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汇语义学是语言研究中最早开始的,但却是研究的最不深八,最不全面的~个部分。其最早涉及到的课题是词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亦即词义是什么的问题。首先对此发生兴趣的是古代哲学家,他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命名说”,二是“概念说”。持“命名说”观点的希腊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和稍后的哲学家柏拉图等认为,词由形式和意义两部分组成,词与事物之间是命名(或曰“指称”)关系,即词的形式——→词(符号)←—一词的意义D命名关系分事物“概念说”认为,词指称客观事物并非是直接的,而要经过“概念”(即调义)的中介。此…  相似文献   

2.
传统哲学往往混淆语义学、语用学和发生学的区分,将语义学的指称和指称对象引向形而上学的指称和指称对象,用语言外资源来解读语言和语言现象,否认语言有意义,或不承认其独立存在。在语义学中,指称是指一个语言表达同其所指对象的关系;指称对象是由语义学性质、功能和内容所决定的语言对象;语言的意义是一种抽象的实在,以语言表达的核心语义内容即语义标记表现出来,指称和指称对象等都是从意义派生出来的。语义学指称和意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语言的描述和表达是否有意义,直接反映了科学本身的正确与有效与否。近代以降的意义理论大致有指称关系论、证实方法论、意义整体论、意义用法论、意向论、意义释义论、意义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几种。本文具体介绍了这些意义论的基本思想,提出近代意义理论观念不统一,理论上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意义”这个概念本身理解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及对“涵义”、“意义”这两个概念未如严格的、固定的区别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肖川 《江苏教育》2007,(11):23-23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尽数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阐释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  相似文献   

6.
浅谈语言思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心理学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其焦点是存不存在无语言思维,无语言思维是不存在的;无思维语言也是不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语言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言。两者无法分开。 我们认为思维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用概念进行的思维”——语言思维。为什么只有语言思维,而别无其他?自从人类有了语言  相似文献   

7.
科学语言的描述和表达是否有意义 ,直接反映了科学本身的正确与有效与否。近代以降的意义理论大致有指称关系论、证实方法论、意义整体论、意义用法论、意向论、意义释义论、意义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等几种。本文具体介绍了这些意义论的基本思想 ,指出近代意义理论观念不统一 ,理论上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意义”这个概念本身理解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及对“涵义”、“意义”这两个概念未加严格的、固定的区别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阐释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德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 1874-1945)在《人论》中指出:“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则是这个符号宇宙的各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有三种不同的对应关系:指称意义相同,文化意义不同:指称意义相同,文化意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指称意义相同,文化意义相似或相同。根据以上不同的对应关系及相关翻译原则,在翻译含有动物词汇的英汉短语时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形象替换法及意译法。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在其《泰阿泰德篇》中说过:“语言这个题材,也许是一切题材中最大的。”这真是一种超前的预见。他当然不会想到两千年后.人类的哲学文化会发生所谓“语言学转向”。从哲学上发现语言,提出语言本体论,这当然是哲学的一大进展。人生活在三个世界中:客体的世界、思想的世界和语言的世界。语言与物理客体世界和主体思想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语言哲学的形而上学前提,也是其真正的主题。自古以来,就有实言、顺言和无言三种语言观。实言,就是消极的语言观,所谓“以名举实”(《墨经·小取》),或柏拉图所说的“名字的本分是表达…  相似文献   

11.
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物理概念与日常语言中所用的普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是物理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大致有三种情况:l.物理中的意义与日常语言中的意义完全不同。例如质量,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说“教学质量”,“产品质量”,这里质量是指产品或者工程的优劣程度。而在初中物理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2.把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加以推广或者严格的定义,使之成为物理中的概念,这是科学上常用的方法。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力”这个概念了。例如说“这个人真有力,能拉动两千斤重的车  相似文献   

12.
肖川 《青年教师》2007,(4):41-41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尽数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  相似文献   

13.
意义如何确定指称这一问题,一直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界和逻辑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摹状词论”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指称是由描述或反映其意义的摹状词确定的。“语境论”认为,语境是意义确定所指的决定因素。其实,这两派理论都有其合理因素,也有其缺陷,应当就此问题结合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论”把握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平时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发言中,总是出现类似“这个角比直角大,所以是钝角”这样并不严密的说法。透过学生的语言,我们应该承认学生对什么是钝角这个概念已经理解了,只不过语言表述时少说了一半:还要比平角小。  相似文献   

15.
“语言混合”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且为经济、政治和意识相互作用下的语言结果。这种现象最初的语言形式为“混杂语”中的“皮钦语”。它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混合语”,其产生有以下几种说法:妥协说、自尊说和势力说等;另外,“语言混合”过程中的语言变体概念本身,如“混杂语”和“混合语”,及与人们所认知的语言变体,如“中介语”和方言等存在着关系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表现性语言相对指称性语言而言。结构主义语言学根据符号的性质,把语言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又因其能指和所指重合程度与侧重点的不同,把语言分为“表现性语言”和“指称性语言”。前者强调语言的功能,其目的在于表现主观的某种态度或情感。因为它主要是形象思维的结果,所以有人称之为艺术语言。后者强调语言的指称功能,即字典意义,其目的在于陈述客观的道理或事件。因为它主要是抽象思维的结果,又被称之为逻辑语言。在语文教材中,表现性语言十分活跃。文艺语体用它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说明话体、科技语体也常用它来说明事物…  相似文献   

17.
释义,是一种重要的说理方式。不少文题,要解释概念。如“生命的价值不在延续而在闪光”这个文题是一个判断,也是文章的主旨。但是什么是“延续”,什么是“闪光”,二者有着怎样的关系,要有正确的理解。“延续”是指寿命的延长;“闪光”是指“贡献”和“创造”。明乎此,可知题意是:生命的价值不在寿命的延长而在于创造和贡献。“延续”和“闪光”出现在“不在……而在……”的语言形式中,二者是对立的吗?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在延续中闪光,强调的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8.
指称晦暗性现象是传统的、尚未有明确定论的语言现象。语义学及其分支学科对其有过相关的论述。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内涵说和心理空间说。在语用一认知框架内,指称晦晦性现象可以理解为“一个形式的基础语义功能,通过语用得到引申并用以指称其他对象、表达其他意义”的语用歧义现象。指称晦暗性现象语用歧义说的提出,不仅体现了语用综观论的思想,而且还能充分验证语言认知结构隐喻性的特点,为全面透析指称晦暗性现象的本质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语言混合”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且为经济、政治和意识相互作用下的语言结果。这种现象最初的语言形式为“混杂语”中的“皮钦语”。它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混合语”,其产生有以下几种说法:妥协说、自尊说和势力说等;另外,“语言混合”过程中的语言变体概念本身,如“混杂语”和“混合语”,及与人们所认知的语言变体,如“中介语”和方言等存在着关系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从词性的角度看,“美”本来是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形容词只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不指称事物本身。追问“美是什么”犹如追问“愉快是什么”、“好是什么”、“慢是什么”,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美”是属性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属性概念只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而不反映事物本身,不存在“是什么”的问题。从事实的角度看,“美”表述的是一种主观情感状态而非客观实体,追问“美是什么”是缺乏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