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艾米莉·狄金森是19世纪著名的美国诗人之一,她一生中共创作了500多首自然诗。她的自然诗具有独特的风格,充分表达了她对大自然的关心和喜爱以及她作为女性对两性关系的独立思考。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剖析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诗,以揭示她的自然诗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思想以及反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的露西组诗由五首无题诗组成。五首诗的露西指象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条由特指到泛指的脉络。组诗前四首中的露西指象呈现递进的层次关系,依次为玫瑰恋人、紫罗兰少女、英格兰的女儿和大自然的女儿;第五首诗的露西指象有了进一步的超越,诗人用"她"去替换"露西",而她的指象蕴含前四首诗中所有露西的指象。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迪金森是美国最富传奇色彩的著名抒情诗人.她的诗歌含义深邃,形式不拘一格,因此对美国的诗歌创作有巨大影响.尽管她生活圈子狭小,但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其主题覆盖范围包括死亡与永恒、爱、内心的苦闷、自然、上帝、友谊等,本文将时其诗歌之多重主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影响美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位重要的女诗人,其诗以独特创作风格和新奇的意象著称。尽管诗人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隐居在家,但她的诗歌却表现她对人生深刻思考和对自我灵魂的探索。本文旨从她创作的自然诗中探究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迪金森是美国最富传奇色彩婚著名抒情诗人。她的诗歌含义深邃,形式不拘一格,因此对美国的诗歌创作有巨大影响。尽管她生活圈子狭小,但一生创作了1775首诗,其主题覆盖范围包括死亡与永恒、爱、内心的苦闷、自然、上帝、友谊等,本文将对其诗歌之多重主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中外文学史上,常有在青少年时期因在某报刊上发表过一首小诗, 而后便一发不可收,从此走上诗歌(或其他文学形式)的创作道路,成为诗 人,甚至成为大诗人的,这样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据我所知,为人们所 熟知的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容就是在初中二年级时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 作。我不知道她的第一首诗发表在哪一家报刊上,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 是《初中生学习》  相似文献   

7.
狄金森是美国著名诗人,她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创作了500多首描写自然的诗。她热爱自然又害怕自然。自然成了她创作的源泉,她笔下的自然对人类时而慈爱友善,时而充满敌意,既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伤害。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悟读,揭示了这位女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8.
"文包诗"这种文体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她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篇作为创作基础,把这些古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经过合理的想象编写成一个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诗"是"文"的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黄鹤楼送别>(五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相似文献   

9.
张美 《文教资料》2006,(29):87-88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女诗人。她的诗歌创作风格对她之后的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对现代派诗歌影响较大,因此被誉为美国20世纪新诗的先驱。她是个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过1775首诗,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是以死亡和永恒为主题的。本文以我死的时候听到苍蝇的嗡嗡声这首被后人广为传颂的诗为例,分析了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女诗人眼中的死亡、永恒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更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两千多首诗,其中五百多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死亡与永生."死亡与永生"成了狄更生几乎一生遥望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许雪萍(1)无疑是广西70年代出生的诗人中重要的代表者之一,她以其独特的诗歌文本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她的诗歌语言清新秀丽且带有灵性,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气息。正如她在访谈中所说的“在深入内心的幽暗丛林中,惟有诗歌,诗歌的光才能引领自己走出黑暗”,她自己的诗也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从踏上诗坛的那天起,郑敏就显示了她与同时代诗人的不同,她以哲学为诗歌的底蕴,以人文的感情作为诗歌的经纬,善于在中西文化之间寻求结合点,善于把哲理和思辨融入形象,"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而使她的诗歌具有一种里尔克式的深沉的、凝重的雕塑之美。郑敏又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其诗歌理论著作,凝结着她丰富的诗歌创作实践,贯穿着对宇宙、自然和人的哲学思考,特别是对诗歌创作无意识领域的开掘、对诗歌内在结构的研究、对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关注与诗歌语言问题的探讨、对新诗应当继承古代诗歌优秀传统的思考等,均对当代诗学界有深远影响。《郑敏文集》的出版,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份供研究分析的完整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大变动的时代里,一位诗人,一个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奋斗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的词显示出她多方面的才能,表现了她独创的艺术风格。她善于从寂寞凄清的环境中捕捉自已瞬息万变的心灵花絮,善于把感情作为一种发展、流动的过程来表现和抒发,善于通过咏物来制成象征性形象,重视作品整体形象的塑造,追求画面的和谐统一,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完整的艺术形象,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狄金森是与惠特曼齐名的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 ,一直被称为二十世纪初英美意象派的先驱。她诗作的最大特点是擅长使用意象这一诗歌技巧 ,来表达抽象的内心情感和深奥的哲理。本文从阐述狄金森诗歌意象的影响源着手 ,介绍她独特的诗学理论 ,具体分析狄金森以自然、爱情、死亡和永生为主题的诗歌中新颖、奇特、凝炼的意象 ,以期从意象这个角度来欣赏狄金森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在池莲子的诗河中,时时流淌着诗人的身份认同、民族情感;时时流淌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追寻;时时流淌着诗人对大地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莲子的诗具有意境美、哲理性,似一条从莱茵河到东海岸的通天的诗美之河。  相似文献   

16.
狄金森的一生与花草有着不解之缘,她的园艺生活是其诗歌创作中永不衰竭的源泉。狄金森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扩大和丰富了花草意象的象征意义。狄金森诗歌中的花草意象与其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她以花草象征美丽的女性,男权社会之下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女性坚毅的品格。她还用花草象征自己鲜为人知的一生、反叛精神、不朽的作品、创作风格以及自己的审美趋向等。  相似文献   

17.
冉冉的诗歌是以她早年的生命经验为根基的。其作品对读最强烈的触动是自然民俗人事的新异。更重要的是寻常事象显露出超乎物理时空的意蕴,给人宁静、久远、奇幻之感,她较早自觉避开对特定自然地域风情的表层摹写,而致力于发现属于个人的独立艺术世界及其后的精神空间,她以冷静锐利逼近生存本相,给纯净素雅的底色加上浑浊沉重,这无疑拓展了其创作维度。其诗独立纯正的品性依凭于语言。一方面语言闪烁着天然的灵光才情;另一方面近作语言又有反向拓展迹象;冷硬而略显滞涩,再一方面语言的内在韵律和谣曲化又带来诗的可诵性。  相似文献   

18.
狄金森的生态思想是其现代主义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她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中的花木鸟虫为伴。在她的自然诗篇中,狄金森描写自然和自然之中的万物生灵,展现自然与人类和大自然的一切生灵和谐相处,表现对自然的敬畏。狄金森热爱自然,因为自然是她的精神寄托。她对自然之物的精细刻画是她深入自然、仔细观察自然的结晶。她热爱自然源于她对自然的敬仰。热爱自然是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基点,没有对自然的爱,就不会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爱心。狄金森对人类的爱在其自然诗中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方面。狄金森的自然诗篇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9.
埃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自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女诗人埃米丽;迪金森的自然观与好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阅历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好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既反映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又不时地唱出与清教主义旋律相近的曲调。好热爱大自然,但又夹杂着疑惑和恐惧。好的复杂的心理因素构成了好的复杂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