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基因是基因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两个报告基因。本文从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素酶的来源、性质、发光机理、检测方法和用途等方面论述了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以高中生物教材为切入点,以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从来源、分子结构、发光机制、研究历程以及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对绿色荧光蛋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发展历程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吕碧文 《丽水学院学报》2000,22(5):42-43,56
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体内分离出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因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及该基因在异源细胞内的表达产物也能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使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在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GFP,转染至培养的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DHFR^- )中。结果:成功表达并产生绿色荧光。结论:证明EGFP是一种良好的报告基因和筛选标志.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最广泛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一CHO细胞表达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肖中荣 《化学教学》2009,(10):61-63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华裔化学家钱永健、OsamuShimomura和Martin Chalfie。他们研制和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将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下面将与绿色荧光蛋白有关的化学问题编制成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以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知识为切入点,介绍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特点、生色团与发光特性、优点及应用,为一线教师提供前沿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绿色荧光蛋白FRP为实验对象,通过设计原核蛋白表达、镍柱亲和纯化、荧光光谱分析、SDSPAGE电泳分离、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及蛋白质质谱鉴定等内容的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提高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技能。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纯化的GFP蛋白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80nm,最大发射波长为500nm,与已知的GFP荧光光谱基本相同。SDS-PAGE电泳分离发现,GFP的亲和纯化效果好,且纯化得到的GFP分子量约为27kDa,与理论值相符。该实验适用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系统完整地学习蛋白质表达、纯化和鉴定的实验方法,具有很好的综合性,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绿色荧光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高考》2008,(11)
  相似文献   

10.
绿色荧光蛋白(GFP)在生物体内具有发射高效的荧光特性,故可作为无生物毒性的标记蛋白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药学等领域,其发现和应用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里程碑。GFP带来的技术革命主要源自于其内部发色团的神奇特性,因此研究发色团的激发态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该实验将科研成果转换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绿色荧光蛋白发色团激发态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性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模型构建、电子结构计算与动力学模拟以及数据处理与分析4部分。通过该教学实践,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计算过程排错能力以及实验结果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学生在科研论文的写作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请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作为全新的理念也同时代表着市场与物流的发展趋势。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都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绿色营销的发展必然对绿色物流体系提出要求,具有整合的依据。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两者在多个方面进行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2.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用于奖励GFP的原始发现者以及系列的重要发展推广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GFP已经成为现代生物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发光是一个很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早期的生物研究大多涉及分类、形成和生态方面,后来重点转移到生态、生化的研究,目前已进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从不同生物体内提取的荧光蛋白的结构、性质不尽相同.迄今,腔肠动物门多管水母属的维多利亚多管水母(aequorea vietoria)的发光蛋白系统研究得较为深入.  相似文献   

14.
《生物学教学》2008,(9):77-77
据2008年1月9日《新民晚报》消息,1月7日,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顺利产下了11头小猪,其中2头具有绿色荧光遗传特征,两头刚出生的“荧光猪崽”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发出绿色荧光。有关专家称,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生产转基因猪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多元整合课程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将蛋白质动态运动观察运用于本科生物化学教学实验中。该实验利用G蛋白偶联受体内吞原理,结合绿色荧光蛋白和荧光蛋白显微成像技术,观察受体蛋白的内吞过程及其下游招募蛋白在细胞中的动态运动。该实验操作性强、结果清晰直观,拓展了生物化学本科教学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蛋白质的运动特性及功能机制,并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和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应用性思维,在生物化学实验中以绿色荧光蛋白为对象,设计蛋白质表达与纯化的综合性实验,并以该实验为基础创新了自主实验考核方式.通过实验材料的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改进,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实施的方式对其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方式和规则的完善,增强了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KCα结构与转位的关系.方法用PCR的方法构建了4个PKCα突变体,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与pEGFP-N1结合后转移至质粒中,构建PKCα突变体-EGFP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它们在C2C12细胞中的表达及转位情况.结果pPKCα-EGFP-N1转染C2C12肌细胞24h后,细胞内表达的PKCα-GFP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细胞核中未见分布.pPKCα-βI-EGFP-N1、pPKCβI-α-EGFP转染C2C12细胞24h的表达产物集中在胞浆.pPKCα(-)-EGFP-N1、pPKCα(m)-EGFP-N1转染C2C12细胞24h的定位与野生型明显不同.结论PKCα的调节区(C1V1C2)尤其是RACK结合区(C2)、PKCα的催化区(C3V4C4)尤其是ATP结合位点与PKCα的转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制备可视化的转移消失蛋白(MIM)的I-BAR结构域重组体,克隆了顺联绿色荧光蛋白(GFP)探针编码序列的MIM-I-BAR基因.在6xHis标签原核表达质粒上成功构建了DNA序列.同时,实现了未标记荧光探针基因的MIM-I-BAR质粒的构建以作实验对照.成功转染至BL21(DE3)大肠杆菌细胞后,GFP偶联的MIM-I-BAR(MIM-I-BAR-GFP)蛋白表现出很强的可视荧光,该表达产物可方便的通过目测、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手段进行检测.此外,在考察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表达效率过程中发现,带有GFP探针的MIM-I-BAR重组蛋白在温度为10℃时产率最高,而并非37℃.这一特征与非荧光标记的MIM-I-BAR明显不同.研究证实该最佳表达温度条件适用于重组蛋白产品中量制备.所开发的带有荧光探针的MIM-I-BAR蛋白产品及其制备工艺在科学研究、生物医学应用以及药物开发过程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