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斯佩伯和威尔逊(Sperber&Wilson)关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语境要素在言语交际中的作用,强调语境研究的视角应转向语境的认知研究。通过对动态语境的概念、动态语境在言语交际中的特点等作初步的分析,指出语义受语境的制约,而语境本身就处于动态的变化当中。交际的核心不在于言语,而在于意义的理解,语义分析法只能在初步语境中实现.而言语分析及交际分析应该在动态语境中完成。在言语交际中强调动态语境突出了动态的语言形式,从而对言语交际的分析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
会话交流是说者与听者之间相互的话语理解活动,而话语理解活动牵涉到复杂语境的认知。人们一开始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语境,认为语境是关于当前时刻的情景,然而语境绝非静止的,它是随着交流的进行而持续变化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语言学家从语境的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从语境的类型、参数与变量研究转向结构模型研究。M.Berry的"礼貌的共同合作"模型,O' Donnell的语境限制模型、T.W inograd的过渡网络模型以及E.Ventola的流程图模型,使得动态语境模型的建构越来越精致化。他们的模型虽然引入了主体因素,但是对于主体的认知状况与选择的刻画过于理想,因此还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3.
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其认知域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认知工具"意象图式"对介词from进行认知分析,探究了介词from的中心意象图式与其延伸图式之间的关系,发现介词from可以表示实体间朝向并追溯到的动态关系,也可以表示静态的空间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介词from以空间投射为基础的五种不同的认知域投射,认为意象图式是一种有效的分析空间方位词义的认知工具。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文章从语言符号、概念化和物质三重维度对隐喻展开考察,进一步揭示了隐喻认知的心理机制和思维动因,同时从主体视角差异,以及认知过程、认知效果等方面表现于动态语境中的显性变量对隐喻认知的制约进行了再认识,认为相关语境信息,以及语境要素随着交际进展而发生的动态变化对于隐喻的构建与解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境观是动态的语境观。在外语教学中引入认知语境观,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静态教学观,从而实施以心理认知为途径的动态教学观,即通过语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外语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介词主要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它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旬式。介词out of既可表示物体间的动态关系,又可表示静态关系。有些书籍对其语义的解释多达二十多种,而在实际应用上更是千差万别,使学习者难以准确运用。过去的研究大多只限在意义上的归类,但如果单从介词本身的语义来探讨其用法,就很难对其作出具有概括性的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  相似文献   

7.
苏粤 《考试周刊》2009,(5):43-44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语境被定义为一个动态的概念,翻译过程被看作是一个三元明示推理过程,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使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在认知上互明,达成与译语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语境观角度分析了关联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介词困难的现实出发,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原型范畴和意象图式理论研究英语介词的多项语义,对如何提高英语介词教学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言具有模糊性,语境呈动态性和可变性,人的认识过程存在差异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境和隐喻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境是内化于大脑中的一系列语境因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推理能力。认知语境理论是对传统语境理论的深化和发展,而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正确地理解隐喻表达,就要寻求双方共有的认知语境,去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文心雕龙》语境思想的研究多关注其语境适应论和静态语境的构成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勰的语境思想是多维的而非单一的。在关注其语境适应论即纯粹语境观的同时应该结合《诏策第十九》和《谐隐第十五》等篇发掘其不纯粹语境观,即文化语境变异观。刘勰的动态语境观既指语境是语用过程中的动态变量,又指语境构成因素的情境变异;既指语用主体对言语交际诸因素综合体的认知状态,又指言语交际中主体客体交融过程中的语用综观。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解释英语介词behind的多义现象,指出其意义包括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空间意义是该介词体现的最基本的意义,不同的空间意义通过隐喻映射方式扩展为各自的隐喻意义,其多义性形成过程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状态、时间等认知域的投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境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境不同于传统语境 ,它是以命题、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的动态语境观。认知语境的构建对提高话语释义效率和交际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句法和语义成分是语法研究的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研究者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趋于一致:语义结构决定句法结构。然而,对于语义结构的来源这一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几个个案,试图对语义与句法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阐释。结合个案,文章认为语义结构是由认知语境决定的;同时也指出:认知语境对复杂多变的句子形式的解释是不充分的,相关语言现象的解决仍须借助于其它理论。  相似文献   

15.
汉语介词“和”与英语介词“with”的功能有相似之处,即二者均可引进交互者、比较者、言谈者和所对者,都可作状语.但二者的功能又有不同之处,即“和”在引进事件的参与者时,用法相对复杂,称为“交互介词”;“with”的主要功能表示伴随,并由此衍生出其他功能,称为“伴随介词”.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认知语境使人们形成知识草案、心理图式,并辅以社会心理表征。所有上述因素在具体的场景下被激活,中间缺损逻辑过程可以通过内化的经验或认知来有效的填补信息差。大型的心理图式的形成其实就是文化的雏形,由此揭示认知语境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揭示了话语理解的认知心理依据,制约着对语言的理解。话语理解与人的思维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探讨了认知语境与话语理解之间的关系及其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玄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9):107-108
外贸函电英语作为一种内容广、难度大、实用性强的特殊文体,具有其独特的词汇特点、语言风格和语篇特征。试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浅析语境研究认知语境在确定词语所指、会话的关联原则和分析篇章结构这三方面和外贸函电英语特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语言交流是一种依据思维原则或规律来进行的认知活动。语言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交际者的认知和推理过程。对比分析了传统语境和认知语境,通过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认知语境与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语境不同,认知语境由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组成,以草案和图式为推理单位,是认知的动态建构过程,对话语理解具有解释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