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一些所谓的“文学青年”不知为什么那么喜欢为绿叶“平反”。一谈及“绿叶”就喜欢用排比:“当人们称赞……时,可曾想到过绿叶?当人们称赞……时,可曾想到过绿叶?当人们称赞……时,可曾想到过绿叶?……”然后就开始这样的排比:“绿叶……绿叶……绿叶……绿叶……绿叶……绿叶……”最后再来个总结:“总之,绿叶……我们应该学习它……的精神?”真是千篇一律!像公式一样整齐,也像公式一样无趣。难道我们只能按这个公式写绿叶?可笑!千姿百态的文学样式,岂能一个公式一概而之?关于“绿叶”,恕我斗胆放言,我实在看不出有…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它描繪的主要对象是人。过去我們对于这些沒有完全理解,因此就丢开形象,抓住一詞一句借題发挥,或是进行空洞的說教。以后懂得了分析文学作品应从分析人物形象,向学生貫彻思想教育,但又把作品中的“人”理解为抽象的人,而不看做現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往往在粗淺地看了一下課文后,就主观地用公式、概念去套人物的性格特征,忽視人物丰富生动的形象。在教学中,习慣地用兩种方法去分析人物:从作品里挑出一些材料,要求儿童接受教者所主观規定下的概念,或指导儿童用这个概念,还原到作品里所描繪的一些材料中去。至于被認为与公式、概念无关的其他許多詞句,就完全在不要妨碍“重点突出”的理由下被毫不吝异地捨弃?Y果,  相似文献   

3.
宁檬 《语文知识》2002,(3):37-37
毛泽东同志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有这样的两个句子:一句是“我们有些同志欢喜写长文章,但没有什么内容。”另一句是“有些同志在前方也喜欢写长报告。”(注:重点号为本文作者所加)也许读者觉得有点蹊跷:为什么一个句子用“喜欢”而另一个句子却用“欢喜”呢?为了弄清其所以然,让我们对“喜欢”与“欢喜”的词性及其用例作一番辨析。“喜欢”与“欢喜”属近义词,都有高兴、愉快的意思,但其词性却是不同的。一  相似文献   

4.
“我们社团想出一个XXOX漫画的cos团,有××人,可是有人认为这题材太土?,您觉得呢?”……今天突然收到了这样的问题,刚看到的时候有些生气,回了短信“你们到底是为什幺才玩cos的?”本来是句气话,结果对方很认真的回答有些人是喜欢漫画人物而去cos,有些人是觉得cos是一种能够展现自己的活动,有些人是觉得和社团里的大家在一起很开心……看到这个在下还能说什么呢,即使cos的本意应该是“喜欢才去做”,然而“喜欢”的定义和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吧。也不能说谁的态度不认真不“敬业”什么,cos本就是该轻松去玩的活动,大家自己觉得开心就好了吧。  相似文献   

5.
“禁果”母题有着十分广阔的驰骋空间,它不但出现于抒情类作品中,更出现于古今中外的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甚至可以说它是叙事类文学作品的基本母题。文章分析归纳了“禁果”文学的八种文本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6.
从政法界向右派分子展开尖锐斗争的时候起,我们就开始检查了民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近我校热火朝天的“双反”运动转到教学问题上以后,对民法教学中的缺点和错误有了大量的揭发,其中有些缺点和错误还是较为严重的。例如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强调体系完整、生搬硬套、不结合实际情况的教条主义;存在着党性不强、不能紧紧配合当时阶级斗争的非政治倾向和右倾思想;也存在着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反动的旧法观点。现在我们仅列举一个同志的教学为例,就能看出问题的严重性了。 (一)从所有权的几个问题来看所有权是民法中的根本制度,民法的党性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也最明显。但是这位同志在讲到我国所有权的概念时,却简单地把各种所有权的概念归结为一个公式,即:“国家所有权就是国家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合作社所有权就是合作社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个体劳动者所有权就是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表面上看来好象他还是注意到了所有权的本质,只不过有些教条主义,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接受美学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茨坦斯学派的五位美学家提出“接受理论“的美学基本原理,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寒尔,其核心理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没有读者这个接受主体,创作就失去了目的,也就不会有文学,它把读者当作文学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随着读者的不同不断地变化与生成,从而构成了动态的文学效果史.读者和作品的关系是辩证的;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读者实现作品过程,又受作品潜在功能影响,是读者变革自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故又称主题思想”。从这个来自创作实践的、为人们所公认的定义,显然可以看出:主题是指作家在作品中所要力图表现出来的思想,而并非作品的客观意义;是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而并非全部的思想内容。同时,作品一经写成、问世之后,它的主题就确定不移了,并不因为读者的不同或社会形态的转换乃至政治风云的变幻而产生任何改变。这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常识,无须多加赘述。但是,有些公开出版了的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者,却似乎忘记或忽视了这些基本常识,以致在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晓洁 《学语文》2006,(6):6-27
《考试大纲》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比较近两年的命题发现,今年命题更突出了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两个考点的考查,即考查“文章是怎么写的”和“文章为什么这么写”。从题目形式看,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有何用意”的题目较多。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本文试就散文阅读,列举几种类型,剖析它们的解题思路,归纳一些方法.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仔细分析中学课本中鲁迅的小说,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小说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称美,这种结构上的对称美又被一个共性所表现,即“吃——被吃”:通过对这个共性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品所包含的审美情感,可以揭示出作品的悲剧性和作者的批判锋芒和沉痛心情,从而为我们鉴析文学作品开掘出一条美学欣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冯牧同志是去年最先提出社会效果问题的。《安徽文学》1980年第10期报道了他在“黄山笔会”上就一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的发言所作的说明。他说:“社会效果问题,被有一些人所利用,作了歪曲的解释,变成了维护自己的错误思想、拒绝批评、拒绝接受新事物、拒绝支持新人新作的借口,这是和我的本意无关的。”“我的看法是,任何一个作家在开始创作自己作品,在构思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道德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高山下的花环》执导体会报告会上,谢晋说,在表现和反映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主题上,文学作品还是远远不够的。已经出现的一些作品对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主题的表现,多停留在表面上,只是写到了红卫兵运动,大串连……等等,并没有能够从历史的深度深刻地反映出造成这场悲剧的历史原因及惨痛教训,“伤痕文学”并没有完成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使命。(摘《辽宁日报》1984年12月11日)王蒙在今年初应全国政协文化组邀请讲话时说: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公开课、示范课上我们总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一些这样的话:“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喜欢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学习”,“喜欢做哪题就做哪题”……于是乎,“喜欢……就……”俨然是新课改中的“流行语”乃至“标志语”。  相似文献   

