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成长表现为精神的成长,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精神,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精神教育就是促进人的精神发展的教育,是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倡导并实施精神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是一个人所受完整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大学人教育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教育与大学精神失落的原因,人教育与大学精神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兴人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建设现代教育精神的问题。教育精神建设对我国教育改革来说极为迫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精神应包括深厚的历史感和与时俱进的继承精神和转化精神、广阔的开放视野与兼容并包的学习精神、勇于开拓和勤于反思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三个互为体用的方面。与之相应,建设中国教育精神,需要我们更为深刻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更为明确的学习意识和开放意识、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4.
现代美育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政云 《教育探索》2002,39(7):18-19
本通过对现代美育的阐释及其与创新精神间内涵联系的梳理,揭示了现代美育的感性教育、情感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功能,及其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非智力因素看具有现代精神的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教育界提出、并很快得到广泛响应的非智力因素问题,实际反映了现代教育转轨和现代人才需求倾向,很值得深入讨论。教育期望与时代需要一般地说,教育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教育。按大家习惯的说法,教育现代化包括硬件(投资、设施、教材、师资、环境等)和软件(思想、目标、体制、途径、方法等)两个方面的现代化。教育努力和活动指向是以人才成长为追求和目标的,社会要求和衡定也以人才规格为出发点和标准。所以,教育自身和社会需要的现代化,核心就是要培养出现代建设者,现代接班人,现代人。现代人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现代大学精神—由全球化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形势已经明朗化,对教育的冲击和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文章通过对全球化形势和教育关系的分析认为,现代大学教育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撑,这种精神即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自由自主:书院教育精神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游离于科举之外,以道德人格涵养为目的,以对个体内在素质的高度关照为特色,以教育教学的自由自主为精神。重新解读书院教育及其精神,不仅必然会引发我们对当代大学教育的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而且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也会具有很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大学体现着中国体的整体精神,这种整体精神与目标的未来教育思想在培养目标上有共同性,同时又由于目前的未来教育思想立足于西方化,因而它们又存在着差异性,未来教育应当吸收中国古代大学的整体精神作为其化开发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教育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入手,对中国教育工作者科学精神的迷失,教育学风问题凸显,中国教育学风纠正与教育评论的使命,21世纪中国教育应倡导的教育学风等现实问题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创新传统。这集中体现为制度和实践的日益突破,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同时,中国的教育传统又具有两重性,既拥有丰富的教育创新资源。又存在着阻碍创新的惰性力量和消极因素,中国有两个主要创新思想传统-古代的和现代的,对这两者的利弊得失也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课题组 《天中学刊》2002,17(1):109-11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源于人类对自然和人世的认识,前者以物为尺度,追求真实,推崇理性;后者以人为中心,追求美好,推崇情感,它们一起构成人类精神文化的精髓,是完善人的心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思想理念。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教育的偏差,导致了人文教育的失落,加上中国传统中缺乏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致使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加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强化人文教育,重建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完善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注重大学生知识的内化。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基本良好,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亟待加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关键在教育,学校要构建合理的目标体系,把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到各种内容体系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在教育过程中,注意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民族文化教育与外来文化教育相结合,培育富有时代感的新型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程度,是检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内在特征,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迷失和精神发展的当代危机,呼唤精神教育;人的精神大厦的构建包括心理、道德和审美三个层面,因此精神教育的内容也是由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构成的一个大“道德教育”体系,三者是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动态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精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识教育是带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它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香港中文大学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之视野,培养其抽象与综合思考之能力,使其在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通识教育为大学整体教育之重要部分。”本文主要以香港推行的通识教育为基础,讨论通识教育对模塑大学教育精神的作用。一、通识教育的源起与大学教育的历史使命通识教育源于西方大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中…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哈军工创建的甲子年.哈军工之所以创造了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主要原因是在办学中形成了哈军工精神.陈赓的教育思想、观念,是哈军工精神的核心,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如,“善之本在教育”,突出强调把握教育的方向和根本目的,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前提;“教之本在师”,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关键;“一切为了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强调突出重点,创建特色,这是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理性化思维,国际化视野,现代化意识,法制化走向是教育理性的基本内涵,知识分子是教育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力量,倡导和培养他们直面现实的批判精神,爱国爱民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献身精神,创棒辟莽的求索精神和把握时代走向的科学精神,是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使现代中国人在能够生存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本从人的发展角度,论述了教育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社会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代中国的教育精神研究状况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发现对其概念内涵的理解和阐述随意性强而比较凌乱.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教育精神的内涵特质,研究其缺失的原因,并对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精神的建构给出合理的策略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的教学研究,是改革创新的产物,贯彻落实这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思想,以创新谋求课题实验的高质量,以创新谋求现代教育工作的新增长。  相似文献   

20.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企业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兴教育、办企业”中,秉持忠孝仁爱之德,凸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黎民百姓以及民族兴旺,并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创新精神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形成具备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精神。立足新时代,高职教育应将张謇企业家精神引入校园,为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共同进步做出贡献。对此,文章从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内涵出发,探究其对现代高职教育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