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猫》选自《郑振铎文集》第一卷《家庭的故事》。作者在《自序》中说:“我写这些故事……并不是我自己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决不是旧事的纪实。其中的人物更不能说是真实的。”这说明《猫》是一篇小说,在初一可作为一般记叙文来教。作品虽然写的是家庭生活中养猫的琐事,作者却能精心构思,小中见大,把养猫和人们的情操、品质联系起来,写得波澜起伏,形象逼真,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课文《云赋》是从孙荪同志写的《星云月三赋》中节选的一赋。赋,我国古代的一种韵文,这里含有歌颂、赞美的意思。这种文体,兼具有诗歌与散文的性质,大多铺陈风物,托物抒情。现在已经不用赋这种文体了,但是,现代散文中,有一类文章,往往吸取古代赋这种文体富有文彩和行文自由灵活、可以敷陈其事、咏物抒情的特点,而屏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一篇“访问记”形式的散文,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那山窝就是红石崖”,写“我们到红石崖去访问打豹英雄董昆”的途中情景。文章一开头就点出秋收、秋种完毕,正是打猎的好季节。引出了去访问打豹英雄董昆。董昆住在红石崖。在去红石崖走访猎户的路上,作者一方面欣赏深秋的景色和村边场园里的丰收景象,一边也在沉思:从董昆又想到猎人家乡的尚二叔。回忆起他小时候跟着尚二叔打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富有吸引力的说明文。蜘蛛本是人们习见的昆虫,行文着墨去说明介绍它,似乎没有什么必要,也是相当难于下笔的。难就难在人们既常见蜘蛛,却又知之甚少。若象昆虫学那样去写,知识性是强了,但又缺乏了通俗性,起不到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应起的作用。作者却从自己细致的观察,一步一步引导读者去观察,或整理过去观察所得关于蜘蛛的知识,同时又浅近地介绍一些新知识,使读者如对友人闲话,于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所以本文既有丰富的知识性,又有浓郁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占领了湖南,攻占了武昌,攻克了南昌、九江、安庆、南京,革命势力迅猛地扩展到长江流域。正在这时,陈独秀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反对我党建立武装,拱手送出了革命的领导权,使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阴谋得逞,发生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小说《夜》就  相似文献   

6.
《梅花岭记》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记事开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写史可法殉难的原因和决心。“知势不可为”,是史殉难的原因。“誓与城为殉”,说明史的决心。“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和“喜曰”,表现史的高风亮节。第二自然段接着写史可法殉难的经过和在梅花岭上埋衣冠的原因,点明梅花岭本题。史先是“拔刀自裁”,然后是“大呼德威”,最后是“大骂而死”。史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自然两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題解 1924年1月21日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史人列宁,在莫斯科附近哥尔克村逝世了。全世界的工人阶级都把列宁逝世看作是最沉痛的损失。全苏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24年1月26日至2月2日在莫斯科举行,斯大林同志代表全党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读了悼念列宁的伟大的誓词《悼列宁》。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全文分为六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部队决定休息两天”。写作者和阜平农民大伯的相遇,引起十年前和这家农民的认识过程以及建立起深厚老友情的回忆。这一段又可分为三小段: 第一小段,从开头到“我想买几尺布”,写作者和阜平农民大伯在天津重逢。  相似文献   

9.
一、题解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和他的妻子在一个海岛上看到的大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海伟大力量的赞颂。二、课文简析全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前四个自然节),记述到海岛的时间、海岛的特点和住处位置的优越。第四自然节,在结沟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写“每天潮来的时候”的见闻和感受,既具  相似文献   

10.
现代历史学家吴晗同志,依靠大量的确凿材料,给明末清初的爱国学者顾炎武立传,为我们写历史人物传记做出了榜样。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语言朴实是本文的特点,我们阅读时应该认真体会。简析全文可分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挖荠菜、吃荠菜这件事为线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新社会的幸福生活。并针对现实生话中有些青年人对老一代人的正确见解和行为不理解,以至产生了隔膜的情况,向青年人提出了“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希望青年人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主要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战国末期,势力强大的秦国,对六国采取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妄图把六国依次吞并。而楚国内部在联秦还是抗泰问题上斗争十分激烈。屈原针对秦王的阴谋,向楚怀王提出了联齐抗秦的主张。而秦王的使者张仪和楚国的南后郑袖、上官大夫靳尚等投降派互相勾结,以“奉献商于之地六百里”骗说楚怀王绝齐亲秦;同时郑  相似文献   

13.
《论鲁迅》一文是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正当全国人民隆重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这篇重要讲话于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二日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了。陕北公学简称“陕公”。一九三七年九月成立于延安。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干部的学校。招收来自全国各  相似文献   

14.
一、简析这篇文章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统筹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介绍如何应用统筹方法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扼要说明怎样才能使统筹方法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历史长篇章回小说。  相似文献   

16.
在旧社会,人到中年凄风苦雨,浊浪汹汹,大有心力交瘁之感。因此,儿时的童真,常常泛出心头,即使分明是苦涩的,也心甘情愿地“把当时的痛苦,一层层地摩擦干净”,咀嚼出淡淡的  相似文献   

17.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考试的场面。初试的场面是异乎寻常的庄重。几位有声望的声乐专家担任主考,陈伊玲在主考教授们面前镇静自如地演唱了规定的中外名曲,赢得了全场的一致赞赏,连一向以要求严格闻名的苏林教授也不由得点头默许。陈伊玲在二百多名考生中,宛如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一作者李渔(1611—约1680),字笠翁,号觉世稗官,明末,生于兰溪(现在浙江省兰溪县),从青年时起遍游四方,后流寓金陵(现在南京市),晚年迁移杭州,居西湖之畔,自称湖上笠翁。他是清代的戏曲理论家、作家。著有《闲情偶寄》,讲的是戏曲理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是一位蜚声现代文坛的著名进步作家,其小说和散文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书塾与学堂》作于一九三四年,是郁达夫此期撰写的一组自传体散文中的一篇,最初以“自传之三”为副题,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一月《人世间》第十九期上。本文是以追忆的叙事笔法撰写的自传体散文,通过书塾改建成县立小学堂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再现了作者少年时代的一组生活片断。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作者似驾驭着回忆,在旧事的海洋中漫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课題 该题是以定语连用的偏正结构词组为题,重心在后一定语“极其重要”上,即题眼。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二年九月七日,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一篇社论。社论是针对当时各抗日根据地在贯彻党中央精兵简政政策上存在的问题而进行论辩的。当时中央,为了克服日寇和国民党的进攻与封锁而造成经济上和财政上的严重困难,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