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盖世才 《武当》2003,(4):41-42
道是中华炼养文化之核心。无论你是练武术,还是习气功,要想跳出“打手”“术士”的层次,都必须最终向前靠拢才行。故丹经道书之不可不读也。 但读丹经,却非易事,那些“龙虎铅汞”的术语,“欲说还休”的隐语,加上“半瓶子醋”的似通不通的注释语,稍不注意,便会被其引到歪路上去。许多学者读道书一世而无所得,或落得一腔邪见,深可怜悯,“始觉平生被眼瞒”,就是此类人所发的感叹。  相似文献   

2.
王孝明 《精武》2007,(1):29-29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一书成于先秦,书中有一段庄子向赵国国君论剑的话,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是说击剑之术的虚实、开合、后发、先至等见解。《吴越春秋》一书成于东汉,书中有一段话.说击剑家越女生于“深林  相似文献   

3.
蒋门马 《武当》2003,(4):44-45
黄元吉先生所传丹法,非南非北,世称中派,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道德经注释》三书留传于世,陈撄宁先生对之极为推重,认为得陈抟邵雍一脉心传,引以为私淑弟子。梅自强先生在其编著的《颠倒之术——养生内丹功九层十法真传》(以下简称“《颠》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自称是黄元吉的第四代传人,“为抢救绝学于失传”,特为《道德经注释》作“解奥”,并开班广传其法;梅自强先生的弟子廖冬晴也打着黄元吉“第五代真传学者”的招牌大收门徒。然而,梅氏不可能是黄元吉的传人,其所传的功法也绝不可能是黄元吉的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撷敢的五组一招制敌的技击方法.都是振藩截拳道的自卫术精华。全部由李小龙本人与他最杰出的门徒共同示范。其中,“振藩拳法”一组动作技术照摄于1963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振藩拳法大弟子木村武之;“截拳道”部分的四组动作照摄于1967年和1968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截拳道两大顶峰门徒伊鲁山度、黄锦铭。  相似文献   

5.
水火居士 《精武》2008,(9):46-46
《黄庭》云:“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人黄宁。”子夏日:“食气者,神明而寿。”夫子日:“夫形之所恃者气也,气之所依者形也。气全即形全,气竭即形毙。是以摄生之士,莫不炼形养气,以保其生。未有有形而无气者,即气之与形相须而成,岂不皎然?”  相似文献   

6.
余岢 《上海集邮》2006,(9):34-35
一代“怪”人郑板桥,有诗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读《郑板桥作品选》之方寸(1993-15)。在兰、竹、石的面影之后,我确实看到了这一千秋不变的七品芝麻官为人之率真。关于这“真”,前人曾评曰:“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三绝之中,又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噢,这“三真”,既是画品、诗品、书品,更是为人之品。读郑板桥作品,当学习其为人之。真”——品格之正,情感之真,人性之纯!  相似文献   

7.
围棋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形态显现,其中蕴藏着深厚的内涵,在纹枰纵横的黑白世界里,包孕了中国智慧的基因和复制着中国文化的密码。汉代马融在《弈旨》中说其“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王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南齐文人沈约说“天下唯有文义,棋书。”元代的虞集则以为:“世道之升降,人事之盛衰,莫不寓是。”清代诗人尤侗更盛赞道:“试观一十九行,胜读二十一史”。可见,围棋文化确乎是一  相似文献   

8.
孙飞 《体育教学》2009,(8):20-21
铜山县教育局对全县体育老师实施自身建设提出了“六个一”的要求,即:每天读一小时的书、每周写一篇读写笔记、每月读一本专业杂志、每半学期上一节好课、每学期撰写一篇县级以上获奖或发表文章、每学年编一本水平段或选项教学的校本教材开发的文本。这看似平凡的六个方面,只有潜心实施才会发现“六个一”工程,可以铸就体育教师的不平凡。我庆幸自己工作在铜山这片教育沃土上,庆幸自己遇到了“六个一”工程,它不仅使我找到了读书与写作的乐趣,而且收获到当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读水”,是路亚钓鱼的一门重要功课。 “读水”一词早已有之而并非是笔者发明的。其实无论传统钓抑或是路亚钓,钓手们都很看重对所要施钓水域情况的掌握与分析,以确定自己的施钓方案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闻章 《武当》2000,(5):11-12
书,有种类之分,有高下之分。好书如好友,读千遍而不厌;坏书则像毒品,半点都不该挨。真有那读好书的,舍得用一辈子的工夫,细细研磨品味,就像南方人喝工夫茶。如今我也得到一部可以读一辈子的书,而且,这部书与众不同,它不仅要用眼读,用心读,还要用身体读。这便是陈式太极第十代宗师陈照奎传授、马虹先生编著的《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  相似文献   

11.
风雨无阻     
《垂钓》2009,(5):1-1
对于钓鱼人来说,春夏之交是个好季节。但好季节也有烦恼。以北方为例,那通常是与大风甚至沙尘暴联系在一起的,疯狂的大风有时会刮上十天半个月,风力能达到七八级,很扫钓鱼人的兴。南方是另一种苦法:它不似北方那般多风,然而一进入五月,特别是在江淮流域,便开始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的天气——梅雨季节来临了。小时候读古诗,读到“斜风细雨不须归”,总是心生向往,钓了鱼才知道,那不过是诗人的滥情而已。天天在“斜风细雨”里滋润,又阴又冷,鱼儿们还不爱开尊口,那可决不是什么享受。  相似文献   

