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林频谱之光——范圣琦萨克斯经典名曲独奏音乐会”举行 本刊消息 北京日报社、北京周林频谱总公司10月19日晚在保利大厦国际剧院联合举办“周林频谱之光——范圣琦萨克斯经典名曲独奏音乐会”,慰问来自首都科技、教育、医药卫生等战线的科技人  相似文献   

2.
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于1986年3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记协主席团委员汪溪担任会长,副会长有丁一岚、陈佩明、王金凤、王之琪。老一辈女新闻工作者范瑾、吴全衡、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首都建设报共同举办的“走名企、逛名店、看名牌、会明星”(东线)活动举行.来自北京日报、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科技报、千龙新闻网、《新闻与写作》编辑部等新闻单位的30名编辑和记者们参加了该活动。  相似文献   

4.
时间:1988年1月5日地点:新华社内413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国记者》编辑部 [场景:会议室正面墙上挂着黄山风景巨幅彩画,两侧各树立着一个大标语牌,上书:探索新闻改革,增进社会理解。来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和新华社的近50名中青年新闻工作者围坐在长桌两侧。几位老同志——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编委会副主任成一,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顾问、《中国记者》编委方言等,饶有兴趣地侧耳倾听。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拿起了摄像机……] 余振鹏(《中国记者》总编辑):《中国记者》创刊一年来,还是第一次举行这样的座谈会,我  相似文献   

5.
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于1986年3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国记协主席团委员汪溪担任会长,副会长有丁一岚、陈佩明、王金凤、王之琪。老一辈女新闻工作者范瑾、吴全衡、邓季惺、戈扬为该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6.
“给青年一个舞台,他们不会令人失望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负责人孙玉春的发言,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领域做出的骄人成绩。4月28日,中国记协在京召开了首都青年新闻工作者座谈会,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等首都新闻工作者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3月23日,首都女记协和民族团结杂志社在京联合召开少数民族女新闻工作者座谈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中国妇女报、民族画报社等单位的40多名女新闻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上,许多同志介绍了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8):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0.
1994年春节前夕,中国老摄影记者联谊会在北京举行了“不忘战友情”迎春座谈会。会议议题一是如何加强已经离退休的老摄影记者和将要进入老摄影记者行列的同志们的团结合作;二是缅怀那些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献出生命或疾劳成疾、过早去世的新闻摄影战线的战友;三是促进老摄影记者在改革开放的伟业中发挥余热,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新贡献。 应邀到会的主要是新闻摄影战线在京的老同志、老战友,还有已故的战友的亲人等近300人,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互相拜年。  相似文献   

11.
10月24日下午,来自抗洪救灾第一线的100多位新闻记者走进中国记协静静的西大厅,倾吐各自水灾报道的甘苦。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有上千名海内外记者奔赴安徽、江苏等重灾区,发回了数百万字的稿件和大量的新闻图片。其发稿数量之巨,质量之高列中国灾难报道之冠。在‘首都新闻单位抗洪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事迹座谈会’上,十几位新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05,(7):79-80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记协和中宣部新闻局6月13日在京召开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座谈会。座谈会结合近期社会关注的某报摄影记者蹲水坑拍摄骑车人摔倒的照片等几起典型案例,围绕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要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要起示范作用等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有同志说,希望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一鸣惊人。协会的成立,正巧是农历惊蛰,是春雷一响,大地复苏的日子。在春天来到的时候,首都女新闻工作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这是女新闻工作者的喜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初,北京新闻学会新闻摄影学术组成立,举行了第一次座谈会。许多同志发言,认为新闻摄影不被重视,不少报纸只是把照片作为点缀,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刊登的照片经常是豆腐干式的,位置也不显著。新闻照片不是为了更形象地传播新闻,只是为了活跃版  相似文献   

15.
9月12日下午,我因事正在北京,听说首都新闻学会举办“安岗同志新闻工作经验座谈会”,便报名参加。我是安老的学生,二十多年没见着老师了,心里非常想念他。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一个大教室里举行。我赶到时,能容纳一百多人的教室已经座无虚席。放眼望去,有满头白发的新闻界前辈,也有风华正茂的男女青年。他们兴致勃勃,交头接耳,热烈地谈论着。安老师在哪里?嗖,他正和客人握手哩。他的鬓角添了几絲白发,可精神不减当年,说话时打着有力的手势。穿着仍是那么随便,上身是一件普通衬衣。我赶去和他见面,他愉快地握着我的手,微微笑着和我寒喧,是那样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16.
有同志说,希望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一鸣惊人。协会的成立,正巧是农历惊蛰,是春雷一响,大地复苏的日子。在春天来到的时候,首都女新闻工作者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这是女新闻工作者的喜庆,也是我们全体新闻界的喜庆。为什么说,这也是我们全体新闻界的喜庆呢?因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我国新闻事业在革命事业中  相似文献   

17.
“老来益当奋志,再尽绵薄之力。”4月下旬,部分地市报老新闻工作者聚会四川万县,研究如何发挥老新闻工作者的作用时,都这样说。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和万县日报联合召开的这次座谈会,由万县日报社做东,与会者有涪陵日报、南京日报、通川日报、自贡日报、宜昌日报和鄂西报等8家报社的13位老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在首都新闻界,不时听到人们对女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赞誉:“女同志办事就是认真,协会成立日子不多,办事不少”,“协会没一个专职干部,工作却搞得很活跃”。前不久,一些文艺工作者为祝贺这个协会成立一周年还创作了《中华女记者之歌》:“……中华女记者,中国女强者,我们有着自己闪光的歌”。首都女记协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好的赞誉?究竟是怎样活跃起来的?带着这些问题,我访问了会长汪溪。在北京西城外文出版局一套单元宿舍的一间小客厅里,注溪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位1936年就参加革命、年届古稀的老同志,步履轻快,思路敏捷,看起来比她实际年龄少十年。她原是英文《北京周报》的总编辑兼社长。离休后,仍经常为一些外国报刊写特  相似文献   

19.
7月8日,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秘书长赵水福应邀到中宣部参加新闻工作座谈会,讨论新闻界如何开展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与会者一致赞同:近期应召开若干次座谈会,组织人写一批文章;批判应先从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批批老新闻工作者陆续从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老报人”、“老广播”的队伍也逐渐扩大。如何利用好这一智力资源,发挥他们的余热,这是值得各新闻单位研究的问题。 从湖北日报社来看,从事过数十年新闻业务的老编辑、老记者们,的确给继承者们留下许多宝贵财富。这笔财富不仅包括优秀的名篇佳作,还有编辑、版面的工作经验;既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精神,更有勇于吃苦、任劳任怨的优良采访作风。如何开发和利用“老报人”智力资源呢?结合多年老干工作的实践,我感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立“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