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焚书坑囚     
果果和新新乘坐古古博士研制的A5时空机,来到了秦朝,正赶上秦始皇要下令焚书坑儒,他们想上前阻拦,可是被官兵拦住:“站住!这里是刑场重地,任何人不得入内,小孩滚到一边玩去。”这下果果和新新着  相似文献   

2.
责任     
不之 《高中生》2015,(4):63
未来世纪的一群热血青年在反复探讨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后认定: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造成这一落后现象的主要原因,只要能成功地制止秦始皇那一番愚蠢举动,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学术沉闷、思想僵化也不会出现……他们的结论是:改写中国近代悲愤屈辱史的责任已经历史性地落在了他们肩上。  相似文献   

3.
纵观古今中外,论贡献,秦始皇罕有其匹;却因“焚书坑儒”,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唾骂。历史上搞焚书坑儒的统治者大有人在,而秦始皇既不是始作俑者,又不是施暴最甚者,为什么“焚书坑儒”的罪名,总让秦始皇一人背负?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焚书坑儒已经两千多年了,“文化大革命”前后,诸家高校中国通史教材大抵套用“两分法”的模式,对焚书坑儒也“一分为二”。近年,由十所院校编写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通称“十院校本”),首先在体例上将焚书坑儒纳入“巩固统一的措施”,接着在叙述焚书坑儒后评论道:“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表现,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禁止‘以古非今’的反动活  相似文献   

5.
叛徒、卖国贼林彪和历代的反动派一样,都咒骂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暴政”.“焚书坑儒”真是这样的一件坏事吗?只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加以分析,就会看清“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什么,也会知道林彪之流大骂“焚书坑儒”的目的何在了.(一)“焚书坑儒”是在秦统一六国后,儒家和法家的剧烈争论——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引起的.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实行郡县制;儒家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坚持恢复分封制.公元前二一三年,儒家淳于越在秦始皇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大肆攻击郡县制,叫嚷:如不恢复奴隶制之古,就不能长久统治下去!已升为丞相的法家李斯当即奋起批驳淳于越的谬论,并揭露反动儒生以办“私学”为名,结党营私,制  相似文献   

6.
纵观古今中外,论贡献,秦始皇罕有其匹;却因"焚书坑儒",两千多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唾骂。历史上搞焚书坑儒的统治者大有人在,而秦始皇既不是始作俑者,又不是施暴最甚者,为什么"焚书坑儒"的罪名,总让秦始皇一人背负?  相似文献   

7.
论秦始皇在“独尊儒术”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代的“焚书坑儒”,秦始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官学中儒学并没有因焚书坑儒而被罢黜,儒学仍然是秦代的御用学派。历史上,秦始皇执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益于儒学发展的措施,为先秦时备受冷落的儒学在后世获得独尊地位奠定了基础。不顾及这些基本历史事实,仅因为“焚书坑儒”事件而否定秦始皇在“独尊儒术”过程中的历史作用,是片面的,也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8.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了推行并保障新政实施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说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和改革举措是正确的、进步的,而为推行和保障新政实施的“焚书坑儒”举措却是错误的,这在逻辑上就讲不通. “焚书坑儒”不能仅从文化史的视角考察评论,不能说是“文化浩劫”.从社会发展史的视角审视,以行政权力强力控制意识形态领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行动失败     
伴随着一声巨响,古古博士、果果和新新乘坐着A5时空机冲上天空,驶入了时空轨道,时空机如箭一般向前奔驰。过了一会,时空机停了下来,目的地到了。打开舱门,眼前是一座大红宫殿,果果看了,不由赞叹道:“可真豪华啊!”然后呆呆地凝视这一切。新新插话道:“别观光了!我们三  相似文献   

10.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加强思想专制的暴力政策,关于坑儒的情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当时由于为秦始皇求仙药的方士有诽谤之言,又相邀逃亡,秦始皇于是派御史侦察咸阳的儒生方士,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人知之以惩后”。那么,秦始皇是如何“坑儒”的呢?  相似文献   

11.
大秦英豪     
语文课上,王老师讲了一个很拗口的成语——“焚书坑儒”。大奇立即举手:“老师,什么叫‘焚书坑儒’?”王老师和颜悦色地回答:“焚书就是烧书,坑儒就是活埋书生。这是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为了在思想上统一全国,而采取的残暴手段。这使得中国在秦朝以前的大部分文明都被丢失了,导致现在科技落后,老受欺负。”大奇想:如果秦朝没有焚书坑儒,说不定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于是,大奇决定改变历史!一放学,大奇就来到懒蛋博士家,乘坐时光穿梭机,飞去了两千年前的秦朝。“咕咚”一声,大奇落在一堆硬邦邦的东西上。大奇一边揉屁股一边打量:这…  相似文献   

