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1.课程目标的定位 原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目的”来体现的.教学目的由彼此相互关联的三个领域组成,即:①知识方面;②能力方面;③情感方面。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都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课程目标.此目标在历史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既是重要目标,我们当然要努力去实现。  相似文献   

3.
赵军平 《课外阅读》2010,(12):89-89
与以往的历史教学大纲比,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所呈现的课程目标具有如下特点:(1)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属于人文教育。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形成三维目标,在知识、能力目标中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思想情感教育目标中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音乐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贯穿着素质教育的思想.突出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化传承价值等一系列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它最突出的特色有三个方面.一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二是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三是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6.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改革的一个“亮点”。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高考试题已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试题中均有体现。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过程与方法”列入课程目标伊始,引起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广泛关注。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历史新课程“过程”目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辉 《历史教学问题》2009,(1):97-99,4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理念.尤其是课程目标理念已发生了巨大的革新。根据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被确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去从不曾提及的“过程”成了历史课程的一个新目标.这显示出新课改已由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价值取向转变为“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新取向。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根据笔者对2000年以来的四大历史教学期刊《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9.
张娟 《历史教学问题》2004,(6):96-96,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已正式颁布 ,这是多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成果 ,该标准与原有的历史教学大纲相比较 ,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显著的变化。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为此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我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深感这三个层面互为关联、互为制约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其中“过程与方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精辟而又系统地阐述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是指导《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坚持“依标施教”,就是强调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结合省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教学观摩课,笔者认为,坚持“依标施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落实“三维目标”;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三、充分挖掘现有教材资源,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生了诸多变化。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强调“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在内容结构上,则为模块一专题一学习要点(即“若干教学目标构成一个专题、若干专题构成一个模块、若干模块构成历史学科”)的内容呈现方式。诸多的变化,决定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实践表明,教学中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茜  潘树林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108-111,12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颁行以来,对课程目标的研究成为十年来《标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相关研究论文50余篇。学界主要是对课程目标的结构层次做了分析和解构,同时也提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围绕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界就其内涵的问题、过程能否作为目标的问题、误区和策略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层次与特点、策略和误区等进行了研究。文章针对研究分布不平衡、课程目标研究全局观不强的问题,指出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同时应注重对三维目标的整体分析与研究,做到"三维一体,一体三面"。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强调了阅读在教学过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来,力图改变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提高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相似文献   

15.
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笔者结合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实际,对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新教材与以往教材进行了深入对比理解,并通过大胆尝试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标》)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历史课标》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历史大纲》)相比,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这是与先前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提到教学目的最为明显的区别.很显然,  相似文献   

18.
在十年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呈现出了以下特点:〈br〉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所要达到的层次和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阅读教学该如何体现三维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此笔者谈一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由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内容标准”“教学活动建议”中删除了《开罗宣言》等内容,因而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世界历史》、北师大版《历史》等也删除了有关《开罗宣言》的内容。在“台独”分子越来越狷獗、台海局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这样的内容取舍显然是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