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在哲学改革的探进中,我国理论界可以说已达到一个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但是,在这个共识下,仍存在很大分歧。实践唯物主义原则的含义是什么,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因而按照实践唯物主义原则构想的新哲学彼此差异很大,有的甚至互相对立。在这种情况下,澄清“实践唯物主义”原则的确切哲学意义,研究实践原则对其他哲学原则的导向作用,研究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当代发展的趋势,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首先分析实践原则的各种哲学意义,然后说明实践原则导向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和哲学体系的基本特点,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发展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2.
价值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是客体的属性、结构同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之间形成的一种客观现实的关系。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有需要的主体是价值关系的中心,主体的现实需要是价值的内在尺度,价值具有属人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客观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来没有割裂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而孤立强调某一方面。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新成就并没有证伪客观性原则,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仍要以承认客观必然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理论基础,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问题。实践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实践过程就是其客观性和主体性由对立趋于统一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也是辩证统一的。在辩证统一关系中理解主体性和客观性,在辩证统一关系中运用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也才能更好地认识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过分夸大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将其不适当地提升至本体论层次,从而形成所谓实践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一元论为背景理论框架,以经典作家的论述为依据,深入地批判葛兰西的错误认识,澄清实践、物质等基本范畴的辩证关系,对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个体主体性是实践生成的而非给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间的互动关系机制是个体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策源地,任何撇开具体的实践、社会和不断改造着的外部世界来谈论个体主体性及其生成问题都是抽象的、空洞的。从宏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方式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维度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从微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的知识增进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整合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能力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逻辑规律的存在、产生和发展及其客观基础等方面,论述了逻辑规律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作者认为,逻辑规律决非是事物本身的规律,只有正确看待逻辑规律与事物规律的关系,才能把逻辑学与哲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问题是当代哲学和人文科学最为关注的一个理论热点.近年来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涉及哲学、文学、美学、史学等诸多学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起到了很大的观念启迪作用.然而,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两种从不同的极端曲解主体性的倾向:其一是将主体性与客观性根本对立起来,把主体性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同义词和专利;其二是将主体性绝对化,把主体性无限地夸大、抽象地发展.如何科学地理解主体性?客观的历史是否排除主体性?主体性与历史客观性是否根本对立?在客观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充分地发挥主体性?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作出科学的阐述,不仅对于哲学和史学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主体性不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历史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因而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也不否定历史主体的选择性。选择性是主体性的集中表现。历史过程是由主体的选择构成的,历史规律是通过主体的选择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主体的能动的选择性的统一;主体性的实质是主体以自身的根据对自身活动的自觉的选择这样一种性质。坚持主体性原则就是坚持主全的  相似文献   

10.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把客观的自然存在物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马克思新反映论把客观的实践活动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二者在坚持客观性原则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新反映论的特性在于认识的主体性,坚持承认主体性的客观性原则。马克思的新反映论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人本主义具有相通的世界观,三者的角度不同,侧重点有差异,但均统一于实践。因而,实践唯物主义是完备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机械分割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说后者是前者的推广应用;把实践观点和唯物史观割裂开来从而使两者产生蜕变,把历史规律客观主义地讲成凌驾于人类历史活动之上的预成公式,把1844年《手稿》指为唯心主义,都属于误读和误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列宁物质定义的内涵是融客观性和可知性于一体的,它以范畴的形式凝结着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因而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基石的地位。而列宁关于“物质的唯一特性”的观点则是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唯心主义的错误说的,指的是只具有客观性的物理学的物质;而不是同时具有客观性和可知性这两个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尽管它是整个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但不能作为哲学的物质范畴来使用。只有坚持列宁的物质定义,许多理论问题才能得到阐明,否则,必然导致混乱和失误。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之关系问题,是价值论研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厘清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出发,扼要地探讨了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多样化与一元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哲学研究》第4期发表了王金福、李同洲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问题》一文。文中对马克思的实践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特别是针对笔者在同年第1期《哲学研究》发表的《论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一文中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主张实践观只是体现客观性原则而排斥主体性原则的观点。借回答王、李二同志的机会,笔者就主体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课在相当数量的学校教学中摆不上位,在教师安排上兼课代课的多。对教学规律和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的研究不够。反映在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教学成人化,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非常普遍,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让教师牵着鼻子走,其结果必然是死记硬背。实践证明,没有好的教法,好的课堂组织形式,就谈不上培养学生好的学法。因此好的学法一般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的,教法与学法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改革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探索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理论思维宝库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独创性贡献,是战斗的无产阶级的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在哲学教学中怎样从横向对比和纵向发展的角度,清晰透彻地阐述这个观点,却有一定的困难。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找到历史发展的联结点和理论逻辑的结合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可以找到探索的路标和解疑的钥匙。在《提纲》中,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以实践为基础和轴线,以精辟凝炼的语言,深刻地阐明了他的历史观、自然观和认识论的主要之点,特别是阐  相似文献   

18.
一所谓实践唯物主义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它的全部理论原则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二是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起源与形成问题,理论界有人说它起源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有人说它形成于《神圣家族》一书。我认为上述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原则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才能形成主动地应用数学的意识、习惯与能力 ,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从而进一步发展个性 ,形成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一、尊重学生现有水平 ,引导他们顺利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越主动、参与面越大 ,学生个体与教学整体就越协调 ,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大 ,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对以往人性论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论;二,阐明了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三,注意并提出了人的本性的可变和不可变属性的关系,即“一般人性”和被每一历史时期“改变了的人性”的关系;同时,还论证了抽象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辩证统一。可是,长期来,“人性=社会性=阶级性”命题,在我国被认为是不容争辩的。因而使得我们对于人性的研究明显地落后了。所以当前,人性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首先要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基本内容做起。下面我们就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性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说一点意见。先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有些同志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推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否定人性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上述论断是针对费尔巴哈排斥人的社会属性而言的。费尔巴哈在论证人的本质时,除了“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马恩选集》第1卷第50页)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