宣传和以人为本,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三是要坚持贴近舆情和民情,注重对热点问题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对记者的要求较高,对记者的职业素质、人文素养以及敬业精神都是一种考验。通过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情况来看,媒体记者素质有待提高。下面本文将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提升记者素质展开全面分析,无论是从专业报道能力,还是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深入探讨如何有效促进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使国家和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应政策,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以应对该类事件的发生。由于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度参与,媒体是否能够及时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并引导舆论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成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媒体作为影响大众的舆论工具,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媒体要在依托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准确、及时、客观、全面地进行报道。笔者着重论述创新电视报道形式,以立体报道为主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重大突发事件因其发生的突然性、受众的关注度、抢险救灾行动的进展变化等因素而给舆论引导带来极大挑战。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播方式的变化对舆论引导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以天津港爆炸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为例,探索提高重大突发事件中军队应急救灾行动的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08,(9):64-64
如何把握新闻规律,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值得我们深入总结和思考。思考之一:要真正尊重新闻规律,提高报道的时效性和内容的透明度,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思考之二:要突出正面宣传和以人为本,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思考之三:要坚持贴近舆情和民情,注重对热点问题的引导,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朋进 《视听界》2008,(4):40-42
当突发事件报道成为媒体经常性的任务时,怎样才能保证高效.有力、负责任地完成任务,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本文在对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媒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策略作分析之后,提出了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是网络媒体扩大影响、争夺受众、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对事件的解决产生双重影响,使政府和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力受到空前挑战。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危机公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丁为 《新闻窗》2011,(3):18-19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危害性或危机性的特点,公众的信息需求尤为急迫,政府和媒体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信息显得十分重要。广播电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把握新闻规律,发挥舆论引导主动权,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媒体尊重事实,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及时报道,报道内容平衡、全面,实现了有效的舆论引导,从而使社会效益与新闻效益、政府利益与人民利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人对于突发事件存在矛盾心理: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不愿发生对人类带来任何灾难和危害的突发事件;而作为新闻工作者,又必须关注和报道好突发事件,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特别是军队媒体,更有责任把握好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15.
孙正 《记者摇篮》2014,(10):13-14
在政府工作报告和新闻媒体上,不断出现"突发事件"的字眼,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其引起的社会舆论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舆论引导出现偏差容易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问题不仅是政府处理危机公关的重要议题,也是新闻传播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当前的我国媒体进行了严峻的考验。那么突发事件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们该怎么办?本文试图从当前我国媒体对于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环境、重要性、艰巨性、优势以及存  相似文献   

16.
广播电视除了具有众所周知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属性、事业属性和产业属性外,还具有明显的保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建设的独特属性。广播电视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已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中,是国家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格局特征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发,信息传播的迅速、透明、公开化,使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广播电视需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突破固有引导模式,不断创新,减缓乃至化解社会矛盾和危机,维护社会稳定和凝聚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7.
对于突发事件,可以说时时处处都有发生的可能。而在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的众多研究中,有关研究人员将突发事件演化周期分为危机潜伏期、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四个阶段。这一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情日益呈现出与传统媒体时代截然不同的新特点,政府的执政理念、媒体的报道策略、新媒体的舆论新形态,都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闻报道的媒体策划、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和舆论引导,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陈辉 《中国广播》2010,(11):67-69
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内容之一。新语境下,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有效地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本文以广播媒体报道福建南平“3·23”恶性杀人案为案例,阐述和探讨了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郭秦 《新闻知识》2004,(8):27-28
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是提高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最近,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对2002年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进行了调查,发现凡是主流媒体及时、充分报道的重大突发性事件,都取得了很好的报道效果,起到了有效控制谣言,维护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已成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突发灾难中,“新闻报道也是救援”已成共识.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公开透明、高效有序地开展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对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推动事件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这里以新华社关于“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件报道为例,就新的舆论格局下突发灾难报道如何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主导权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