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爱农在绍兴光复的时候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以武昌起义为突破口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十一月四日,杭州光复了。  相似文献   

2.
看完《朝花夕拾》的人大概总不会忘记那个说话钝滞尖酸、眼球白多黑少、喜欢喝酒乃至酒醉而落水身亡的范爱农。范爱农为什么会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想,鲁迅先生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范爱农是鲁迅先生早期的战友,他耿介、爽直、渴望革命、追求革命,不愿跟旧势力同流合污,除了绍兴光复后的那几天他着实高兴了一阵  相似文献   

3.
见到广西《中学文科教学》1985年6期里《<范爱农>备课手记》一文中称“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为“不符合当时的实际”,说是“鲁迅”为作者于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的署名,而绍兴光复在1911年,岂有预先使用七年后才出现的名字的道理?于是便断定“这是作者在细节上的失误。”好象还有两家语文刊物也刊出了类似的文字。其实,依我看,“失误”倒不在鲁迅,而在《手记》作者自己。  相似文献   

4.
细节描写,是文学再现生活的必要手段。俗话说:于细微处见精神。许多精妙的细节描写,往往从一个侧面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社会的风土人情、时代的风云变幻。高中第五册《范爱农》一文中“喝酒”的细节,就是一个范例。课文中六次提到范爱农“喝酒”的事。第一次是鲁迅与范爱农从日本回国后第一次见面。其时是辛亥革命前一年的春末。范爱农是一九○八年回国的。当时,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将巨额赔款摊到各省,大小官员又乘机敲榨勒索,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加上水、旱、霜灾,以致民不聊生,哀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回忆散文《范爱农》已被选作中学教材,鲁迅和范爱农“通电之争”的问题自然要提出来加以考察和辨析。在《范爱农》一文中,鲁迅谈到徐锡麟因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而被害,在日本的绍兴籍学生开同乡会的情况时说:  相似文献   

6.
范爱农,名斯年,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后因贫困而中途辍学。归国后,在绍兴乡下教书糊口,受尽侮辱和迫害。辛亥革命后,鲁迅任绍兴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聘请他为监  相似文献   

7.
范爱农,名斯年,浙江绍兴人,留日期间与鲁迅相识.后因经济拮据,无力缴纳学费,回归故里,“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范为人刚直,不苟随和,故为世俗所不容,“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1911年鲁迅“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时,聘范为学监(即教务主任).后来鲁迅到南京,供职教育部,范爱农的学监便被后任校长孔教会会长傅力臣“设法去掉了”,对范因此而失业.鲁迅在北京时,很想为范“寻点小事做”,“然而没有机会”,因而范的“景况愈困穷”.1912年7月范爱农曾给鲁迅一信,内云:“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不久,范即死于水.鲁迅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回忆性散文《范爱农》中写到辛亥革命的前一年,即1910年在熟人的客座上和范爱农重逢时写道: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这里写范爱农称作者鲁迅为“鲁迅”系鲁迅的疏忽。大家知道,鲁迅先生写文章署名“鲁迅”始于1918  相似文献   

9.
《范爱农》一文中,作者和范爱农有这么一处对话:"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周树人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是在一九一八年发表《狂人日记》时,而这个对话则是一九一○年.显而易见这是鲁迅先生的笔误.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有些取材于绍兴的作品,在描写人物的衣着时,常常写到“毡帽”。例如,《故乡》中的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范爱农》中的范爱农是:“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阿Q正传》中,阿Q的毡帽则被地保拿去作“抵押”……  相似文献   

11.
我叫范莲子,今年七十五岁,住在绍兴市皋埠桥河沿。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范爱农》中写到的范爱农,就是我的父亲。范爱农在皇甫庄的时候父亲范爱农,名肇基,号霭农,小名阿庆,书名叫范斯年。一八八三年四月九日(农历三月初三),出生在绍兴皇甫庄。他从小跟村里的农民很熟悉,村里人都亲热地喊他“庆倌”、“魁倌”。皇甫庄在绍兴城东北三十多华里。这里,村外四面环河,村内河流交叉,处在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带。因此,我们乡下有“皇  相似文献   

