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到目前为止,汉语语法界对形容词的分类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单独成类的,有分为“谓词性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的,也有把“非谓形容词”归入区别词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谓词性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两者功能的比较,说明把“非谓形容词”归入区别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论语》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量的角度对《论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行研究,通过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特征比较,结果发现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论语》单音节形容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语料库定量统计的基础上,以高频单音节形容词“小”为例,区分形容词义项的量级与非量级,并从语义角度对单音节形容词与名词组合中的选择性关系进行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4.
“好A子”是一种状中式形容词性短语。“好”为程度副词;A为单音节形容词;“子”为颤音语气词。“好A子”在句中常处于谓、补、定三种语法位置,主要构成感叹句,也可构成疑问句。  相似文献   

5.
“红”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表事物颜色属性的单音节形容词,而且是单音节形容词中很重要且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在传统词汇语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语义学理论,以“红”为个案,考察“红+N”二字组合的语义结构关系,能初步建立汉语单音节形容词和后现名词性成分组合的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为进一步形式化提供语义信息和知识,从而为中文信息处理的词义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廖秀云 《广西教育》2004,(7A):85-85
在1999年以前的中师教材《现代汉语知识》(试用本)第二册“形容词”这一节内容里,曾有这佯的论述:“少数单音节形容词和动词一样,重叠时中间可嵌入‘了’或‘一’,例如:热——热一热,热了热;暖——暖一暖.暖了暖”、这就告诉我们,这里的“热”和“暖”原则上还是形容词.只不过它们能像动词那  相似文献   

7.
读李小梅先生的文章《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读55调辨》,很受启发,但李文对“雾蒙蒙”“香喷喷”“亮铮铮”“血糊糊”等ABB式形容词BB本调的确定有待商榷,《现代汉语词典》破例为ABB式形容词注变调的处理办法也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一些学者对词类活用提出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形容词是可以带宾语的。笔者穷尽性地考察了《老子》、《论语》、《孟子》中所有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其中形容词带宾语所占比例分别为22%、20%、40%,所占比例较大,不应视为活用。笔者认为先秦汉语单音节形容词是可以带宾语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形容词的划分问题,语法学界历来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中认为:因为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成分的词,故把形容词包括在动词一类之中。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认为:“如果把形容词合并于动词,把它作为一种半独立的小类,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不但“只有一件事为难:一般所说形容词,其中有的只能修饰名词,不能作谓语,(即非谓  相似文献   

10.
陕北晋语单音节形容词在表示程度上有原级、强化级、最高级三级变化形式。原级由单音节形容词构成;强化级由“形容词+AA式重叠成分+价”构成;最高级由“形容词+圪+AA式重叠成分+儿”或由固定结构构成。  相似文献   

11.
从《周易》、《诗经》、《山海经》等书所见“谓语+主语”格式看,上古汉语存在谓语在前、主语置后现象,不同于一般所谓“主谓倒装”句。《周易》“谓+主”格式的特点是以单音动词作谓语前置为主,《诗经》是以重叠式及连绵式形容词前置为主,《山海经》的特点则是单音形容词作谓语前置。  相似文献   

12.
《孟子》单音节形容词类同义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孟子》中单音节形容词做穷尽性的研究,构组出单音节形容词性的同义词群.在此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辨析同义词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3.
“唯谓形容词”应该是只作谓语的形容词,但目前论著中论说的“唯谓形容词”都不“只作谓语”,其中一部分或为动词,或为语素,或为成语中的一部分,其余的虽说都是形容词,但却可以作中心语、作补语、作状语,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唯谓形容词。从目前已有资料来看,“唯谓形容词”的存在是大可怀疑的。  相似文献   

14.
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用法是各地中考英语试题的一个考查热点。本文以2003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分析中考对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考查热点。考查热点一: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分为规则和不规则两种形式。规则形式如下:1.单音节词一般在词尾加-er或-est。例如:great—greater—greatest;tall—taller—tallest。2.以e结尾的单音节词只加-r或-st。例如:fine—finer—finest;brave—braver—bravest。3.以“辅音 y”结尾的双音节词,先把y变为i,再加-er或-est。例如:happy—happier—happ…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0年第6期第34页上刘法绂同志提出《似是而非关键要摘清“非”》的观点,对此笔者不能苟同。笔者以为,对似是而非的问题,关键应当搞清楚“是”,理由如下: (一)对数学概念,它正确的内涵和外延(即“是”是确定的,而违背其内涵和外延的概念(即“非”)却有无穷多个。例如,平行四边形的“是”仅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但其“非”有:仅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任何一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任意的五边形、三角形、六边形,等等。因  相似文献   

16.
从描述翻译研究理论出发,以戴乃迭翻译的《边城》中的100例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译文为语料,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为辅,对广泛存在于汉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英译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戴乃迭对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翻译主要采用以下6种方法:避开文化冲突、调动整合机制、巧用反复手段、力求对应源语、保持意义对应和灵活选择省译。  相似文献   

17.
在山东省胶州市的土语中,“着”有着与普通话不同的用法,“着”可以用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的可能;可以附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后边表示状态等等。胶州话中“着”的分布很广泛,使用的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单音节形容词数量多、使用频繁且极富表现力,但历来对它的研究甚少。由于社会的发展、语言的演变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单音节形容词的词义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本文对单音节形容词词义的古今发展变化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力求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注意词义的古今变化,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新增了唯谓形容词,但唯谓形容词的研究还不充分,科研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教学语法应侧重系统性、易于教学,唯谓形容词的立类缺乏充足语料的支持。黄廖本《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中副词的所属词一直有变化,一些词是否为副词值得探讨;主语位置上的“副+名”存在矛盾,如果认为是状语,它不符合状语的特点和要求。如果认为是定语,则不符合副词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试论ABB式形容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的形容词中,有一类ABB式形容词。从外部形式看,这类形容词是由一个自由的或半自由的单音节形容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或动词性语素加重迭的BB构成:例如: 1、软绵绵孤单单黑魆魆慢悠悠急冲冲干巴巴其中“软、孤、黑、慢、急、干”等是形容词性语素。2、汗津津雾茫茫血淋淋贼溜溜油乎乎眼巴巴其中“汗、雾、血、贼、油、眼等是名词性语素。3、笑嘻嘻乐陶陶醉醺醺喜洋洋闹哄哄哭兮兮其中,“笑、乐、醉、喜、闹、哭”等是动词语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