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就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的配股和增发两种融资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回顾了西方经典理论对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的解释。认为在我国特殊的证券市场和公司股权结构中,在股权再融资及其方式选择时,具有我国特色,会综合考虑股权结构、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三者情况。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现状,对不同再融资方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上市公司配股、增发、可转换债券选择行为的潜在因素进行了剖析,从不同方面探索上市公司合理选择再融资方式的有效途径,并对上市公司融资创新采用多种融资方式,进行组合融资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期股市低迷,配股再融资风险日益凸现,其原因在于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裂且大股东股份非流通。这造成了大股东利用配股方式来侵害小股东利益。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从上市公司大股东成本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配股中大股东利用放弃配股、高溢价配股以及公司未来收益下降等方式.全面详尽地揭示了大股东剥夺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过于偏好股权再融资,再融资方式选择迎合政策要求。从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演变入手,主要从政策层面分析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星  郝颖  林朝南 《科研管理》2007,28(4):115-125
基于股权融资的市场时机理论,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再融资政策,本文较为深入地实证分析了市场融资条件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和资本结构的影响。检验期间内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流通股市价被普遍高估的市场条件下,再融资政策是导致股权融资次数差异的主要因素,而融资次数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利用市场融资条件的差异。对融资次数较多的公司而言:(1)利用股价高估的市场条件,通过股权融资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2)以往实施股权融资年份的股票市价对当前的资本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3)股票市价对上市公司IPO后资本结构的累积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对样本公司总体而言:(1)现时和历史的高估股票市价对公司资本结构均未产生持续显著的影响;(2)再融资政策的限制使得普遍的股权融资偏好并没有转化为普遍的股权融资现实结果;(3)总体平均负债率的下降,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获得较多再融资机会的公司吸纳了更多融资资金后的平均化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异质性视角出发,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现有股权结构对其外源股权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偏低,股权集中度偏高等因素制约着上市公司治理制度的有效性,弱化了公司治理机制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认知偏差的修正作用,这可能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股权融资偏好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将使大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同股同权,两类股东之间的利益格局将趋于一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将更加关注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从而积极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升,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体现,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将以更大的热情参与我国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内生偏好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般以为,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是由于不合理的成本因素、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与低有效的资本市场等原因造成的。本文分析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又一基本原因是管理者的内生融资偏好。如果公司绩效影响管理者的财富(或职位、声誉等),管理者的偏好将支配公司的融资决策。对称信息条件下,管理者将有充分的股权融资偏好;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果管理者对公司项目(或资产)拥有私人信息,且厌恶风险,管理者将最大限度地使用股权进行融资。最后,本文提出,管理者对股权融资的偏好是内生的,治理目前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所产生危害的基本思路是“疏”,而不是“堵”。  相似文献   

9.
现代融资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应遵循“啄食”理论(Pecking Order),即内源融资优先,债权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却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国外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期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鸣  徐璐 《软科学》2010,24(10)
以2006至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选择期权激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公司成长机会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时,上市公司选择期权激励的概率就越高;当公司规模大、风险高、股权集中、现金流充沛及监管严格时,上市公司选择期权激励的概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1.
以前国内盈余管理的研究都是基于年度财务数据,本文则以股权再融资为背景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季度盈余管理现象。实证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李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时间分布特征。国外学者研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动因的盈余管理时,大多使用季度财务数据。我国尽管从2003年开始就应经有完整的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数据,但是很少有国内学者采用季度数据研究资本市场动因的盈余管理。研究资本市场动因的盈余管理时,采用季度数据响度与年报数据有许多优势。本门通过采用季度财务数据,基于中国资本市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前后季度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及时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长期市场表现:过度乐观还是反应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购买持有超额收益方法还是使用日历时间组合方法都可验证中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2年内总体上表现强势特征,这与美国股市私募发行后公司长期业绩表现不佳的结论相反。并且对于全部定向增发样本,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5年的经营业绩都要显著好于与配比公司,验证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宣告信息反应不足。此外,没有发现直接证据支持大股东将定向增发作为掏空上市公司进而实现利益输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业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同观点交织碰撞,结论相差甚远。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治理又决定着公司经营绩效。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公司绩效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对我国制造业2008年252家沪市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上市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负相关的结论。并提出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彦文  郭杰 《科研管理》2012,33(11):84-88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融资决策。采用管理者业绩预测偏差衡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次序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以短期负债融资作为首要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次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选择长期负债融资优先于内部融资,选择配股筹资优先于发行可转换债券筹资,而非过度自信公司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但在融资方式上偏好于股权融资,这与啄食顺序原则是相悖的。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资本使用效率、股票市场资源配置、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货币政策的实施都将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分析了形成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即股权融资成本偏低和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及政策不完善;并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对策与措施,即通过制度创新来完善市场规则,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引入EVA业绩评价等。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的盈利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朝龙  史本山 《软科学》2004,18(5):33-36
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整体盈利能力不强;不同时间间隔多次融资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盈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时间间隔越长,募集资金的盈利能力越强;配股时大股东参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募集资金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汤洪波  李湛 《软科学》2008,22(1):32-37,41
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构造出高管人员的权力结构,并就公司价值与高管人员权力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当两权分离、董事会规模大、流通股中机构投资者多、发行了外资股或实现了海外上市都对高管人员的权力产生了重大影响,能显著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湖南省的境内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中选择一定量的公司为样本.以样本公司2004—2007年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湖南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认为.由于湖南省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重股轻债”和“重银行贷款轻发行公司债券”的融资偏好.并且其整体业绩水平较低,公司规模普遍偏小,再加上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不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湖南省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资产负债率较低、内部融资比重过低、流动负债比率较高、债券融资比例很低.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之,中外学者对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以我国A股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5-2006年的集合数据为样本,对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铁行业股权集中的程度与公司的绩效正相关,国有股的比例与公司的绩效负相关。法人股和流通股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不显著。最后试图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负隧道效应与控股股东股权流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江  尹宇明 《软科学》2008,22(6):27-31
认为控股股东的股权流动性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一个控股股东股权流动性与隧道挖掘行为的一个简单模型。模型显示对于以资产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大股东,他们所持股权的流动性将影响其隧道行为的机会成本,基于总体资产价值最大化的约束,控股股东可能采取支持上市公司而不是掏空上市公司的做法,即"负隧道效应(Negative Tunneling)"。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出于总体资产价值最大化的考虑,控股股东可能选择注入优质资产而不是劣质资产。初步的实证检验支持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