12.
笑笑笑翻天     
日积月累语文老师让学生用:“越……越……”造句。王小聪第一个举手发言:“课文越短越好背;生字越多越头疼;作业越多越烦人;零食越多越过瘾;足球越踢越好玩……”“你是怎样一口气造出这么多句子的?”老师问。“老师,”王小聪大声回答,“我天天都是这样想的!”有一天小宝在上历史课,听到老师在讲秦始皇的暴政焚书坑儒,就摆出一脸很不高兴的样子,正巧被老师看到,就问:“小宝,谁惹到你了?”小宝回答说:“秦始皇!”老师问:“为什么呢?”小宝说:“因为他没把书烧完!”学习雷锋好榜样,老师让同学们每天做一件好事。贝贝同学第一天说拾到了五分钱…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历史上引起很大反响,评论者代不乏人。以往的评论多全面否定,没有对这一历史事件做出一分为二的正确评价。“四人帮”的喉舌罗思鼎出于其主子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治需要,则把“焚书坑儒”吹得天花乱坠,肆意歪曲它的性质,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福娃游奥运     
公元3000年,人类终于发明了时空机,坐上这种飞行器,人既可以超越未来,也可以回到过去。福娃有幸成为首先使用者,他们坐上了时空机,心想:“我要去哪里呢?”“我们回到过去吧,看看古埃及金字塔的秘密!”妮妮抢先说。欢欢大喊着:“还是去未来吧,我们去游火星学校!”他们正吵得不可开交, 火星娃发言了:“能带我一起回到过去吗?我知道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国人发明了时空机,过去一定还有很多的杰作,我太想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秦始皇加强思想专制措施的“焚书坑儒”,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讲解秦始皇“坑儒”的知识点时.大多数老师给学生的解释是秦始皇下令将四百六十余名儒生和方士坑杀,“儒”指“儒生”。即推崇儒家学说的知识分子。如此会误认为秦始皇打击的对象是方士和儒家学说及其追随者了,道家、墨家、名家、纵横家等其他学派的支持者不在打击的...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一年二月,在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十分尖锐的严重时刻,林彪反党集团那个曾在广东进行阴谋活动多年的主要成员,别有用心地搬出唐人章碣的《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的意思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虽有函谷关之固、黄河之险,也保不住秦始皇的皇帝宝座;不久山东的人民纷纷起来造反,秦朝便被不读书的刘邦、项羽推翻了.这首诗把“焚书坑儒”作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完全是混淆是非,歪曲历史.林彪一伙在庐山发动反  相似文献   

17.
解方彤 《历史学习》2003,(11):45-47
一、选择题人们在评价古代有作为很有影响的皇帝时往往首先想到“秦皇汉武”,回答1~5题1.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A.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B.他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他修筑了长城D.他焚书坑儒2.秦始皇时创立的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B.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C.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D.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3.汉武帝一改汉初“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主要原因是①各地流民暴动不断②匈奴对西汉边境的骚扰③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增强④王国严重威胁中…  相似文献   

18.
《旌儒庙碑》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当年秦始皇坑儒的故址“坑儒乡”(今陕西临潼)建立儒庙时立的碑。它是唐玄宗尊儒反法,攻击秦始皇“焚书坑儒”,为反动儒生鸣冤叫屈、扬幡招魂的历史见证,是我国历史上反映儒法斗争的一份极好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2007年版,第8页)说:“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秦始皇下令烧毁所有《诗》《书》等诸子百家书。”笔者对此产生了疑问.秦始皇“焚书”的范围不仅仅是诸子百家书.教材没有详列也无可厚非。但是单就焚烧诸子百家书而言.是否真的烧毁了“所有”呢?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使学生正确认识农民战争对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史实和人物。 教学重点:要使学生了解起义的原因和作用。难点:怎样评价秦始皇、项羽、刘邦这些历史人物。 一、秦的暴政 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利用新建立的封建国家机器残酷地压迫剥削人民,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把广大人民推向死亡的边缘。秦的暴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第二年又活埋了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多人。这两件事,历史上叫做“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人民负担沉重。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交给朝廷作赋税。秦末农民的赋税负担“二十倍于古”,造成“竭天下之资以奉其政”,成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