14.
昨天,你喜欢什么? “F4”“流氓兔’”“蜡笔小新”、“涩女郎”…… 还没抛弃啊?!我们,就这样被流行赶着、撵着…… 今天,又轮到喜欢几米了! 看过几米的绘本吗?那个人有些大言不惭地说:基本上我是一个生活在中年躯壳里的小孩子。  相似文献   

15.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复习几何体时,把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归纳为柱体,并把体积公式归纳为一个统一的柱体体积计算公式V_(柱体)=Sh。而另有一些教师就“柱体”定义提出了异议,认为:1.在初等数学里很难给柱体下个确切定义;2.能够利用柱体公式V_(柱体)=Sh进行计算的一些图形(如图)不是柱体。如果看成是柱体,将会引起概念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6.
幼儿喜欢动听的声响,喜欢鲜艳的色彩。充分利用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象声词、摹色词进行语言教学,能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象声词往往直接和作品中的形象密切相联,幼儿一听到某种象声词,立刻可以唤起他们对某种形象的感知。如听到“吱吱吱”,就会想到小老鼠;听到“嗡嗡嗡”,就会想到小蜜蜂;听到“呱呱呱”,就会想到小青蛙。有些童话中的形象,就  相似文献   

17.
散文的体式是灵活而多样的。它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着重在塑造人物形象,而是通过生活片断和场景,来表现主题。在散文教学中,把握作品的结构特点,对它进行具体分析,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结构教学无疑是值得研究的。但是,散文的结构变化尤多,不拘一格,要准确地把握住一篇文章的特点,需要教师从作品实际出发,而不受流行的公式所左右。一九六二年,被称为“散文年”。那年,不仅散文作品获得了丰收;而且对散文理论进行了探讨。这一切,无疑是很好的。当时,散文写作被一些同志归纳成了一句话,叫做“形散而神不散”。如果“神”指散文主题的  相似文献   

18.
陈奂生名气很大,时至今日,人们还对他津津乐道。陈奂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他在旅馆里那一系列可笑的作践行为?教材编写者认为用“小农意识”来解读是最简单和最正确的。所以,在课后就有了这样一道思考题:“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这种精神生活带着小农经济的烙印,表现在哪里?”教参上也说:“作品把视野非常狭隘的农民与城市文明联系了起来……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然而,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作品一经形成,它便不…  相似文献   

19.
喜欢自己     
你喜欢自己吗?这个问题,对一部分朋友来讲根本不算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不喜欢自己还喜欢谁呀?”然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讲,恐怕就不那么确定了。有的人无法接受自己,认为自己浑身都是缺点,没有优点,根本不值得喜欢;有些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设置了过高的目标,达不到便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因此也没有办法喜欢自己……他们一不喜欢自己,就麻烦了,因为接受自己才能真正地接受其他人,喜欢自己才能真正地喜欢其他人。先有我才能无我,连自己都不喜欢,还咋天人合一,保护环境?喜欢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知道自己是值得喜欢的。怎么办呢?首先,准备一个自…  相似文献   

20.
谈到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 ,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分析问题 ,我想借用一句现成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是 :“大体则有 ,定体则无。”这样说 ,并不是采取骑墙的态度 ,而是确实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而且自以为是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说“大体则有”是这样几层意思。一是从文学作品产生过程看 ,一位作者创作一部作品 ,总有一定的大体明确的创作目的 ,这就使得作品的人物在诞生时就具有了一种比较固定的属于它自身的属性 ,也就给读者的第二创造提供了一定的规范性。所以说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 ,但一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