12.
秋瑾(1879——1907),字璇卿,留日时易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1904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05年,在日本参加光复会和同盟会。1906年初回国,先在浙江吴兴浔溪女学任教,后到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和妇女解放的思想。1907年初,回绍兴主持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堂,组织光复军,准备武装起义。同年7月,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秋瑾随后也被捕入狱,最后在浙江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年仅28岁。秋瑾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作为一名普通的妇女,她能够冲破家庭和社会的重重压力和束缚,投身于社会和革命活动中,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她做到了这一切,并最终成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行者。她不但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中华妇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且她在短暂的生命里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她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成为一名颇具影响的、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诗人。她的作  相似文献   

13.
李燮和与辛亥上海光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上海光复中的李燮和,史学界所论较少;人物传记作者提及李燮和者,也是贬多褒少。而当时,他是一个称职的革命领导者,他在沪上经营时期对军警的积极运动;在光复上海中的谋定而后动、冲锋陷阵;胜利后的功成不居;对同盟者的宽宏;对下属的关怀,无不体现着一个“革命家巨子”的风范。为了真正做到尊重历史,这些必须给予应有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鲁迅1926年写的追忆友人范爱农的散文。作者以范爱农的真实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亥年)推翻满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革命。在这之前,我国各层人民已经组成不少革命团体,积极进行反清斗争。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兴中会和同盟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二十世纪初,以同盟会为首的革命团体,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到1911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范爱农的死不仅仅是清醒正直的知识分子个人的悲剧,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为此,他写下了日记,写下了《哀范君三章》.十四年后,又"旧事重提",以散文的形式写下了《范爱农》这篇闪耀着批判锋芒的作品.《范爱农》是那样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这除了史料翔实,感情真挚外,还得力于抑扬法的成功运用.文章先从发电报的争论写起.反清猛士徐锡麟被清政府杀害,他的心被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消息传到东京,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不满,为打电报痛斥清政府而分成两派.当鲁迅提出发电报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  相似文献   

16.
范爱农遇难后,他的挚友鲁迅先生为此写了《范爱农》一文,表示了沉痛的悼念。文章里有这样的话:“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是还是自杀。”“我疑心他是自杀。”范爱农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范爱农的女儿、现年七十四岁的范莲子在接受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访问时说:她父亲是被人谋害的。范莲子说,她父亲从小就爱游泳,水性很好。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由《水浒传》横逸斜出,故可称为水浒之“外典”。二书情节有连带,但命意大不同,艺术视角更是各逞其姿。《水浒传》的结构,颇近乎西欧十六世纪后之“流浪汉小说”。人奔波着,景转换着,作者视线,随书中人物行踪而游移。小说开篇,就突现了这种风格。由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到第十四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人物迭出的序列为高俅——王进——史进——朱武、扬春、陈达——鲁达——李忠、周通——林冲、高衙内、陆谦——柴进等;场景转换依次为东京——史家村——少华山——渭州——雁门县——七宝村——五台山——桃花庄——桃花山——瓦官寺——东京——野猪林——柴庄——沧  相似文献   

18.
沈兼士(1887——1947)先生,浙江湖州下昂竹墩村人.青年时代,与其兄沈尹默同赴日本东京留学.在东京时,曾随章太炎先生习音韵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辅仁大学执教,在语言文字学的研究上有许多建树,包括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六书理论的研究,对音韵学的研究,对训诂学的研究等,尤其是对“语根字族”——同源词的研究,曾受到学术界很高的评价.蔡元培、郭沫若、杨树达、陈寅恪、魏建功、吴承仕等都曾与之切磋.沈兼士先生的著述收于《段砚斋杂文》、《沈兼士学术论文集》.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故乡     
一、故乡对鲁迅的影响绍兴有7000多年的历史,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名人辈出,今天作为魅力城市以其具有活力的经济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受人瞩目。绍兴是鲁迅的故乡,鲁迅在绍兴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他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  相似文献   

20.
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