12.
初段:5段,3段真是了不起呀,据说他每个月除了看我们的杂志以外,还要看两本其他的杂志和二、三本书籍,而且还看《围棋周刊》。 3段:也没什么了。我本想再多看一些书,但是,一方面是由于“财政状况”不允许,另一方面还要和老婆交涉(笑),所以,不够看的时候,就只好把以前的旧书再翻出来,反复读上两、三遍。 初段:这令人佩服。我是不是也应该多看些书来学习呀? 5段:到了我这个层次,通过看书能够提高的内容已经非常有限了,也只不过是偶尔浏览一下报纸上的围棋栏目,我现在是完全通过实战来磨练技艺。  相似文献   

13.
梁永涛 《收藏》2012,(8):73-73
“男钱”是中国古代对一种钱币的称谓,为何称“男钱”?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此提法最早源于唐朝杜佑《通典》:“布泉,世谓之男钱,妇人佩之,生男也。”晚唐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六云:“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宋代洪遵《泉志》有言:“旧谱日径寸,重四铢,悬针书,文日‘布泉’。  相似文献   

14.
燕山常人 《武当》2003,(7):41-42
在武术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当我们观察内家拳法的演练时,内行的拳师总留心观察演练者的劲力是否“整”,并以整的程度来判断一个人功力的深浅。求得整体力的方法是什么?先夫子们的修练秘诀是从矫正脊柱开始的。因为求得整体力的根本所在就是矫正脊柱。  相似文献   

15.
“如果那 天我被那英国 佬逮住了,也 许我就没命 了。”谈到此事 阿伦总喜欢用 一种满不在乎 的口气。 很少有人 知道这位康涅 显的明 星是 在欧洲 长大 的,并且还有过一次 相当危险的经历。 阿伦的父亲是 位军人,曾经在阿伦 很小的时候带领着 阿伦居住过德国和 英国。对于那段时 光阿伦总是记忆 犹新,虽然当地的 英国孩子们与他 们相处得并不融 洽。 “我父亲是名驻 外军人,小时候我也 随他驻扎在国外。” 阿伦回忆道:“我就 在基地中的学校读 书,但住在村子里, 因为那有很多同我 们一样大的孩子。” 但村子里的居 民却从不把他们…  相似文献   

16.
打到这份上,已经是没任何悬念了,一个多月前还“幻想”着“意淫”中国队一把的印尼人都被咱“哐啷”一脚给踢“软”了,想必剩下的那“哥俩儿”早驾起小船出海打鱼去了。 中国队现在已经四战四胜,剩下的就是到5月27号时球迷们劳神算一下到底灌了人家总共N ?个球了。对了,最好用计算器,数较大,别再把您珍贵的脑细胞给累着。看完了球咱不是都还得靠脑子忙着把书读好、分数多考;工作做好、奖金多捞  相似文献   

17.
陈桥 《收藏》2016,(11):48-48
直百五铢背“为”钱(见图),广穿厚肉,上下右左顺读,面背皆有内郭。正面钱文“五铢”二字略显瘦长,“直百”二字则稍宽肥;钱背所镌“为”字在穿口左侧。据说钱文为诸葛亮所书。是钱为青铜质地,直径28毫米,重7.8克。整个钱体布满硬锈,是典型的出土之物。  相似文献   

18.
李宁  李成银 《精武》2007,(1):6-7
山东是齐鲁武术文化的发源地,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齐鲁大地,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有邹鲁故国,孔孟之乡;北有齐国故都,春秋首霸。座落于鲁西南的水泊梁山,是以宋江为首的108名梁山好汉的精湛武功、传奇故事,被记载于《水浒传》一书而驰誉中外的。《水浒传》虽是经过艺术加工创作的小说,但它来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因为确有一段以水泊梁山为营寨的农民起义史实。子午门功夫(又称“梁山派”)就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梁山众英雄好汉们在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生活经历中创编的,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梁山一带也因此习武之风盛行,成为中国著名的武术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初见郑志坚是在北京医院按摩科那略显敝陋的治疗室里,也许是慕名已久的缘故,真正见到郑氏以后,笔者反而有了一种“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因为在笔者心目中,一个像郑志坚这样的武术气功及医术两方面均有不俗造诣的人,一定有一种少年得志的气焰。这种想法的产生可能与笔者嗜读武侠小说有关,凡与笔者有同好者想必会回忆起书中所谓的武林神医们的特异秉性,如胡青牛的冷峻;平一指的孤僻和傅青书的雍容,而这一切与站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人的平易绝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本刊5期《读〈这也是错体票吗〉》一文,引用了某一版本《唐宋八大家全集》中欧阳修的《和梅公仪尝花》诗句。且不说诗句内容如何,这“尝花”让人有所不解。找来此书一查,确实如此,后来再查目录,原来是正文排版出错,误把“尝茶”排成了“尝花”。本想作为为依据查检的书,结果又出新错误。出版机构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